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国际大资本,认钱不认人!(1 / 2)

鲍尼尔暴汗不已。

徐雷如此直截了当的质问。

真是让他有种被扒光看透的感觉。

尴尬窘迫的连忙解释道:

“徐少你误会了。”

“虽然说是为龙国实体经济发展做贡献,有点冠冕堂皇,咱们来投资经商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但也正是因为,咱们的初衷就是为了赚钱,我们当然是会合法合规的经营,绝对不会去触碰法律底线。”

看了一眼旁边的麦格林顿,鲍尼尔接着笑道:

“龙国如今大力构建法治社会,不仅极大完善了法律体系,同时还压力打击违法犯罪,大大提高了违法成本。”

“徐少你想想,咱们拥有上百年历史的高森资本,再怎么唯利是图,也不可能无法无天吧?否则赚再多,也不够罚呀!”

既然大家都已经不装了,不虚情假意了。

鲍尼尔自然也就不藏着掖着,直接把话说明。

不敢往脸上贴金,说是为了给龙国发展做贡献。

但也不装腔作势,明说来龙国就是为了赚钱。

见徐雷表情波澜不惊,也不像是要出声反驳。

鲍尼尔身子前倾,趁热打铁的接着说道:

“如今很多人都觉得,龙国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可他们并不知道,发展速度其实还可以更快。”

“或许是为了避免经济过热、产能过剩,也或许是为了生态环保与长远发展,很多行业都被刻意压制着。”

“就比如冶金化工行业,如果放开了发展,你们的钢铁产量,恐怕已经是全球第一,但你们宁要高质量也不要高产量。”

“还有房地产一旦放开,肯定能极大刺激工程、机械、建材、家电、装修等众多行业,可你们却坚持房住不炒,避免形成泡沫经济。”

徐雷放下茶杯,冷然笑道:

“如果不管控好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暴涨,泡沫经济看似繁荣,可一旦破裂,最终受伤的,还不是老百姓啊?”

“就像你们米利,房子随便买,信用不好收入不高的人,也能贷款买房,房价越来越高,泡沫也越来越大,将来破了咋办?”

“咱们龙国人家庭观念又很强,有房才能家,年轻小伙儿买不起房,多少丈母娘愿意嫁姑娘?即便咬牙买了,那不就成了房奴吗?”

“所以房价绝对不能和收入脱节,否则结婚率和生育率肯定会大幅下降,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也会大受影响,抗风险能力也会很低!”

这一番话,让麦格林顿和鲍尼尔,都愣住了。

什么叫大情怀、大格局?

什么是社会责任感?

徐雷无疑做了最完美的解答。

很多企业家,一心只想着赚钱牟利。

能对员工好点儿,多开点工资奖金的,都已经算很有良心。

而徐雷呢?

他不光是对员工好,他还很有社会责任感。

以他的能耐和地位。

如果只是想要多赚钱,大可不必建言献策,让不少行业被压制束缚。

就像让房地产行业放开了搞。

就凭徐雷的人脉关系,在各大城市搞地皮,谁搞得过他?

他要真要囤地炒高房价,还有谁能比他更厉害?

囤地、炒房,吸血老百姓。

如此赚钱,显然比搞高科技,来得更加轻松、风险也更低。

然而……

徐雷并没有这么做,去赚这祸国殃民的钱。

他并没有被金钱蒙蔽双眼,一心只想着利益。

他反而处处站在老百姓的立场,着眼于长远。

仔细想想。

鲍尼尔觉得有人说徐雷,跟香江霍老爷子一样,是红色企业家,这话还不太对。

徐雷明显是更红,更胜一筹。

毕竟香江霍家,还是在搞房地产,他们大量的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于地产收租。

可徐雷即便手握巨资,却从没有买地皮买大楼,吃房价上涨的红利,当收租佬。

换个角度想想。

也或许正是因为,徐雷如此为国为民,他才能被高层重视、被民众爱戴。

要真是一个自私自利的资本家,除了让爱慕虚荣、拜金慕强之人崇拜,又怎么可能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见徐雷拿出第二支香烟。

鲍尼尔连忙拿起打火机,起身给徐雷点火。

点火后,鲍尼尔落座苦笑。

“龙国能有你这样的旷世奇才,高瞻远瞩、眼光超前的,提出利国利民好政策,真是国之大幸、百姓之福,可惜咱们米利就没有您这样的人才!”

“如今我们米利的房价,已经高的离谱,一旦经济发生较大波动,导致一部分人还不起房贷,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房地产市场爆雷。”

“我们高森资本预测未来三到五年之内,米利就会因为不良贷款激增、产业不断转移、制造业空心化等原因,爆发一场影响极大的次贷危机。”

“所以咱们将投资经营重点,放在发展势头迅猛的龙国,也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同时还是为了规避风险,避免将来次贷危机爆发,损失惨重。”

徐雷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高森资本的能耐有多强,徐雷自然是知道的。

而他们分析,米利未来三五年要爆发次贷危机。

作为穿越者的徐雷,当然也十分认可这个推断。

全球经贸一体化,让米利不断流失大量的资本。

而不少产业,也在利益驱使下,相继转移到欠发达国家。

再加上利用军事霸权,主导了全球能源贸易,进而获得了金融霸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作为资本国家的米利,自然会不可逆转的‘脱实向虚’。

从一个制造强国,转变成金融强国。

越来越多的企业,会为了利益最大化,而无所不用其极。

搞生产,哪有炒股票赚得多啊?

即便要生产,去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或者直接外包采购,岂不是更便宜?

一旦这么想这么干的企业,越来越多,那么所需要招募的产业工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少。

为了更好找工作、多赚钱,年轻人自然也就更愿意,去学习金融相关的专业,而不学制造相关专业,将来当工人。

如此一来。

恶性循环就形成了。

大量的企业,不愿意高薪招聘高素质人才,为了降低成本,为数不多的低薪岗位,也只能用低素质人才,比如让瘾君子造飞机。

大量的优质人才,都去学金融相关专业了,他们学成后,用金融手段去管理企业,自然也只会让企业,变得更加唯利是图。

到时候,无数企业不注重产品质量,只想炒高股价。

有钱也不提高员工福利,也不拿去搞研发,而是分红派息、回购股票,进一步拉高股票。

而为了把股价炒高,他们也会越来越热衷于玩概念、画大饼。

用看似前景广阔的先进科技,忽悠投资人和股民们。

一滴血能不能检测出各种疾病,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人相信‘滴血验病’这种高科技,愿意砸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