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天下震动,魏吴共抗汉!(2 / 2)

蜀汉 雨落未敢愁 3730 字 1个月前

现在对他的态度,可谓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魏国使者笑了笑,说道:“此乃我主亲笔所书,还请吴王观之。”

同时,司祝跪读祝文,乐暂止。读毕乐起,意味着向上天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等愿望。

刚开始,这种外逃事件还出现得比较少,但随着时间推移,外逃的百姓越来越多,以至于孙权不得不派兵前去阻止,将百姓编为里什,并且施行连坐,谁敢逃走,便将里什内的所有人家,贬为奴隶,或是直接杀死。

百姓手上是没有什么粮草的,但是百姓手上没有粮草,不代表世家手上没有粮草。

皇天后土,鉴朕至诚。列祖列宗,庇佑子孙。愿以朕之微德,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共谋社稷之福,同享太平之治。

朕深知天命所归,责任重大。自即位之日起,必当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以孝治天下,以仁抚百姓。愿天佑大汉,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昌盛富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可恶!”

百万斛粮草在河北城被汉军付之一炬,前方粮草根本无法供应大部魏军,以至于曹丕只能将大军不断后移,夫子尽皆放归。

对于世家的尿性,孙权自是清楚,是故他听完张昭的话,当即嗤笑一声。

后面虽然还有一些仪式,但已经不用刘禅亲力亲为了。

然朕知吴王亦英雄也,必明察秋毫,洞悉时局。

“外使拜见吴王。”

如果当初他多坚持一会,是否结局就会不一样?

想到此处,后悔,痛苦各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让曹丕又有一种想要吐血的感觉。

刘禅手持明黄色丝帛,站在祭台之上,高声颂曰:

维年月日,炎汉新君刘禅,谨以诚心,昭告皇天后土,及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自父皇百年,大汉国祚传承有序。朕蒙先皇遗德,受百官拥戴,承袭大宝,登临九五之尊。今日吉时,朕谨率百官,行祭天之礼,以祈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连年战败,连年的割地赔款送粮,让吴国境内出现百姓外逃的现象。

有郭女王安抚,曹丕通红的脸终于是慢慢恢复平静,殷红去后,脸上居然有一种苍白的感觉,就像是长时间没有睡好,然后又一夜七次的虚脱模样。

譬如那行初献礼,就是要皇帝先至爵洗位受爵、涤爵、拭爵、进爵,而后升坛至酒尊所,执爵官以爵进皇帝。皇帝到主位前跪献爵,行三上香礼。

只见信中写道:

顷闻汉国之变,备已百年,太子禅承嗣大统,登基称帝。汉兵乘胜,已拔长安,我大魏元气为之大伤。

没吃的了!

此诚天下鼎足而三之时,亦朕与吴王共谋大计之秋也。

内官将吴国使者手上的信送到孙权手上,打开信件,孙权的眉头顿时紧皱起来了。

这刘禅,是在戏耍他吗?

之前从长安获知的信息便是:刘备即将驾崩。但看到刘禅后面的举动来看,这个消息就是假消息,就是那刘公嗣故意放出来哄骗他的。

人家来干什么都不知道,你就来求粮?

孙权轻哼一声,说道:“待孤去见了魏国使者再说。”

建业外。

在他面前,张昭,顾雍,诸葛瑾等人连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声。

不得不说,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

吴王宫中。

不是夫君,那只能是儿子。

祭天之后,差不多便是要准备登基大典了。

结果因为后方动乱,粮草供应受到影响,以至于只能回撤洛阳,同时让夏侯尚为帅,司马懿为军师,派兵前去平乱。

皇帝的牛马生活,才刚刚开始罢了。

汉国皇帝驾崩,汉国太子刘禅登基为帝的消息,很快是遍传海内。

世家手上没有粮草吗?

那当然不是了。

端坐在王位之上,孙权对着魏国使者摆了摆手,说道:“不知汝主命你前来,所谓何事?”

“皇后所言极是。”

连坐之下,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止住了百姓外逃的事情,但是

一味的压制,是没有作用的。

我这丧权辱国的皇帝,算什么英明?

只希望太子当真有能,否则未来魏国恐怕不是汉国的对手。

既然这孙权有背盟的传统,就跟英雄被动一样,那我不跟他签订盟约,岂不是就不会背盟了?

“陛下英明!”

更何况,新朝要选定年号,立皇后,这就又要有一轮扯皮了。

郭女王的身姿丰腴却不失端庄,如同盛开的牡丹,既展现出女性的婀娜多姿,又透露出皇后的威严与尊贵。

世家手上有粮草,而且还有很多。

刘禅谨告。

不过,祭天仪式后,不代表刘禅的忙碌日子已经结束了,实际上,他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在没咳血之前,曹丕只觉得自己的身子骨是不如之前了,但是咳血了之后,曹丕突然有一种命不久矣的感觉。

什么时候,曹丕对他的态度这么好了?

“百姓逃散,为之奈何?各家难道不能凑出些粮草用来赈灾?”

不过,有些事情臣下能够代劳,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要刘禅自己来做的。

见到曹丕如此,身着皇后袍服的郭女王,当即抓住曹丕的手,温声说道:“陛下,之前的事情不必过于介怀了,刘备驾崩,刘禅登基,都是正常的事情,现在,我等是要处理魏国的事宜。”

就譬如祭天。

皇帝登基,是要告慰上天,以宣誓正统。

跪跪跪

整个祭天仪式,差点没把刘禅的膝盖给废了。

洛阳距离关中只有数百里而已,加之校事府在关中的力量并不薄弱,才刚刚回到洛阳的曹丕,马上便听到了这个消息。

虽然魏国占据中原之地,百姓富庶,物产丰富,但是现如今不管是从军力,还是天下的声望,魏国都不如汉国远矣!

这既是他天生肺痨造成的,也是跟他登基称帝之后不加节制的生活习惯有关。

总之

有意无意之间,曹丕已经是开始想后事的事情了。

如果说魏国连年征战,百姓疲敝的话,那吴国之中,只能说是百姓逃散,田地为之荒芜了。

但是

他现在还活着,太子之所以对郭女王如此恭敬,或许是看在他的面子上,等到太子登基了,可会原形毕露?

郭女王当即说道:“陛下,太子不是那样的人。”

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朕与吴王当顺天应人,共谋大业,以安百姓,以定天下。

吃的都没有了,活都活不下去了,不跑,等死吗?

此刻。

张昭面带苦涩之色,说道:“府中已无多少粮草了,要想赈灾,怕是要向汉国,或是魏国买粮。”

现在他魏国,已经不是三国中最强的了,现在最强的,已经是变成汉国了。

看完曹丕手书信件,孙权久久不能语。

这些地方,百姓若是没了,来年不种粮食,吴国的国力如何恢复?

这对他吴国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机会?

他看那刘公嗣,不爽已久!

不过

孙曹联盟之事是需要谋划的,现在吴国的当务之急,是粮草问题!

不管怎么说,先将难关渡过去了再说!

孙权的人生信条是:画的大饼再香,也不如吃进肚子里的好。

趁此机会,搞点粮食,让吴国渡过难关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