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李达康,你居然跟我哭穷?(2 / 2)

人家绿藤市都能坐地铁,轻松快速前往机场火车站,曾经被占用的城区道路也得以恢复,不再带来拥堵。

而京州市才开通一条无关痛痒的地铁线,其他地铁线还在施工,以至于不少道路打围施工,上下班高峰期能把人堵得快发疯。

这就是你李达康的问题!

他们不会去骂上一任的京州一把手,只会觉得李达康能力有问题。

因此。

李达康能咋办?

当然只能四处凑钱,让相关企业有充足的工程款项,可以又快又好的施工建设。

但市政建设要搞,社会民生也必须要兼顾,他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除了找省里要、找银行借、发城投债等手段之外。

还有一个能从根本性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提高财税收入。

但李达康是有一个大格局的人。

他当然不会去搞各种罚款,以便于增加收入。

唯一长久之计,自然就是让铁路装备为核心的制造业,尽快火起来。

企业越多,效益越好,贡献的税收也就越多。

要是京州能有一家,像飞宇电子科技这样科技巨企、纳税大户。

年产值上千亿,扣除各种减免之后,都还能贡献数十亿税收。

他李达康,还用得着这么发愁吗?

毕竟有了一家大型龙头企业,其周边必然会有不少中小企业与之配套,从而形成规模效应。

有一家能年缴税数十亿的大型制造类企业,周围必然会有很多缴税几百万到几亿不等的中小企业。

那一笔笔税收加起来,能不惹人爱吗?

看着李达康这般焦急的模样,感觉他就差在脑门上写‘穷疯了’三个字。

徐雷除了宽慰,还能说什么呢?

“铁路装备这种产业,本身就是重资产高投入,见效没那么快,你别太着急!”

“造一辆汽车很快,但建一条客运专线,可就没那么快,有些甚至得好几年……”

徐雷话没说完,李达康就岔话道:

“这我知道,等龙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大规模的采购动车组,咱们京州乃至整个汉东,必然会经济腾飞。”

“但在此之前,咱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不会特别快,可咱们心里清楚,老百姓却不明白呀!”

徐雷目光瞥向窗外。

位于京州市中心的强盛广场,正如火如荼的施工建设。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

一幢幢拔地而起的超甲级写字楼,笼罩在防尘网中。

时不时的可以见到,焊接的光芒闪烁。

“京州目前的房价如何?”

李达康愣了一下,不知道徐雷为什么会突然这么问。

但作为实干家的他,当然对自己主政的京州市,一切情况都了如指掌。

所以他立马抬手指向西南方向。

“上周那边刚开了一个高层住宅小区,区域位置优势明显,又紧邻地铁和重点小学,开盘价每平米五千八,据说当天就成交了几百套!”

徐雷眉头微蹙。

一个城市的房价,能很直观的反映当地的经济水平。

要是没有足够的产业吸纳就业,经济不够好,自然支撑不起高房价。

不过……

五千八的开盘价,相比于国内其他省会级城市,已经算够高了。

跟电子信息产业园,已经破万的京海市确实没法比。

但和中江省的绿藤市,竟然也差了上千元。

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显然还是因为经济增速不够快。

绿藤市之所以增长那么迅猛。

不仅是因为龙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中江省是重点发展地区。

同时还因为自己主导的风投基金,在绿藤市大力投资,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涌入。

相比之下。

自己在汉东省京州市,目前就只投资打造了一所飞宇科技大学。

算是自己铁杆心腹的李达康,当然心里是有些小委屈了。

要是自己带头在京州市也搞一搞投资。

京州市的发展面貌,肯定能比现在好不少。

但李达康找自己哭穷有啥用?

他快穷疯了,自己又何尝不是?

在很多人眼里,飞宇电子科技已经规模不小,发展步入了正轨,业绩持续高速增长,俨然已经变成了一台印钞机。

可他们显然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揍。

持续不断的研发更高制程精度的芯片,需要搞定更先进的工艺和材料,就必然需要招募更多培训的人才,做更多的实验。

更别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一系列新产品还在研发,更有很多与其他单位合作的科研项目,相当于一直不停在烧钱。

而投资控股的其他企业,看似源源不断的在赚钱,但紧接着就又被徐雷拿去投资新能源、大飞机、生物制药等相关企业。

在京州创办的飞宇科技大学,招收了大量贫困学生,不仅没收到他们一分钱的学费住宿费,还反而要借生活费给他们读书。

所以……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无数人眼里,早已富可敌国的徐雷。

其实一直是看似挣得多,其实花销更多。

要不是有高层力挺支持,有四大银行充当强力后盾。

还有徐江偶尔提供一些资金……

徐雷早就资金链中断,难以为继了。

现在李达康还跟自己哭穷。

徐雷真是有点哭笑不得。

真想告诉他,你跟我哭穷,我他妈比你更穷。

但徐江说得好,当大哥的,丢什么也不能丢了面子!

自己拿不出钱投资,也不太方便碰铁路行业的蛋糕。

并不代表自己找不到人啊!

“京州的发展势头,相比于绿藤市,确实稍微慢了一点。”

“不过没关系,我回头跟新上任的龙车集团董事长贺思檬,打个电话。”

“建议他别到处选址了,就把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整车制造基地建在京州!”

听到这话的李达康,瞬间眼前一亮。

那激动不已的模样,仿佛中了彩票大奖似的。

“真,真的吗徐少?”

徐雷淡然一笑。

“你觉得我会骗你?”

“京州本身就有不少铁路相关企业,搞个高速列车制造基地,非常合适。”

“到时候我可能也要过来投资开个子公司,提供列控计算机之类的车载电子设备!”

李达康大喜过望,激动得都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这岂止是天降横财啊!

分明就是得贵人相助,要一飞冲天!

徐雷见李达康这般模样,不由笑道:

“你先别急着高兴!”

“咱们真要来投资,肯定需要一大片工业用地,而且还得足够便宜才行。”

“考虑到高铁列车需要大量的部件设备,必然会吸引许多配套企业入驻,你们京州市还有地搞出一个高铁产业园吗?”

李达康猛点头。

“有啊,当然有!”

“光明区就一个大风厂,便占地面积五百亩!”

“再加上其他搞服装纺织的小厂,让他们全部易地搬迁,起码能搞到两千亩地,足够你们用了吧?”

徐雷眉头一挑。

“大风厂?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