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逼吴退位(1 / 2)

汉末军阀 咖喱酱 1120 字 5个月前

得知孙权犹豫不决,迟迟不肯舍弃帝号向大靖称臣,张绣决定帮助孙权一把,坚定他退位的心理。

张绣知道,孙权久久不能下定决定的最大阻碍是周瑜、鲁肃、太史慈等人,吴国的江山都是这些人跟随孙策拼出来的,他们宁可为吴国战死,也接受不了吴国向靖国称臣,他们会誓死坚守吴国,阻拦孙权弃了帝号。

但眼下吴国四面环敌,危急重重,不是他们想劝住就能躲避危机的。张绣不能直接动手,孙权要感激当年孙策的明智之举,也要感激他妹妹孙尚香的国色天香,否则,小小的两郡之地,以当今靖国的实力,翻手可灭。

事到如今,出兵强打是不可能了,道义上站不住脚,只能想办法逼着孙吴文武认清现实,早日回归大靖的怀抱。

卯时初刻,张绣练完枪,吃了早餐就朝着尚丞阁而去,等他走到尚丞阁门口时,心中就有了应对孙吴的计划,但他更想听一听诸位大臣的意见,看看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处理吴国之事,毕竟有亲戚这层关系,处理起来必须谨慎一点儿,不能留下任何的病垢。

初春的夜依旧漫长,这个时候的天色昏暗,天气依旧很冷。

张绣穿着明黄锦袍缓步走到尚丞阁门口,看到里面已经灯火通明了。贾诩等三人虽说已经上了年纪,但却依旧精神,每日早上卯时准时进入尚丞阁处理国家大事,勤勤恳恳。

正因为有了尚丞阁,张绣才能轻松一些,当然,这可能让后世之君留下懒惰的借口,给后世之臣留下不臣之心的权利,但不得不说,有的时候,这种机构是把双刃剑,就看后世之君如何持剑了。

军督府的存在就是为了制衡尚丞阁,让双方存在竞争关系,帝王从中权衡利弊,掌控局势。

刚到门口,贾诩等人已经听出张绣的脚步声,慌忙跪拜迎接。

“都起来吧!”

张绣走进去,随意的坐在一把椅子上,“朕随便过来走走,你们继续忙你们的事儿,孝直!辽东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法正慌忙从奏折架子上抽出一封奏呈递过去:“皇上,昨夜午时送来的折子还没来得及禀奏,高览将军打破三韩士卒,三韩兵马全军覆没,高览将军准备乘胜追击,杀入三韩之地。”

听到这个消息,张绣满意的笑了笑:“这个高览还是很不错的,孝直你来拟旨,让他们一心作战,争取在夏收之前结束战斗,朕等着他们的凯旋而归。”

“喏!”法正奋笔疾书。

“孔明啊!”诸葛亮是在一个月前调回来的,作为尚丞阁的后备力量,也不能长久在外,于是他做出调整,命令甘宁调任海军主将,张先调任长沙都指挥使司,把诸葛亮调了回来。

诸葛亮起身:“臣在!”

“你们都停一下!”张绣摆摆手,“这个北镇抚司传来消息,说孙权在弃不弃帝号之间犹豫,吴中大臣也是分为两派,让孙权迟迟不能下定决心,你们认为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李儒手里掌着北镇抚司,立马道:“皇上,微臣以为我们必须尽快的逼孙权做出弃帝号的绝对,两郡之地不可拖,尽早收回,剩下的一个楚国,只需一军可灭也。”

张绣点头:“朕也是这样想着,但计划得紧密一些,不要留下任何的口实。”

贾诩道:“从建隆九年开始,到建隆十四年,天下大战整整六年之久,百姓早已厌倦战争,皇上爱民如子,岂会视百姓之苦而不顾?所以,微臣以为,应当结束乱战,让百姓休养生息,屯在边境的兵马撤回,与楚国交好,施恩于天下万民,岂不美哉!”

张绣面露微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