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大靖民钞(1 / 2)

汉末军阀 咖喱酱 1156 字 5个月前

绕来绕去,算来算去都是钱。

前几日,工部尚书蔡瑁大老远的从冀州赶来,先是找了一趟户部尚书伊籍,想再要三百万两银子,这么大的数额伊籍不敢批,就往上找到了贾诩等人。蔡瑁的钱都放在修路开渠上了,算是正儿八经的用途,但京都的建造还没有开工,没有钱批下去。

从冀州抄家出来的钱被张绣大手一挥,全部给了海军,户部的钱被去年一仗打的所剩无几,夏收还没有开始,户部手里哪里有钱?

没办法,继续上报给张绣。

看着又是白花花的三百万两银子的出账,张绣心疼的咧咧嘴。但冀州和幽州的修路是大事不能半路而停,最终还是将这笔钱拨了。

距离夏收还有一个月,户部的钱还剩下一千万两银子了。

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啊!

如何才能变出更多的钱来帮助靖国快速发展?当今天下,黄金、白银都在士族豪强手里,这些人手中占据了天下百分之六十的财富,要是把这些财富能够统一交给国家来保管该多好?

想着想着,张绣突然就想到了后世的存钱方式。

银票。

按照后世的记载,银票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那个时候的银票还不叫银票,而是叫‘交子’,银票是由商人自有发行的,为了方便商贸往来,携带巨额银两外出十分不便,要是把大额的银两变成一张纸,那就十分的方便了。

思来想去,张绣决定发行银票,起名叫:大靖民钞。

因为随着大靖的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银票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高,使用必然也会越来越广泛。但想要商人和士族为大靖发行的银票买单,就要保证大靖朝廷的名誉,不然谁会拿着白花花的银子去买你的一张纸?

想要做好这个信用资本,就必须竖立朝廷的威信。

张绣叫来了尚丞阁以及户部尚书伊籍,商议关于印刷大靖民钞之事。

众人听了张绣的这个想法后,都觉的此事可行。把大靖民钞印刷出来通行的话,可以让天下的黄金白银都收集到朝廷,由朝廷调配,既可以崔进国家发展,也可以增加朝廷的威信。

所以这个决定立马就得到一致赞同。

“想要让士族百姓买单,就必须保证朝廷的威信,”张绣说,“朕想,先从商贸开始,让大靖民钞先从大额的交易上开始,商人的流水很大,方便携带的大靖民钞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他们也容易接受些,从商人间的交往中竖立朝廷的威信,再带动士族百姓,循序渐进嘛!众爱卿以为如何啊?”

众人安静下来,急剧的思考着。

要等商贸起步的话,确实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期限太久,眼下大靖还在快速的发展中,每日的银两耗费都是巨额的,必须要快速寻求突破口,否则,会拉慢大靖的发展。一年能够前进十步会变成五步。

贾诩思索片刻,目光扫过众人,间其他人还在思索中,就轻咳一声,沙哑着嗓子缓缓说:“皇上,利用商人的商贸往来提高朝廷的威信固然可行,但时效慢些。如今我大靖发展极为迅速,流水极大,臣以为……可以拉拢一些颇有影响力的大士族来推动我大靖民钞的传播速度。有大士族的影响力,能让大靖民钞跨步前行。”

李儒苦笑:“咱大靖国策是剥夺士族豪取的土地,已经让很多士族怨恨,如今又用一张纸想换取士族家中的所有白货、黄货,估计士族们很难同意。”

贾诩道:“事在人为,我们如此也算是提高他们的安全感,以前士族家中有部曲可以保护家园,如今国法不需圈养部曲,没有了足够的实力保护这些财产,他们心里也不会安全。不如交给国家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