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王振来了(1 / 2)

王子玉拿着邸报,仔细阅读上面的消息。

虽然他已经穿越了许多次,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对于历史的了解还真不算多,仅限于当年上学时候学习过的那些,再就是自己因为兴趣了解的一些东西。

对于正统这个年号,王子玉除了知道周星星九品芝麻官里给他妈宝剑的那个正统皇帝之外,只记得一个土木堡之变,也就是明英宗被蒙古人抓走的那次大败仗。

那次败仗之后,明英宗的弟弟当了皇帝,叫什么名字忘记了,什么年号也不记得,只知道后来被英宗复辟,然后他弟弟就被弄死了。

叫什么来着?王子玉仔细的想:名字里好像是有个玉字。

真巧,我名字里也有个玉。

正想着,门口走进来一个青衣青袍的下人,躬身对王子玉行礼道:“王爷,司礼监王公公前来拜见。”

王子玉抬头望向门口,一眼便看见一个身着大红蟒袍,白面短须的英俊男子走了进来,看到王子玉在看他,便笑了笑说:“看来郕王爷身体回复了些,陛下和太后终于可以放心了。”

“尊驾可是王公公?”王子玉问道。

王公公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便斜眼看了一眼旁边的下人,下人赶紧回话:“王爷刚刚醒过来,估计还未醒酒,醒酒汤正在熬,一会就会端来。”

王公公又问道:“御医怎么说?”

下人回答:“刘御医看了,说是无甚大事,只需要将养一段时间就好。”

王公公点点头,不再理会他,转眼对王子玉道:“郕王爷,皇上吩咐我来看看您,太后听说您饮酒醉了一天一夜,心中很是挂怀。”

“郕王?”

这是一字王啊。

按照古代封爵的规矩来看,自己这个一字王绝对是血统最纯正的皇亲国戚,基本上就是皇帝的哥哥或者弟弟。

因为古代王爵,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封一字王。

像什么表哥表弟的,统统都是郡王或者以下。

至于外姓,从宋朝那会就有个规矩,活人不能封王。

像明朝的徐达、常遇春,他们的王爵都是死后追封的。

王子玉半天没敢说话,仔细捋顺了逻辑关系之后,才敢用一句套路的话来回答:“多谢皇上,让太后担心了,微臣知罪。”

王公公听了一愣,微臣?一个王爷自称微臣?还有给自己降爵的?

王子玉见他反应不对,赶忙往回圆话:“本王刚醒,脑子还不算清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王公公见谅。”

王公公这才点点头,原来是脑子不清楚啊,这才用错了词。

看来喝酒果然误事。

王公公从椅子上站起身,向着皇城方向拜了一下,然后正色说道:“传皇上口谕,皇弟身体欠安,一月之内就不要出门了,待身体好些了再入宫拜见太后。”

这回轮到王子玉愣住了,这是做了什么错事,居然被禁足了,不对,是软禁啊。

不就是喝点酒么?至于软禁么?

王公公没搭理他,继续说:“传太后口谕,郕王朱祁钰贪杯过度,近期内禁止饮酒,着御医前来诊病,务必养好身子。”

说完满脸堆笑,道:“郕王爷,皇上和太后对您真是恩宠有加啊,您千万别辜负了皇上和太后的一片心意。”

王子玉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用胳膊支起身子,微微欠身道:“多谢太后挂念,多谢皇上挂怀,我真是心中有愧啊。”

这是一个基本礼节,虽然他身为王爷,而且有恙在身,不过毕竟还不是最大的,该行的礼仪还得有。

王公公见状,满意地点点头,转过话题道:“这次郕王殿下真是海量,您居然能和新宁伯世子拼酒,而且你们二人居然喝光了五坛醉仙酿,以前内臣真不知道王爷的酒量有这么大。”

王子玉讪笑了一下,道:“让王公公见笑了,我这脑子真的不记得喝了多少,只知道喝了不少。”

王公公大笑道:“王爷能记得就好了,那说明您的酒量更多。”

王子玉笑道:“好吧,多谢王公公谬赞了。”

王公公笑了一下,道:“不多说了,王爷好好休息,咱家先回宫复旨了,皇上那面还有些事情,咱家得去伺候着了。”说完拱了拱手就想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