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谋划辽东(1 / 2)

“辽东?”阿失帖木儿奇怪道:“那地方冰天雪地的,又没有什么人,打那里干嘛?”

也先却是点头道:“这倒也是个不错的想法。”

阿失帖木儿一愣,转头看向也先说道:“父汗,辽东那里不是以汉人的戍卒为主吗?到处都是坚城堡垒,城外的百姓都少,过去了能抢到什么啊!”

也先立刻训斥道:“本汗平日里告诉你要多读读书,你偏偏就不愿意读,若是你能读一读书,也不至于什么都不知道。”

“儿臣不是看不进去吗。”阿失帖木儿有些不好意思地道。

也先无奈地叹了口气,转头对着黄先生说道:“还请黄先生讲讲,为何要去攻打辽东,帮本汗教育教育这个不成器的逆子。”

“大汗哪里的话。”黄先生笑着说道:“当初我像殿下这么大的时候,也是一样看不进去书的,还不是要我家殿下派人手持棍棒盯着我读书,这才学有所成。”

也先眼睛一亮,立刻追问道:“黄先生是说,用棍棒来教育,效果很好?”

他也是父亲,对于子女的教育一样头疼,如果用棍棒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那他必然不会客气的。

现在也先都开始思考,如果棍棒的效果差了,那是否可以用马鞭,粘上雪的那种。

不过也先的问题顿时吓得阿失帖木儿冷汗直冒,连声道:“不必了,不必了,我一会儿就回去读书。”

他可是知道的,自己父亲不是一个会手下留情的人。

当初他大哥博罗纳哈勒因为败给了大明那位女将,回来之后又被打了十军棍,那时候也先可是一点都没在乎他的伤势啊!

也先用余光看了他一眼,阿失帖木儿立刻明白了眼神中的含义,赶忙转移话题道:“黄先生,您还是和我说说为什么要去攻打辽东吧。”

黄先生笑笑,说道:“其实如今的辽东和前几年的辽东可是有所区别的了。”

的确,如今的辽东和土木堡之前的辽东可是有不小的差距。

自从脱脱不花与大明讲和之后,大明就开启了和鞑靼的互市,尤其是景泰元年那一次,规模庞大的互市直接让当年山东的赋税赚得飞起,而且之后为了支援脱脱不花,大明又是和鞑靼展开了持续不断的互市,这就使得辽东都司这里成为了连接漠北草原、奴儿干都司和高丽半岛的关键节点,数不清的货物在这里聚集,然后再分销出去,尤其是沈阳南面的自在州,更是成为大明宝货的集散地,这里是辽东都司所在地,卫所众多,安全上没有什么问题,又因为人口也多,因此在人力和消费群体方面更是不缺。

所以,现在的辽东可不是什么不毛之地,而是财富汇聚之地,数不清的大明宝货都聚集在这里,如果也先能够去这里劫掠一番,那肯定会有非常大的收获。

黄先生这么一解释,阿失帖木儿便明白了过来,点头道:“那的确是值得一去的。”

也先却是皱眉道:“但是大明对于辽东的重视并不弱,回头咱们一出兵,那大明京师剩下的那五个团营的兵力必然是东进辽东,到时候还是一样的麻烦。”

黄先生却是笑着说道:“大汗,您忽略了一件事儿。”

“大明虽然重视辽东,但是其重视程度和宣大肯定是没办法相提并论的,就更不要提大明京师了。”

“所以,即便大明想要派兵支援辽东,那也最多只能派出两个团营的兵力,再少的话,京师就危险了,所以去辽东的最多只有两个团营而已,大汗以主力对付区区五万人马,还有什么不能应对的呢?”

“而且外臣还有一个建议。”

说到这里,黄先生顿了一下,等也先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过来之后才继续说道:“大汗还可以用疑兵之计,将大明的兵力全部吸引在宣大防线上,到时候攻打辽东,岂不是就会容易许多了吗?”

“疑兵之计?”也先想了想,出言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再给博罗纳哈勒增兵?”

黄先生摇头道:“那倒不用。”

“那本汗要如何吸引大明的注意力,让大明皇帝将兵力全都调遣到宣大呢?”也先问道。

黄先生笑着说道:“此事简单,只要大汗派出一批使臣出使大明,与大明讲和就行。”

“讲和?”阿失帖木儿一愣,旋即问道:“若是讲和了,那我蒙古要如何进攻辽东呢?”

