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大阅兵始(1 / 2)

汉末军阀 咖喱酱 1177 字 5个月前

嵩山之会结束后,张靖和曹魏双方达成共识,为缓解双方的紧张局面,开始逐步的将大部队从并州撤退出去,只留下小部分把守各个关隘。

当然,这种大规模的撤军都是有猫腻的。

看起来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撤军,军旗遮天蔽日地朝着各自的驻军地退去。但这一切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撤去的只是大军中的一部分,其中青龙骑营、虎贲骑营两营兵马偷偷留了下来,往后移动的最明显的则是张任的大纛旗。

远远地就能看到张任的大纛旗高高挂起。

此目的自然是要让曹魏的隐卫看清楚,大靖的并州都指挥使张任率领大军后撤了。同时,北州都指挥使勒巴特也朝着云中退去,只有洛阳的都指挥使张先按兵不动。

同样,冀州那边的,上将曹仁率领兵马后撤。

不过曹魏这边的中藏着多少猫腻就很难得知了,能肯定的是,留下的人马必定不少。

张绣在潘家城待了五天。

见了洛阳总督陈瑜,给他交代了些事情后,就启程返回长安。皇帝的龙驾还没有到长安,长安的百姓已经群情激愤得迫不及待了,因为大靖邸报的头版头条上已经报出一个重闻:大阅兵。

为了深化军民一体,军民一心,张绣决定在大战之前,举行一次盛大的阅兵仪式,让大靖的百姓见见大靖的威武雄狮,同时也能提起百姓参军的积极性。

百姓是迫切了,可把刑部和兵部忙坏了。

大靖民律的民意并没有全部地收集完毕,最先发放全国的民律是为防止宵小之辈作乱,正真的大靖民律还在刑部加急汇总中。

靖务宫。

靖务宫是百官处理事务的重要之地,宫内呈品字形分为三个大院,居中而上的是尚丞阁,下面两院是左右对轴而分,左边是政务院,右边是军务院。

刑部、兵部、工部归在军务院中,礼部、户部、吏部归在政务院中。

最近这段时间,最繁忙的就属军务院,大靖民律,秘密建立水坝、并州军马调动,大阅兵等等,繁杂的事儿让军务院的人忙得焦头烂额。

初晨,隆冬时节,天气苦寒。

卯时初刻(后世早五点整),兵部尚书阎象穿着官袍坐着暖轿朝着军务院而去,有些困得撑不开眼。皇上要举行大阅兵,正是他们兵部露脸的时候,自从任职兵部尚书,阎象还没有做出过什么亮眼的政绩,眼下这个机会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由于过于兴奋,昨夜筹划了半夜,导致今早困得不行。

突然,轿子猛地停了下来。

外面传来贴身长随的声音:“老爷,刘相的轿子来了。”

阎象睁开布满血丝的眼眸,定了定神,赶紧下了轿。外面依旧暗沉沉的,冰冷的寒流从领口灌入,让他清醒了不少,就看到不远处,一个轿子徐徐而来,果然是刘相府的轿子。

刘晔管着兵部和工部,算是阎象的顶头上司了。

而且两人都是南方人,比较亲近。

“刘相!”等刘晔的轿子来到跟前停了,阎象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