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天下六分(1 / 2)

汉末军阀 咖喱酱 1188 字 5个月前

只见书信所写:

“公夙(su)有澄清天下之志,拯救万民之心。然天下分崩,汉室危卵,万民如火,天下纷乱。公虎踞中原,权掌朝野,汉室独留其名而无其实,帝有其位而无其权,此掩耳盗铃之羞也,何不自立之?

“绣始于微末,未食汉禄亦知忠君爱国,亦不曾有僭越之心,而公挟天下而令诸侯,势吞天下,兵强而将广,曾围猎许都,暗示其心,如今天下六分,公何不早自立之?”

曹操看完,气得恨不得要吐血。

张绣借袁绍称王之事,刺激曹操,让他怒火如潮,胸膛几乎要燃烧起来,猛拍案桌:“张绣小儿胆敢羞辱于我,我势杀之!势杀之!”

说话时,将张绣的信奋力撕成碎片,以泄其愤。

众谋士不知道张绣写了啥把曹操气得暴跳如雷,都不敢言语,低着头。

坐在上方,曹操呼气如牛。

堂下一片寂静。

许久,曹操的气消散了不少,望了望下面的人,缓气地说:“张绣来信,说我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不如撇开汉室的名头,自立为王。”

长史董昭道:“臣以为,明公功德名于天下,扫荡群凶,岂可与诸臣同宰同列乎?合受魏王之位也。”

郭嘉赞同道:“明公,袁绍德薄才浅,僭越称王,乃反贼也,公造福百姓,人臣未有如之功者,虽有周公、吕望,莫可及也。”

荀彧沉默不语。

虽然他心知肚明这些事儿是无法避免的,但还是不想开口。

曹操知道荀彧之心,也就没有难为他,而且当今天下分崩,已经不是一人之心能改变的了,袁绍称王,不过是打了个开头而已。

随后肯定有更多的人要称王,既然无法抵挡,何不让他来分?

这样还能增加自己的威望。

于是,公元200年夏五月,群臣表奏刘协,颂曹操功德:“极天际地,伊、周莫及。宜进为王。”

刘协不同意,含泪诉说当年白马之盟:非刘氏不王。

群臣岂会让他说服?纷纷上奏逼迫,势单力薄又被曹操软禁的刘协无可奈何的选择了妥协,令钟繇(yao)草诏,册立曹操为“魏王”。

曹操假意上书三赐,诏三报不许。

拜命受魏王之爵,冕十二旒(liu),乘金根车,驾六马,用天子车服銮仪,在许都盖魏王宫。

宫殿建造缓慢,临时将丞相府改为魏王府。

府内。

曹操召集群臣商议天下封王之事。

先确定封孙策为吴王,刘备为楚王,刘璋为蜀王,袁绍为晋王,但是对张绣的册封却迟迟没有定下来。

董昭说:“张绣盘踞关中,可表其为秦王。”

曹操摇头:“他不过是边陲乡野之人,安能配得上秦王之称?”

陈群想了想说:“张绣杀韩遂而得西凉,而西凉乃贫寒之地也,且他出生西凉,可表其为凉王,量其无话可说。”

“不可!”

郭嘉阻止,“凉王之位太低,若张绣不满而起兵攻之,有损威严。张绣生于边境之地,乃是靖县人,可表奏其为靖王。”

“靖王?”曹操皱起眉头。

“是,”郭嘉解释道,“靖王之称不高不低,寓意还算中规中矩,让张绣没有反对的借口。”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