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谋划(1 / 2)

好吧,这件事情王直还真的有点忘了,毕竟还没有拿到手里的东西,王直怎么都感觉不是大明的。

王直叹了口气道:“也不知道那个黎宜民什么时候会动手,那四省是否会如约交付给我大明。”

朱祁钰冷笑道:“他动不动手,取决于朕什么时候想要。”

“回头你催一催杨善,让他这几日就弹劾宋诚泄露机密,反正他手里的证据都是齐全的,剩下的事情就不用他管了。”

王直点头答应了下来。

不过顿了一下,王直又是问道:“陛下,那这四省之地,臣要不要与何尚书说一声,提前准备些官员呢?”

朱祁钰却是摇头道:“这个暂时还不用,消息传出去,容易打草惊蛇。”

“而且朕还有其他的想法,到时候那些地方就按照新的想法来做就行,不必朝廷操心。”

王直一愣,旋即点点头,道:“既然陛下已经有了主意,那臣就不问了,到时候听从陛下安排便是。”

朱祁钰笑笑,没有说话。

这个主意应该是他登基以来想要执行的最有风险的政策,不过如果取得了效果,那安南就再也不必担心会分裂出去了。

几天之后,京师里突然便喧嚣了起来。

一队又一队的藩王车马来到京师,几乎将京师的客栈全都填满了。

朝臣们忧心忡忡地看着这些藩王的人在京师到处乱窜,搅得京师鸡犬不宁,短短七天,顺天府便接到了十多起京师百姓的报案,全都是藩王的护卫欺压百姓、巧取豪夺的事情,于是纷纷上疏朱祁钰,请求朱祁钰尽早召见他们,然后尽早让他们滚蛋。

因为,这些藩王全都是朱祁钰下旨招进京师的。

最让朝臣们不理解的是,朱祁钰招这些藩王进京的理由居然是想见见他们,联络联络感情。

你一个皇帝,联络个什么感情啊,各地藩王都传下来几代了,彼此之间除了大家都姓朱之外,还有什么感情好联络的?让这些家伙在自己的封地里好好待着不好吗,招他们进京干嘛?

不过朱祁钰对于这些奏疏却是没有半分理会的意思,只是耐心地待在紫禁城里陪着自己的儿子朱见济。

朱见济此时也不过只有五岁,正是最活泼好动的时候,朱祁钰按着他坐在特意打造的书桌上,正一点一点地教他写字。

朱祁钰用毛笔写下一个一字,教导道:“见济啊,这个字念一。”

“一。”朱见济用稚嫩的嗓音跟着读道。

朱祁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夸奖道:“见济真聪明,学得真快。”

朱见济也不明白这个聪明是什么意思,不过朱祁钰语气中的亲昵却是感受到了,不由得对着自己的父皇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

朱祁钰又用毛笔写下了一个二字,继续教道:“这个字念二。”

“二。”朱见济仍旧是用他那稚嫩的嗓音读道。

朱祁钰加快了速度,再次提笔写下了一个三字,接着教道:“这个字念三。”

“三。”朱见济还是用他那稚嫩的嗓音读道。

“见济真聪明,这么快就学到三了。”朱祁钰笑着夸奖了一句,问道:“那见济猜猜,四字怎么写啊?”

朱见济抓起毛笔,毫不犹豫地在纸上画出四条横杠,抬起头看着朱祁钰说道:“父皇,这个字念四。”

一旁看着朱见济学习的杭贵妃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说道:“陛下,哪有您这么教孩子写字的,这不是误导见济呢么?”

不过朱祁钰也不在意,抬头白了她一眼,摸着朱见济的小脑袋说道:“不对,四这个字不是这么写的,而是要换一个方法来写。”

说着便提起笔,写下了一个正确的答案。

朱见济很明显不清楚为什么四这个字和前三个不太一样,出声问道:“父皇,这个四字为什么不是四条啊?”

朱祁钰笑着回答道:“其实吧,原本大家都是像你那么写的,只不过大家后来发现,这么写比较麻烦,于是就改成了现在的写法。”

朱见济仍旧是不明白,追问道:“但是像孩儿那么写,比较简单啊,父皇这么写,孩儿反倒是感觉有些奇怪呢。”

朱祁钰又摸了摸朱见济的小脑袋,问道:“见济,那你写个十给父皇看看。”

朱见济毫不犹豫地抓起笔,开始在白纸上画起横来,画完之后还特意数了数,然后骄傲地对着朱祁钰说道:“父皇,孩儿写完了。”

朱祁钰并没有评价,而是抬笔写了个十字,然后指着两个字问道:“见济,你感觉这两个字哪一个好写啊?”

