第一百五十六章 灾情(2 / 2)

小乞丐手脚健全,她是有机会改变的。

小乞丐走后,钱博士不知道何时已经停下来等在前面不远处,就默默看着她们的动作,待她们走近才开口道:“今年城内的乞丐数目比往年翻了一番。”

贺韶光奇道:“为何?”

“去年肖家、燕王谋逆一案,纵火伤及无辜百姓众多,一家之中也许只剩下了一两个残疾者,没有能力重建房屋,只能流离失所。”

“去年、今年夏秋两季高温暑热,降雨奇少,邻近几州多有干旱,地里秋收收不上来东西,甚至连秋税都交不起。圣人虽然减免了严重灾区的秋税,但还有许多不那么严重的村子里庄户吃不上饭。撑不下去的,被迫背井离乡成为乞丐。”

短短几句描述,贺韶光已经透过钱博士的话看见了这背后无数平头百姓的哀痛,可恨在那个位置上的人看不见这些。

燕州王死,王府里的官员也不能幸免,下狱的下狱流放的流放。

新任的卓焕光是个年轻的高门公子,空有一腔抱负,知道这处良田甚少,就施压给城内世家试图让他们吐出来曾经侵占的百姓田产,但也是杯水车薪,今年又逢大旱,粮商止不住的涨价,甚至涨到小麦一百二十文一斗!

燕州府流失百姓无数,卓焕光顶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头都要秃了。

最后他大手一挥,决定组织大家开荒。正好狡猾的世家们吐出来的那些田地多是依靠荒山,若是把山脚下那些荒地开出来,山上再种些能成活的果树之类的,也比现在的情况要好。

这还只是燕州府,相邻的定州府情况也不容乐观。

贺韶光的外祖家、海氏的娘家就在定州府阳华县内,海家的生意最大头就是布料跟粮食,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定州内的粮商都纷纷开始涨价,越来越离谱。

而海家几兄弟已经聚在一起讨论了几次,到底要不要涨价。

商会会长已经找海大哥暗示了,若是他们不涨,其他粮商会有非常大的意见,甚至于团结起来排挤他们,虽然海家势大,他也不能“包庇”海家。

言外之意昭然若揭。

若是顺应形势涨价,又对不起海家行商这么多年的良心。

现在定州城内粮价均在一百文一斗以上,常年的价格是三十至四十文一斗,而海家现在还只在六、七十文一斗之间,并且为了防止其他粮商扮成百姓来低价买入高价转手、或是城内居民恐慌疯抢,海家粮铺还制定了了一户一日限量购买的法子,凭户籍证明身份才可以购买。

这法子让海家暂时能喘口气,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商会的压力,他们海家生意做得再大,也不能完全脱离商会的帮助。

会长不愿得罪其他粮商,海家三个兄弟又紧急召开了一次家族会议。

他们自从海家二老去后,依旧没有分家,三房都在海家老宅里生活,妯娌之间关系也很好,互相帮衬着自己的丈夫生意上的事。

所以这次会议除了海家三兄弟,还有他们各自的媳妇,已经成年了海玉立、海玉悟也参加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