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靖医贤楼(1 / 2)

汉末军阀 咖喱酱 1226 字 5个月前

在孙尚香的帮助下,迎亲的船顺利的渡过了张飞的防区,逆汉江而上,朝着樊城而去。

这个时候,张绣也开始着手准备创办医学堂。

创办医学堂是早在萧关瘟疫之后,张绣为了能够留住张机为我所用,就答应下他创办医学堂,流传百世。之前苦于经济周转不灵,只是随军行医边带徒弟,并没有正式的建设医学堂,如今情况好了不少,也需要考虑到日后军中的治疗问题,医疗的发展迫在眉睫。

抽了时间,张绣将张机叫到书斋阁。

已经年过半百的张机胡子花白,头上已经出现了根根银丝,跪拜下去之后看的非常清楚:“臣太医院张机拜见皇上!”

太医院是开国之初,张绣特意建立的,官居正一品。

“爱卿平身!”然后抬手示意着说,“苏瑾,给张院长看座。往后特赐张院长见朕不必行跪拜大礼。”

张机受宠若惊,就要再次跪谢。

张绣提前一步说:“坐吧!今日朕叫你来,就是为了商议医学堂的创办问题。原本是早就说好的事儿,但因为国家初定,一直拖到现在。对创办医学院之事,朕想听听你的想法。”

张机早就想好了:“皇上,臣以为初建学堂,不易创办的太大,推广的太迅速。学医跟读书不同,没有五六年的时间很难出诊,所以臣建议,先在全国乃至天下求贤医,再带徒弟,如此,我大靖医学堂才能发展起来。”

张绣颔首:“天下医贤来之,必带有弟子,如此才能快速的壮大我大靖的医学堂。嗯……可命令工部建立医贤楼,广纳天下高明医贤,精研医术,共创传万世之医书。仲景啊!估计你也有不少的好友吧,能不能出面请来?朕给他们最好的待遇,专门在医贤楼后面分配院落。只要他们能来,什么要求朕都能够答应。”

没想到张绣对医术会如此的重视,激动的起身而拜:“皇上如此注重医术真乃我等之福也!臣代表天下医师谢皇上隆恩!”

张绣说:“医乃民生之要,岂能不重视?一次瘟疫就能带走朕的万千子民,如何敢听之任之?朕要让天下之民不再惧怕瘟疫,这个压力就在你们身上,你们要什么针灸给什么,但你们必须给朕交出朕想要的结果。”

“皇上放心,臣必当竭尽全力。”或许是太激动了,张机的脸上泛起一阵潮红,眼里耀出光来。

毕竟在古代,医者的地位是很低的。

古代分三教九流,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士农工商等,中九流失举子,医生、僧、道等等。

医者是排在士农工商后面的中流。

可以想象,原本只是中流的医者却被大靖皇上抬举起来,不仅官至正一品,还有丰厚的待遇,只为传播医术。相当于医者的地位在大靖朝被高高的抬了起来,最起码并列于士农工商的存在了。

很可能后世会将这个叫法改成士农工商医,甚至是医士农工商。

“华佗你认识吧?”张绣问。

张机皱起眉头:“臣听说过他,但无缘谋其面。听说此人的医术高超,当年在龙西城为马腾将军刮骨疗毒之事传遍天下,若是能够请来见之一面,乃人生之幸事也。”

“那就只能看看再说吧,”没想到互为医者,华佗和张机竟然是不认识的,这多少让张绣有些失望,“建立医贤楼之事,朕这就让蔡尚书着手去准备,让后下旨招贤纳士。礼部这边也做好接应之事,你这边也准备准备,一些私藏的医术奉献出来,印刷出来让学子学习。”

“这个自然。”

张机豪爽地说,“为天下之民,为流传万世之医书,臣必当毫无保留地将之奉献出来。”

圣旨下去后,工部的速度很快。

在东城门口的一片老楼处快速的建起来。不同于以往的徭役,大靖朝有专门的明文规定,做工的百姓都是招来的,每日都有每日的工钱,而且都是管吃管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