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几府奏疏(2 / 2)

“怎么,难道这些地方又出事了?”

这些年这几府两年遭灾,快成了老朱的心病了。

遭灾、赈灾、流民安置。

本来应该是产粮大地的几个州府,却需要朝廷年年接济,搞得老朱头疼不已。

今年要不是苏谨搞出这个国债,怕是北伐的军资都凑不齐。

可等他看完奏疏,却高兴的一拍龙案:“好!好!好!”

赵勉纳闷,看向老朱。

老朱瞅了他一眼,淡淡问道:“赵大人,你看一下这封奏疏。”

赵勉接过一看,顿时眉头皱了起来:

“开封又遇水灾?兖州、莱州去岁雨雪不足,恐有旱灾之危?这...”

想了许久,他才抬起头来:“陛下,臣回去之后马上召集户部官员,尽快拟一个章程上来。”

“哼!”

老朱淡淡看了他一眼:“需要几天?”

赵勉咬咬牙:“给臣三天时间!一定拟出一个章程来!”

老朱哼了一声:“三天?咱看就不必了,指望你们,灾区不知又要饿死多少百姓!”

赵勉有些傻眼:“陛下,这...”

老朱斜睨他一眼:“赵大人岁数也不大啊,这么早就耳聋了,还是你记性不好?

难道你忘了苏谨刚刚才说过,已经借给这些州府粮食了吗?”

这话犹如晴天霹雳,迅速劈在他们的身上!

哪怕到了此刻,他们都认为借粮不过是苏谨的托词。

谁知道他许给那些地方官什么好处?不过是帮他脱罪而已!

可这奏疏一上,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为帮苏谨脱罪,搭上自己的性命?

他们又不是苏谨的亲爹!

“这这这...”

赵勉摇头不信:“陛下,臣以为...臣以为此事还要仔细盘查一番,不能轻言结论...”

张庭兰也走上前:“陛下,臣附议,此事太过蹊跷,还需要仔细彻查才能下定论。”

老朱忽然冷笑:“这个时候就要仔细了?

那李持翻供的时候、三司会审笔迹对不上的时候,你们怎么不去仔细查验了?”

张庭兰心中犹如一道惊雷劈下!

看向人群中的李仕鲁,张庭兰暗骂这老头真是多事!

就在这时,老朱淡淡开口:“带苏根生、王越、刘永,哦,还有那个‘人证’李持上殿。”

锦衣卫将几人迅速带上堂。

与苏根生几人憔悴中带着从容相比,那李持的脸都是绿的,

此时他两腿战战兢兢,若不是有锦衣卫拽着,恐怕早瘫在了地上。

在张、赵等人的疑虑目光中,老朱龙目在几人身上上下逡巡许久,才淡淡的开口:

“李持,咱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苏谨真的私截了税粮、贪墨贩卖吗?”

赵勉狠狠瞪了李持一眼,暗示他最好老老实实的承认。

人群中的孙启文,却忽然觉得事情有些不对。

这几人不是关在刑部吗?怎么被锦衣卫提上来了?

除非...

果然,在朱元璋的威压下,李持马上跪在地上:

“陛下饶命啊,不是罪臣要冤枉苏大人,是户部的张健、史春雷威胁罪臣!

罪臣才不得不做伪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