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1 / 2)

第一提刑官 天边云 1117 字 4个月前

在白家歇了一日,次日便是腊月二十三。

汴京城大街小巷也热闹了起来。

欢声,笑语,从她的耳中穿过。

街上的商贩比平日里多了一倍,等再出摊两日,便也就歇了。

穿过东大街的时候,楚昭云甚至还看到了舞龙舞狮的队伍正在排练队形。

这一天,许多人家都在清理神龛和炉灶,百姓们诚挚地求灶王爷和祖先保佑自家来年能够丰衣足食。

在襄阳府的时候,她和阿公在花叔翁的念叨下,也举行过祭灶仪式。

说起来,这还是她在汴京城过的第一个年,也是第一个没有阿公在的年。

楚昭云收回了视线,也收起了思绪。

眼下这般,她不曾辜负母亲的生育之恩,也不曾辜负阿公的养育之恩,她定会为亡者讨一个公道。

但她也明白,逝者已逝,沉溺在自己的思念中没有用,生者还是要继续往前走,并且要好好地走。

或许人生就是这般,身边不断有人离去,又有人到来……

楚昭云跟着段景曜往宣德门南街的西廊走去。

也正是因为到了年下,他们要赶在朝廷各部放春节假之前敲登闻鼓,此事,不宜再拖,省的夜长梦多。

宣德门南街西廊处,立着一张大鼓。

她听段景曜说登闻鼓已经六年没响过了。

六年前有百姓敲登闻鼓,还是江南西路来的百姓状告知府强抢民女。

楚昭云深吸了一口气:“大人,就按我们昨日商量好的,今日只许成不许败。”

“好。”段景曜说着好,却拉着楚昭云的手不想让她敲。

楚昭云轻笑:“大人宽心,我能受得住,若是受不住了,到了朝堂之上,还请大人替我陈词。”

“是替我受过。”

“大人这话不对,是我要伸冤,是我该受的。”

段景曜实在没法子不担心。

昨日他们商量出了万全之策,哪怕韩若江不想承认,也得承认。

可有一事却无法周全。

要隐去段婧的事,段景曜便只能作为查案人陪同,却不能作为苦主敲登闻鼓。

敲登闻鼓的事便落到了楚昭云身上。

登闻鼓院有规定,凡敲登闻鼓者,先廷杖三十,为的是防无端刁民恶意敲鼓。

所以,这三十杖,也会落到楚昭云身上。

楚昭云轻轻挣开了段景曜的手,他们已经算好了时辰,卯时三刻敲鼓,趁着早朝还未散,将事情闹大,这样才能直接面圣。

深吸了一口气,楚昭云拿起鼓槌,抬起胳膊使劲敲着鼓面。

顿时,铿锵有力的鼓声震天响起。

一声接着一声,一声盖过一声。

一敲又一敲,她想起了从襄阳府一路走来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她辛辛苦苦走了许久,才走到今日。

很快,登闻鼓院便有人跑了出来。

“何人敲鼓!”

显然,登闻鼓院的司谏许是太久没听过鼓声,也或许是闲了太久,跑出来的时候既慌张又兴奋。

不像是为官者,倒像是看热闹的百姓。

“民女楚昭云敲鼓。”

“有何冤屈!”司谏破音喊道。

“民女状告有为官者草菅人命。”未避免有人向韩若江通风报信,楚昭云含糊了说辞。

“你可知敲登闻鼓者需廷杖三十才可伸冤?”

“民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