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宣旨(1 / 2)

折腾了这么久,冬至的大朝会终于可以正常召开了。

朱祁钰坐到了御座之上,看着下面脸色冻得通红的文武官员,大声道:“朕在后宫有些事情耽搁了,诸位爱卿受苦了。”

“臣,不苦。”众人齐声答道。

他们苦不苦能如何,都冻了这么长时间了,还能还给老天怎么的,赶紧颁布圣旨才是重要的,要不是为了这道圣旨,谁来这奉天殿的广场上冻着啊!

但是,大朝会的流程还是要走的,于是乎,该奏事的奏事,该进贡的进贡,等全部日常流程处理完毕,朱祁钰清了下嗓子站起来道:“诸位爱卿,相信你们已经知道了,朕前些日子在读司马文正所着的资治通鉴时学到了一个治国之道,那就是圣天子垂拱而治,然后朕又请教了王直、胡濙等老臣,他们一致认为此道乃是正道,可以施行,所以朕决定。”

“即日起调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工部尚书高谷、刑部尚书金濂、左都御史王文和大理寺卿石璞入阁理政,对于赈灾、赋税、运粮等日常朝政有决断之权,可对朝廷各部直接下令分配任务,各部对所分配的任务务必要用心执行,不得迁延,不得玩忽职守,否则朕必会下旨惩处,内阁代朕行政,那也是朕在行政,若是有人玩忽职守,欺上瞒下,朕绝不饶恕。”

“好了,王成,宣旨吧。”

“是。”王成走上前一步,从袖袋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圣旨,高声朗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之圣王,以尧舜禹为先,无为而治,以强汉初始,周武圣王,拜姜尚为相,得殷商万里江山,立大周八百年社稷,汉祖刘邦,用萧何张良,灭暴秦六世余烈,得大汉三百年。”

“周武曾言,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朕深以为然。”

“然祖制不可破,丞相不可立,故召老臣入阁理政,辅佐君王,匡扶社稷。”

“升吏部尚书王直为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奉旨入阁主政。”

“升礼部尚书胡濙为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奉旨入阁辅政。”

“升工部尚书高谷为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奉旨入阁辅政。”

“升刑部尚书金濂为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奉旨入阁辅政。”

“升左都御史王文为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奉旨入阁辅政。”

“升大理寺卿石璞为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奉旨入阁辅政。”

“内阁阁员一任五年,内阁首辅不得连任,缺额即调老臣入阁,不得缺额。”

“愿诸位臣工鼎力相助,共创大明太平江山。”

诵读完毕,王成收起圣旨,转身又站回了朱祁钰的身旁。

“臣等遵旨,愿辅佐君王,共创大明太平江山。”文武百官齐声答道,尤其以文臣们喊的格外大声。

圣天子垂拱而治,让文臣主政,这是多少代文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没想到今天居然实现了,实在是可喜可贺,今天一定要约上三五个好友同僚,去青楼酒馆痛饮一番,好好庆祝一下。

众人散去,王直等人却被朱祁钰留了下来,一起被留下的还有新任的各部尚书侍郎,全都被召进了奉天殿中。

奉天殿上,朱祁钰微笑着对下面的内阁诸位阁臣道:“诸位阁臣,从今日起,朕就将绝大多数朝政委托给你们了,还希望诸位爱卿能勠力同心,一起替朕治理好大明。”

王直立刻带头出声道:“臣必不负陛下重托。”

金濂王文等人也跟着出声道:“臣等必和衷共济,为陛下治理好大明江山。”

朱祁钰满意地点点头,又对着新任的各部尚书侍郎道:“各位尚书,各位侍郎,从今日起,你们要全力协助几位阁臣,下了任务要全力完成,凡事不得迁延耽搁,做不完的也要给出个交代,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事情都必须要给出一个结果来,否则朕绝不会轻饶你们。”

几位尚书和侍郎都明白朱祁钰的意思,连忙回答道:“陛下放心,臣等一定全力协助内阁,绝不敢偷奸耍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