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疫情(中)(1 / 2)

据史料记载,宋朝商业繁荣,人口暴涨,但是因为频繁的战争和饥荒,使得大宋朝瘟疫频繁发生,伤寒,天花,地方流行病,长则三五年,短则一年,大宋朝境内瘟疫如同打地鼠一样四处爆发,最终为南宋覆灭献上一大笔助力。

叶繁只能感谢大靖有杨漓月,有镇西侯苏鸿武,有京畿统领裴世安,有无数将士保家卫国,在这块土地上,大靖不是弱宋,它是强盛的,而且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

哪怕疫情在前,国家机器也不能停摆,叶繁照常要到天工院上班,平日熙熙攘攘的大街萧条清冷,偶尔见到管卫司的卫兵在巡街,确认没有百姓私自外出,同时配送官府发放的米粮。

看着似曾相识的场景,叶繁大感有心无力,本来还想联合城内酒坊,试着将蒸馏酒做出来,好歹能用来杀毒,结果裴妍湫和太医院组织起的医疗团队相当专业,早自行配了口罩,甚至拿出了医用酒精消毒。

他这才知晓,那位同乡老前辈早就将酒精蒸馏技术带到了大靖,只是没有用到食品酿酒业,而是直接用到了医学。

叶繁觉得自己能做的事甚至还不如老爹叶蓝山,叶蓝山仗着自己早打过牛痘,在管卫司冲在抗疫第一线,已经大半个月没有回过家。

张氏每日提心吊胆,本来并不怎么信佛的妇人,如今跟吃饭似的一日三遍向菩萨祈祷。连叶晓婷和叶小渔都被母上大人逼着抄写起经文,为叶蓝山,也为全盛京,全大靖朝的百姓们祈福去灾。

同时,杨漓月在张氏心里已经很高很高的地位再度拔升一个台阶。

若非公主殿下安排了人去问水为叶家人提前种了牛痘,那会他们还不大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今瞧着盛京疫情人心惶惶,才知道这是多大的恩情。

叶繁很同意张氏的说法,经她求神拜佛的提醒,随即附加了一份奏折,找不到忙碌的武安公主,直接以自己天工院院长的名号递了上去,提醒皇帝,在力求地方官吏有序有效地展开防疫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打击巫术,不得让一些旁门左道的僧道借机敛财,甚至蛊惑人心,散播谣言,危害社会治安。

送出奏折,叶繁再度遭到张氏逼问,到底何时能去一趟将军府,向公主表达感激之情。

叶繁挠挠头,很无奈地表示:“我也想知道,我也是安排人盯了很久,才好不容易逮到她一次,去了还先聊大半天公事。”

……

……

自疫情一起,杨漓月几乎和裴妍湫一样,直接忙得天昏地暗。

士兵也是人,军营中亦有出现天痘症状的军士,除了进宫参加了几次朝会,杨漓月几乎都待在军营里,陪医官收治病患,稳定军心。

甚至带头亲自照顾确诊的军士,以致全军上下,虽疫情当前,却丝毫不乱,甚至有人妄言,恨不得染个天花,还能得将军大人亲自慰问……然后被裴世安拉下去打了二十军棍。

征北军师‘公孙连城’有点不理解杨漓月,军帐中,他率直地开口问:“将军为何要做到如此地步?你并不是那种会收买人心,懂得营造名声的人,嗯……还是说,班师回朝这几年,将军也学会了这朝堂政治的弯弯绕绕?”

被那冰冷的眼神一瞧,公孙连城胡子一抖,觉得有些发冷,往裴世安身后挪了挪:“就是好奇,问问而已,没别的意思。”

裴世安其实也有相同的疑问,武安公主坐镇中军理所应当,但亲自照顾病患,着实有些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