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胡濙的计算(1 / 2)

高谷惊声问道:“源洁,你是说,皇帝派王公公找了几个孤儿给凶犯继承香火?他为何要这样做?难道真的是......”

胡濙轻声反问道:“你说呢?”

高谷被胡濙的这个消息震惊到无语,半晌冷静下来才道:“不过这个消息无法拿出来证明皇帝就是谋害太上皇的主谋。甚至王成都可以轻易推脱掉,因为凶手也姓王。”

胡濙点点头,道:“所以我才没有拿出来,因为这个消息最多可以证明王成与此事有关,无法作为钉死当今天子的证据。”

“那源洁兄和我说这些,是希望我能够继续查下去?”高谷突然冷声问道。

胡濙摇摇头:“不,此事是我的心病,不是你的,你没必要继续查下去,当今天子很明显已经坐稳了皇位,满朝文武大臣基本都被他收买过去了,为了手中的权力,他们甚至都不会允许我继续查问此事。”

高谷点头道:“是的,当今天子已经有了圣君气相,朝中之人肯定有人不会允许你继续查下去,那源洁兄和我说这些是为了什么?”

胡濙又喝了一杯酒,放下酒杯道:“我希望世用可以尽量保住太子之位。”

太子?的确啊!

皇帝又不是没有儿子,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而不是自己的侄子来坐这个位置,所以,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皇帝一定会换太子的。

而历朝历代,被废的太子就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隋文帝杨坚的太子杨勇就是个例子,他本就是杨坚的长子,杨坚建立隋朝的时候便被立为了太子,杨勇容貌俊美,性格宽厚,从小便被杨坚带着参与决策军国政事,深受满朝文官的支持,不过后来受到晋王杨广的攻讦,被废了太子之位,结果杨坚一死,杨勇就被继位的杨广赐死。

当然,千年之后那个叫杨勇的房地产开发商刨了杨广的陵墓,也算是给千年前的自己报了仇。

汉光武帝刘秀的太子刘疆也是一样,他本是刘秀的嫡长子,不过因为刘秀废了原配的郭皇后导致他失去了嫡长子的身份,于是也被废了太子之位,就在刘秀去世的第二年,刘疆便莫名其妙地去世了。

还有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李治的太子李忠,李隆基的太子李瑛,莫不如是,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如果当今太子朱见深被废,那以皇帝的眼界,朱见深肯定也活不了太久。

而朱见深想要活下去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一直坐在太子之位上,聚集满朝文武的关注,让皇帝不好下手。

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最稳妥的,但却是如今朱见深能够选择的最好的办法。

高谷想了想,摇头道:“源洁,此事恕我办不到,你该去和王直王行俭说才对,满朝文武之中,也只有他才有能力做到此事,或者你去找太皇太后孙氏也行。”

其实满朝文武对皇帝有影响力的远不止王直一人,于谦、仪铭都有足够的能力去说服朱祁钰不要换太子,但是高谷也清楚,于谦和仪铭都是皇帝亲信,绝对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违逆朱祁钰的意思,朱祁钰又不是没有儿子,为何要让其他人的儿子来继承自己的皇位呢?

胡濙却是苦笑道:“世用,如今王行俭已经贵为政务院首理,天下文人领袖,他是绝对不可能因为这种事情去和皇帝发生冲突的,甚至皇帝想要换太子的话,他一定会鼎力支持,只要朱祁钰的儿子可以延续他爹的理政思路即可。”

“至于孙氏。”胡濙顿了一下,才道:“老夫不敢指望她。”

“为何?”高谷问道:“孙氏也是身份尊贵,还是太子的亲祖母,如果连她都保不住太子的话,那还有谁一定能保得住太子的位置呢?”

“她是太子的亲祖母没错,也的确身份尊贵,但是世用你也要知道,当今天子连英宗都敢杀,更何况一个后宫之中无权无势的老太婆呢?我估计要不了五年,她也会去陪伴宣宗陛下了。”胡濙轻声猜测道。

“也是啊,如果当今天子想要换太子的话,估计她一定会出面阻拦,以当今天子的手段和计算,恐怕她在那之前就会薨逝了。”高谷一样推测道。

现在他已经明白了,英宗皇帝朱祁镇薨逝,就是当今天子朱祁钰做的,只不过他花费了接近两年时间进行布局,执行得毫无声息,无声无息便完成了弑君之事,这份心机来计算太皇太后孙氏那个老妇人,想来会比谋杀英宗皇帝更简单吧,说不定现在已经开始布局了呢!