朱见济看着只有两笔的十字,又看了看自己画的那一大堆横,回答道:“父皇写的字好写,不用数。”

朱祁钰笑道:“对啊,这个字才是正确的十字,正因为这种写法比较简单,所以大家都选择了这种简单的。”

“那见济,如果是让你来选,你更想写哪一种啊?”朱祁钰问道。

朱见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当然是父皇写的那种。”

“真聪明。”朱祁钰又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说道:“好了,今天就学这几个字,晚一点你每个字写十遍,一定要记下来,过些日子父皇要考你的。”

朱见济的脸顿时拉了下来。

这可是十遍啊,需要写好久的,自己写字的时候母妃每次都要盯着自己写,只要是写错了一点就要挨骂。

朱见济苦着脸,哀求地看向朱祁钰,说道:“父皇,能不能少写点,孩儿还约好了去和见深哥哥一起玩呢!”

“不行。”杭贵妃厉声训斥道。

朱祁钰一抬手,态度和蔼地问道:“见济,你和你见深哥哥约的是什么时候啊?”

朱见济看了看自己的母妃,又看了看态度和蔼的父皇,立刻回答道:“一炷香之后。”

他是知道的,自己的父皇能比自己的母妃厉害,只要是父皇说的话,母妃就一定会听。

“这样啊?”朱祁钰笑笑,说道:“见济,你要记住,男孩子要言而有信,既然你和你见深哥哥约好了一炷香之后要一起玩,那父皇也不会阻拦你,但是你要向你母妃保证,只玩两刻就回来,不能超过这个时间,知道吗?”

“而且你要保证,这十遍大字你玩完了也要回来写完,一定要记下来,父皇回头是要考你的。”

“父皇放心。”朱见济点点头,对着杭贵妃说道:“母妃,那孩儿能出去玩了吗?”

杭贵妃虽然不愿意让朱见济去和朱见深一起玩,但朱祁钰在场,还是强忍住脾气,挥挥手说道:“去吧,记得按时回来,超过了两刻,母妃是要罚你多写一遍大字的。”

“谢谢母妃,谢谢父皇。”朱见济见自己老妈答应了,立刻一蹦三尺高,从椅子上跳下来,一溜烟便跑了出去。

一名一直在殿内伺候的宫女连忙跟了出去,她是负责保护看管朱见济的,防止朱见济遇到什么危险。

等二人走后,杭贵妃没好气地对着朱祁钰说道:“陛下,您不能再这样惯着他了,说要出去玩您就答应让他出去玩,您不知道,见深已经认识百来个字了,他现在连一到十都不熟悉。”

朱祁钰笑着道:“这有什么,你怎么不说见深比他大两岁呢?多认识几个字也是无碍的,回头见济再大点,两天就补回来了。”

“一日先,日日先,见济若是不努力,只喜好玩耍,怎么比得过见深?您要知道,见深还是太子呢。”杭贵妃仍旧是抱怨道。

朱祁钰知道她是在旧事重提,希望自己将朱见深这个太子之位废掉,换朱见济上去坐这个太子之位,于是没有接她的话茬,摇摇头道:“没事的,苏老泉小时候也不爱读书,直到二十七岁才开始读书,后来不也成为了唐宋名家之一吗?见济还小,不爱读书也很正常,大一点就好了,你五六岁的时候不也不愿意读女诫,看到女红就烦么?”

“见济可是您的儿子,结果比不上见深那孩子,您就不怕丢脸吗?”杭贵妃还是没好气地抱怨道。

“那怎么了?”朱祁钰也有些不高兴了,说道:“朕小时候也一样不爱读书,后来还不是学会了许多东西,见济这么小,还是个孩子,咱们应该教他的是做人的道理,而不是经史子集这种没什么大用的东西。”

杭贵妃顿时苦下脸,抽泣道:“臣妾就是担心等见济长大了,分封出去了,他连字都不会写,那岂不是要受到那些文人的肆意欺瞒了?要是太祖不将藩王分封出去,都在京师就好了。”

“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朕都不敢轻易更改,你凭什么说改就改?”朱祁钰怒斥道:“你不就是想让见济做这个太子吗?也不想想,如果朕无故废了见深的太子之位,这种举动会给朕带来多大的麻烦?难道在你的眼中,朕比不过你亲儿子重要吗?”

“朕警告你,见济的事情朕已经有了决断,不是你一个后宫之人可以插手的,若是你或者你的父兄贸然行事,给朕带来什么麻烦,小心朕不会手下留情。”

杭贵妃很少见到朱祁钰发这么大的火气,连忙下跪请罪道:“臣妾错了,臣妾错了,请陛下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