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憋屈(1 / 2)

“太上皇,杨善来了。事情就拜托你了。”也先笑着道。

朱祁镇点点头,然后闭口不言,等着杨善进来。

不一会儿,杨善挺着胸,迈步走了进来,见到朱祁镇坐在座位上,连忙弯下腰,紧走几步上前拜见,道:“微臣杨善,见过太上皇。”

然后对着也先道:“外臣见过太师。”

然后又转回身,跪下对朱祁镇道:“陛下命微臣问,太上皇可还好?”

朱祁镇没有说话,只是低头喝酒饮宴,显然是对杨善表达不满。

杨善内心苦笑,知道他这是在记恨自己讨价还价的行为,于是也不敢起身,继续跪在原地。

场面一时间有点尴尬。

也先见状,出声道:“使臣请起。”

杨善还是没说话,仍旧跪在原地。

也先看看杨善,又看看朱祁镇,递过去一个眼神。

朱祁镇这才出声道:“太师让你起身,你就起来吧,跪在那里做什么。”

“谢太上皇,谢太师。”杨善听了朱祁镇的吩咐,这才爬起来,站到下首,塑身而立。

也先笑了笑,道:“太上皇,今日是饮宴,让杨大人坐下吧。”

朱祁镇看看也先,然后看向杨善道:“太师让你坐呢,没听见吗?”语气中仍是不善。

杨善连忙答道:“谢太上皇,不过臣不敢在太上皇面前失礼,还是不坐了。”

“让你坐你就坐,那么多话,显得你能言善辩吗?”朱祁镇没好气道。

杨善见朱祁镇更生气了,连忙谢恩道:“谢太上皇。”然后找了个下首位置坐下。

朱祁镇扭过头问道:“朕听说你不愿意给太师财货,是真是假?”

“朝廷困难,国库空虚,实在是没有那么多银子了。”杨善连忙回答道。

“区区五十万两都没有吗?”朱祁镇怒斥道:“我大明每年岁入千万,光是官员俸禄就超过百万,盐铁专营又有数百万,现在居然连区区五十万都拿不出来?真当朕好糊弄吗?”

“太上皇恕罪。”杨善连忙翻身跪倒,解释道:“太上皇应该知道,朝廷岁入虽多,但是花钱的地方也多,南方黄潇养叛乱,两广的岁入基本都用来平叛了,前年又是第四次征麓川,打了整整两年,今年年初刚刚平定,云贵四川的岁入也没了,朝廷还有百万边军要养,花销本就极大,又加上奸宦王振乱政,土木之后连次大战,如今没了银子,也属正常,还请太上皇明鉴。”

“王振乃是朕的先生,谁说他是奸宦的?”朱祁镇大怒,王振从小陪伴他长大,感情非常深厚,平日里颇为信任,樊忠锤杀王振之时他也是震惊无比,悲痛非常,这才没有随着溃兵逃跑,而是呆呆地坐在原地被俘,也都是当时他心中的悲伤所致。

“王振奸佞,世人皆知,其罪当诛,太上皇不必介怀。”杨善回答道。

“不必介怀?”朱祁镇突然冷静了下来,道:“朕登基之初,朝政全由三杨把持,是先生帮朕逐步夺回权力,如此忠臣,你居然说他是奸宦,他要是奸宦,那三杨是什么?曹操吗?”

在朱祁镇看来,自己虽然是九岁登基,但是一直没有什么权力,朝廷大权完全掌握在张太后和三杨手中,要不是王振一直支持着自己,外加三杨和张太后去世,自己恐怕还是一个傀儡呢。

当初以三杨为首的那群文臣,居然敢以主少国疑的理由请张太后垂帘听政,完全没有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放在眼里,张太后也是虚伪,明面上拒绝了垂帘听政的请求,实际上还是暗中掌握着朝政。

不过朱祁镇也知道,自己当时年少,没有张太后做定海神针镇住朝廷社稷,自己很难坐稳皇位,所以对张太后的怨念并不深,反而是三杨在他严重就是曹操一样的存在。

“太上皇慎言。”杨善连忙出声道:“三杨贤良乃是朝廷共识,太上皇虽然冲龄践祚,然当年毕竟太过年幼,朝廷全赖三杨维持,太上皇言过其实了。”

朱祁镇死死地盯着他,道:“朕不和你说这些陈年旧事了,朕就问你一句话,你为何不答应太师的要求?朝廷给你的底线是多少?说!”

杨善无奈,他出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从来也没见过这种事情,只得耐着性子道:“回禀太上皇,朝廷并没有给微臣什么底线。”

“没有底线?”朱祁镇的声音微微调高,质疑道:“没有底线你就敢不答应?难道你就忘了朕在这里吗?朕才北狩一年,你就如此效忠新皇,难道你全然忘了,朕对你的提拔之恩吗?亏得朕当初还记着你的好,北征之时都带着你,意图分你一份功劳,你就是这么报答朕的?”

“微臣知罪。”杨善连忙解释道:“但是朝廷......”

“还敢狡辩?你这是知罪的态度吗?”朱祁镇打断了杨善的解释,怒斥道:“当初就有人和朕说,你杨善乃是奸邪小人,巧言令色,朕还不信,原来果真如此。”

“太上皇勿怒,杨大人也是奉旨行事,太上皇就不必为难他了。”也先坐在上首劝解道。

他对于汉人的这种君臣关系很感兴趣,明明是朱祁镇在强词夺理,但杨善还是只能想方设法辩解,对错在此时都不重要了,君臣之道才是主流,哪里像自己手底下的那些部族首领,阳奉阴违极为常见,有时候恨不得全砍了算了。

不过他见朱祁镇有些太过强硬,别真的惹怒了杨善,破坏掉自己的大战略,于是出言劝解了一句。

朱祁镇听了,鼻子哼了一声,便不再说话。

杨善感激地看了坐在上首的也先,微微点头示好,然后道:“其实太上皇不必生气,微臣已经将此事连夜送回了京城,想必明日就会有回信了。”

“临来之时陛下也说了,迎回太上皇要紧,您在草原苦寒,陛下心中很是惦念,希望微臣能够早日将太上皇迎回京城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