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坐享渔翁(1 / 2)

汉末军阀 咖喱酱 1102 字 5个月前

吴国和魏国相继都有了靖国重器克城重弩,楚国的刘备当然不愿意落后。克城重弩的威力是有目共睹的,战场上谁拥有了这个武器,就有了主导战场的条件。

当吴国对青州发起袭击后,刘备接受曹丕的请求,立马派赵云、陈宫率领五万兵马出江夏,兵分两路,一路沿水路而下,一路走陆路,袭击豫章郡的柴桑,寻阳两城。

周瑜率领大军火速赶到九江,与楚军对战。

陈宫出奇谋,寻阳和柴桑的兵马都是诱敌之地,吸引周瑜的注意力,主力兵马绕过傅易山奇袭历陵,历陵防备不足瞬间被攻破。历陵被破,周瑜面临被三面夹击的危险,不得不退到彭泽湖对岸的湖口跟楚军对峙。

周瑜撤退,寻阳、柴桑等地全部被楚军占据。

双方在彭泽湖开始对峙。

楚国的国力比不得吴国雄厚,又加上接壤靖国,不敢打持久战,寻求快速破吴的战机,听说靖国售卖克城重弩后,就商定从靖国购买三十辆克城重弩,调动十五辆驰援彭泽湖的战斗。

克城重弩加入战斗后,周瑜无力抵挡,湖口失守。

周瑜再退到彭泽城坚守,同时请求克城重弩支援。

孙策命令青州前线调来十辆克城重弩,保持了吴楚双方的战力差。

从公元207年7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208年三月,战斗一直处于焦灼状态,靖国不断地往三个国家销售武器,三国的钱花了不少,战斗却一直无法结束。

豫章的战斗还消停一些,毕竟没有切重的要害关系,刘备不想加大投入,消耗自身力量,选择了停战对峙,不主动出击。

青州不同。

关乎吴国以后的路和曹魏的命运,双方都投入了很大的兵力财力,没有了握手言和的机会,青州必须有一个败家,有一个赢家。

……

长安。

靖国君臣坐在殿堂内,商议着接下来的国家布局。

在靖国暗箱操作下,青州的战斗从刚开始的一边倒变成现在的焦灼,双方的实力差距随着靖国装备的介入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但无论是吴国还是魏国,都因为青州的战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今年初春,孙策为了快速结束青州的战争,向靖国提前购买了两万匹战马准备组建骑兵,此消息被魏国隐卫得知,在送往吴国的路上截击马队,战马损失严重,送到鲁肃手里时,两万匹战马只剩下了八千多匹。

当然,魏国能得到这个消息,靖国有没有从中作梗就很难说了。

随着魏国和吴国的战斗的持续消耗,张绣这边蠢蠢欲动起来,俗话说:趁你虚要你命。现在是魏国和吴国的虚弱期,两国为青州的主权消耗巨大,魏国早已经中干了,吴国两线作战,消耗远大于魏国。

靖国依旧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内需要保持稳定,不是发动战争的好机会。但青州的战斗引起了靖国君臣的心动。

这个时候要是突然突袭,从兖州、徐州、豫州三线出兵,有极大的可能消灭魏国,击退徐州的吴国而占据中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