“所以,这次皇帝以老迈赶走老夫,老夫是没办法抵抗的,也不能抵抗,因为老夫计算过了,在这件事情上,老夫没有丝毫胜算,即便抵抗也会连累更多的人,因此,老夫只能希望你来出力,尽力保住太子的位置。”胡濙缓缓道。

高谷摇头,道:“但是我真的没有办法保住啊,如今满朝文武几乎都是站在皇帝那边的,即便到时候我站出来反对,恐怕也不会有几个人和我一起出面劝阻的。”

胡濙微微一笑,道:“所以我们不能等皇帝出招了之后再应对,那样我们绝对是毫无胜算的,必须现在就开始准备。”

“现在就开始准备?咱们能准备什么?拉拢其他人吗?”高谷出声问道。

胡濙摇摇头道:“不,那样会打草惊蛇,惊动皇帝的,此事要想做成,必须要找准目标,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找准目标?从根子上解决问题?”高谷低声嘀咕了几遍,双眼突然一瞪,压低声音问道:“源洁,你是打算针对皇长子......”

胡濙微不可察地点点头。

高谷立刻摇头道:“不行,这样会激怒皇帝的,皇长子乃是皇帝独子,如果他出了什么事死了,那皇帝绝对会彻查到底,不论是谁都逃不掉的。”

“世用,你在想什么?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对皇长子下杀手了?”胡濙斜眼看向了一脸紧张的高谷。

高谷奇怪,疑问道:“那你是什么意思?我事先声明啊,如果是对皇长子的安危出手,我绝对不会允许你这么做。”

胡濙微笑道:“废掉一个皇子的太子之位,有时候不一定非得让他死,还可以让他落个失德的名声嘛!”

客厅内一片安静。

胡濙这个办法绝对是个好办法。

自古以来,太子就不是一个好坐的位置。

和老百姓所想的不一样,一个太子要想坐稳自己的位置,必须兼备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太子必须是皇帝的血脉,而且越近越好,嫡子最好,庶子次子,如果皇帝实在没有子嗣,才会考虑从叔伯的子嗣里挑一个出来做太子。

第二,太子必须学识渊博,勤学好问,所以从小就必须接受皇家最好也是最严厉的教育,教授他的人必须是学富五车的大儒,而且还得是天下闻名的那种,一般的状元都不一定有机会当太子的老师。

第三,太子必须要有识人之明和用人之道,这是身为一个皇帝必须具备的技能,没什么好说的。

第四,太子必须让所有人看到,他有足够的决断力和担当,能够承担起江山社稷的重任。

最后,太子必须有德,能够得到朝廷百官的支持和天下人的敬仰,这样才能坐稳江山。

以上这五点中,其他的都好说,要么是天生注定的,生来就是皇帝嫡子,要么是后天学习的,如学识渊博,懂用人之道,这些都能够学,暂时没有也无妨,其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太子的德行。

详细说来,太子的德行包括重信守诺、以诚待人、信守底线、宽容仁厚、不贪恋财色等等许多标准,其中任何一条都很容易出问题。

别的不说,单就是不贪恋财色一条,许多太子就栽在了这上面。

太子基本上都是年轻人,身边又有许多年轻貌美的宫女在蠢蠢欲动,外面则是有心投机的大臣在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女儿塞到他的身边,这哪里能顶得住?

再说了,皇位继承首要就是看血脉,如果太子有子嗣,那继位的几率也会大一些,但是现在要求太子在继位之前不好女色,这不是相互矛盾的吗?

但是,就是这样矛盾的事情,在整个华夏的历史上,却仍旧成为了太子的道德要求,实在是有些啼笑皆非。

胡濙的办法其实就是让高谷针对皇长子的德行来想办法,毁掉皇长子的德行,让如今方才四岁的皇长子臭名远扬,这样皇帝就没有足够的理由来换太子了。

半晌,高谷才缓缓道:“若是这样,倒也是个办法,但是该如何做呢?皇长子如今深居内宫,身边的人都是天子亲信,轮不到咱们插手的。”

“老夫知道,所以此事的根本还在内宫,而内宫中死保太子的不是没人。”胡濙喝了口酒,缓缓道。

“你是说让太皇太后出手?”高谷惊声问道。

“对。”胡濙点点头,道:“而且不只是孙氏,可能还会有其他人愿意帮忙的。”

“谁?”

“皇后。”

高谷立刻摇头道:“不可能,皇后虽不是皇长子生母,但是也绝不会背叛皇帝,让她帮忙,绝无半分可能。”

“这没什么不可能的。”胡濙缓缓道:“你平日里不太关注宫里的消息,所以不知道罢了。”

“老夫可是知道,杭贵妃已经几次向皇帝请求改立皇长子为太子了。”

高谷勃然大怒道:“妖妇安敢插手国本之事!”

“但是皇帝暂时并未同意,态度上却有所缓和。”胡濙轻声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