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乌桓蹋顿(1 / 2)

汉末军阀 咖喱酱 1142 字 5个月前

建隆四年,公元206年元月。

寒冬依旧凌冽,冀州的天气酷寒难耐,一行身穿奇装异服的几十个人骑着战马进入邺城。这些人远从辽西郡而来,是乌桓人。

曹魏入主冀州,夺得幽州后,准备北上易京袭取辽西郡,可惜当年刘烨杀了曹操之子曹昂,导致曹魏暂住了袭取乌桓的兵锋。袁氏兄弟被杀后,蹋顿却始终没有投降曹魏,曹操不得不留下几万兵马令张郃、高览防备。

后来谋划袭取长安之计,就将幽州的兵马增加到十万人。

如今曹魏前功尽弃,大败而退。张郃、高览已经归顺大靖,张绣也为了不再起兵戈,就让高览给乌桓传个话,给他们两个选择,一是他们乌桓顺应天下大势投降大靖,张绣保证乌桓最大的利益,享受跟南匈奴一样的待遇;二是让大靖的兵马过去,平了辽西郡。

乌桓族中,经过蹋顿、难搂、苏仆延三人的商议,最终决定投降大靖。

辽西郡是酷寒之地,耕地少,人口也少。虽有山川之险,但挡不住大靖修路的手段。顽固抵挡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张绣早就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他们也很感兴趣,就派苏仆延赶往邺城,面见张绣。

张绣也在邺城等待多时了。

乌桓人能够投降自然是张绣想看到的结果,今年的一场恶战刚刚平息下去,兵马劳顿不堪,粮草的耗费也是巨大的,益州的粮草几乎耗空了。但辽西郡又不得不取,要是乌桓不来投降,反而让张绣有些为难。

而且辽西郡过去就是辽东郡,接着往东就是玄菟郡(高句丽),玄菟郡往南就是乐浪郡(后朝鲜半岛),这些都是日后张绣要去平定的地方。辽西郡的得失则是关乎日后能够攻取这些地方的成功。这些地方山川险阻,要想攻取就必须要先修路,所以首先要打通的就是辽西郡的路。

苏仆延进入邺城,先是见到诸葛亮和张辽的接待。

随后带着他们用了餐,这才进了魏国的皇宫。

张绣在甄氏的服侍下穿戴了衣服,就前往宫殿召见了苏仆延。

大殿内。

苏仆延按照汉族的礼仪行了跪拜,然后又按照乌桓族的礼仪向张绣行礼道:“外臣苏仆延拜见皇帝陛下!”

张绣:“平身吧!”

待苏仆延起身,张绣继续说:“苏仆延,你们单于蹋顿让你来见朕,是为了我们两族人民免受战争之苦而来,朕很高兴,有什么要求你们可尽管提。”

苏仆延:“尊敬的皇帝陛下,我们想知道,等我们投降之后,能否受到跟匈奴一样的待遇!辽西酷寒,每年的耕作的粮草都不足以养活自己,需要大量的换购,不知皇上如何解决?”

下面的诸葛亮回脸对他道:“此事我们在信中已经写明,答应你们的自然不会失信,待遇必然跟匈奴族一样,等你们投降后,便都是大靖的子民,无论是鲜卑、匈奴还是你乌桓,受到的待遇永远是同等的。”

“当然,你们乌桓族也要像匈奴、鲜卑那样,按照大靖的国策来做。至于你们担忧的换购问题就更不用担心,我们会在邺城到柳城之间修路,两族商贸可以自由往来,我们对异族的商贸政策,想必你们也有所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