也先却是伸手制止了他的质疑,缓缓说道:“那此计还是需要本汗在宣大方向放足够的兵力啊,否则肯定是没办法吸引到大明的注意力的。”

黄先生仍旧摇头,解释道:“不必,其实外臣想和大汗说一件事情。”

“大明锦衣卫在蒙古各部落都安插了一些探子,时刻打探大汗的虚实和动向,就像当年的巴图一样。”

对于这个巴图,也先当然知道,立刻追问道:“都是何人,黄先生可否知道?”

这种内奸最是可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阴自己一下,也先自然希望知道他们的身份。

黄先生却是苦笑一声道:“大汗太高看外臣,外臣哪里有这等本事,可以知道锦衣卫手中的人选。”

“那先生是如何知道此事的?”也先直起身子问道。

黄先生缓缓答道:“因为最近有人联系我属下的商队,希望能跟着他们进草原行商,不过我手下的掌柜眼尖,认出其中一个人乃是京师锦衣卫的人,汇报给我之后,我这才猜测大明锦衣卫在草原上布设了探子。”

这个消息很重要,有这些人在,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大明监视着,如果出现什么漏洞,很容易被大明趁虚而入。

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找出这些探子都是谁!一点线索都没有啊!

也先只得将这件事情放下,先去考虑其他的事情,对着黄先生问道:“那这次本汗攻伐辽东,可是要借助这些探子,将消息传递给大明?”

黄先生点头道:“对,有了他们传递消息,大明必定会相信的,毕竟都是自己人,自己人都信不过,难道要去相信敌人吗?”

“而且大汗最好再派一队使臣去大明讲和,顺便商讨互市之事,大明可是一直对草原上的牛马很感兴趣,需求量也很大,而您这里也是需要大明的布匹和茶叶的,商讨这些事情,大明定不会想到,您会派人攻伐大明。”

也先想了一下,点点头道:“这个主意的确不错,明有使臣讲和,请求召开互市,暗地里则是有大明的探子来传递消息,印证此事,一般人定不会有什么怀疑。”

“不过大明会和我们互市吗?”阿失帖木儿出声问道。

他身为也先的次子,对于大明出产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的确很感兴趣,双方断绝了一年多时间,他手里的那点存货早就消耗干净了。

黄先生笑道:“殿下有所不知,大明政务院如今已经开征了商税,和草原互市,大明的户部可是能收到不少银子呢。”

“能有多少?”阿失帖木儿好奇道。

黄先生低头沉思了一下,说道:“若是大明与草原互市一个月,那估计大明的户部至少可以收到七八十万两的银子吧。”

“这么多。”这个数字顿时让阿失帖木儿吓了一跳,七八十万两啊,那换成大明宝货得有多少啊,当初自己的父汗放回大明太上皇的时候,那五十万两银子的宝货就让瓦剌富裕了好一阵子,也先都没少用这批财货拉拢鞑靼部落,七八十万两的话,那岂不是说瓦剌至少可以富裕几年了?

想到这里,阿失帖木儿立刻道:“父汗,要不咱们真去和大明开一个互市吧,到时候等咱们和大明交易完,儿臣直接带人去抄了他们的税关,将这笔银子抢回来,那样的话,咱们瓦剌可是能富裕好几年呢!”

这个主意立刻让也先也有些意动,顺势看向了黄先生。

黄先生却是笑着摇头道:“大汗,殿下,这个主意二位还是别想了。”

“大明的钞关都是在关内的,那几十万两银子的商税大多都是在居庸关之类的关内收取,而且其他的银子则会在商贾出货的时候便征收完毕了,那些地方都在中原腹地,你们想过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阿失帖木儿立刻懊恼地捶了一下大腿,叫道:“那的确是不行了。”

“本汗还没有做决定,你懊恼个什么劲!”也先训斥了阿失帖木儿一句,再次转向黄先生问道:“黄先生,那对于攻伐辽东的目标,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黄先生笑着分析道:“其实辽东就那么几座大城,大汗随意选择一个就好,只要以主力牵制住辽东的明军主力,再派一部分骑兵四处劫掠便是。”

“只是有一点,外臣希望大汗能够答应。”

“什么事情?你说,只要本汗能够做到的,本汗一定不会拒绝。”也先立刻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