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大靖民律(1 / 2)

汉末军阀 咖喱酱 1150 字 5个月前

马忠当街撞了刘凤兰,不敢再去卧龙寺了,往跃门客栈而去。

跃门客栈取自‘鲤鱼跃龙门’之意。如今大靖朝刚刚成立,需要大力的提拔一批官员为大靖所用,此次恩科考试,朝中的关注度很高。

张绣为此事也做了十足的准备。

不仅仅提高了考生的吃穿住行,还给他们提供舒适的考试环境,也是在五月份开始动工,七月竣工的。

但张绣此刻再为大户存粮的事儿发愁。实地考察之后发现的这些问题都是贴实的民生问题,必须严肃地处理。

最后,张绣提出,修整大靖律令。

汉朝的律制是在秦律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经汉武帝时期,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将礼法并用,德主邢辅作为法制的指导思想。

但这个有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士族和官就有对法的解释权,对百姓极其的不公平,可以说,汉朝、秦朝的律法都是为士族官绅制定的,所以汉朝的律法对大靖来说,是完全不可取的。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汉律的内容大量增加,体系庞杂,刑法相当苛刻,对百姓是进一步的逼迫,压榨,最后导致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结果。

这个结果自然不是张绣想看到的。

叫来尚丞阁大臣商议此事。

因为此事是督察院和北镇抚司要实行的,叫来徐庶和陈大来一同商议。

贾诩说:“汉初时期,萧何定汉律六十篇,专门针对条法罗列,虽有不可取之处,可取之精华所用,后不足可在做补充。”

张绣面无表情,听他们发言。

李儒说:“皇上,我大靖朝与前汉不同,没有士族,只有百姓,所立律法自然是有利于百姓。汉律之法,多以士族为重,轻百姓,不可取也。”

刘晔点头:“贾相、李相所言极是。我们先取前汉律法之可取之处,从中理出头绪,然后按照我大靖的实际情况,制定利民利国之律令。”

张绣没有做出任何的表示,转头见徐庶半天了没有说话,就问:“元直,你身为督察院院长,监察百官,监察全国,日后我大靖的律令多半是你和陈大实行的,说说你的看法。”

“喏!”

徐庶慌忙起身躬腰应答,徐徐说:“皇上,臣与各位相国有不同的看法。”

“有不同的看法是好事儿,”张绣笑笑,“今日叫你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商议大靖律令的规范条例,朕自然想听点儿不同的说法,你但说无妨。”

徐庶:“皇上,我大靖律令既然是为了百姓好,不妨先听听百姓的意见。百姓虽目不识丁,但却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他们能够真切的提出要害问题,然后朝廷派专员收集,汇总,我们检察院联合北镇抚司一同整理,集成我大靖律令,也可称为大靖民律。”

其实,当徐庶上任督察院之职时,就开始考虑大靖律法的问题,也认真的翻阅了汉律、秦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想出的办法。

“大靖民律!”

听到这四个字,张绣眼中一亮,感觉徐庶提出的这个办法非常的不错,虽然耗时耗力,但结果必定能让全国百姓满意。

“三位丞相!”张绣看着他们,“你们觉得徐院长提出的这个建议如何?”

贾诩最先发言:“元直建议甚妙也!虽是费时费力了点儿,却能集万家所想,合万民之利。如此,而且这样做,也能使得百姓懂法,不会被官府任意地压制,乃利大靖万世之良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