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增加北平人口(1 / 2)

“太子殿下,微臣还想要一个权利。”

徐达看向朱标,拱手道。

“什么权利?”

朱标点了点头,让其明说。

“微臣需要,北平的军政大权。”

“北平防御力量,还需要加强,并且,冬日越来越近了。”

“北元王朝如若想要南下,恐怕,也是在这段时间。”

“整个北元王朝粮食并不多,他们如若想要活下去,必定会派遣大军进攻过大明王朝边关,抢夺粮草。”

“微臣以为必须得加强北平的防御力量,并且将北平人口扩充。”

“自古以来,北平缺粮,微臣以为,应当多迁移一些人口前往北平开荒。”

“北平乃是一片平原,虽说天气寒冷了一些,但是,却非常适合屯田种地。”

“现在北平荒无人烟,人口稀少,如若朝廷能够将这些高丽人,迁移至北平,给予他们土地、种子,让其开荒,也许,他们也会愿意,加入我大明王朝。”

“不仅如此,北京还会渐渐多出一些生气,粮草也不至于年年都需要朝廷征调救助。”

“北平完全能够自给自足,不需要朝廷经常运粮补给。”

“希望太子殿下能够给予微臣一些权利,让微臣迁移一些人口,前往北平。”

徐达朝的朱标拱手道,他认为,必须得加强北平的防御力量,并且将这高丽王朝的人口,平均分配到整个北平四处,给他们发放田地、牛、种子,使纳租税。

如此一来,徐达就能够征召北平周围,原先大明王朝的百姓,属于军户的,给他们发放衣服、粮食,让其成为军差。

至于那一些高丽王朝的百姓加入他大明王朝之后,给他们种子,给他们牛和土地,让他们开荒耕种。

如此一来,必定能够大大减轻了北方军队的粮饷供应问题,大明王朝的边疆就会更加稳固。

“很好。”

“岳父这个提议,非常不错。”

“北平一直以来,都是边疆重地,却每年都需要花费大明王朝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输粮食物资前往,每年损耗,都是极大。”

“如若这一次,真的能够让北平不再依赖大明王朝朝廷内的粮草,也不失是一个好办法。”

“这些高丽王朝的百姓正好能够让其进入大明王朝,为其开荒种地,也正好能够让北平军事力量得以提升。”

“一旦高丽王朝的百姓开始开荒种地,那么原先北平的百姓就能够加入边防大军。”

“一直以来,北平、太原、陕西等地的百姓,都是民风彪悍,非常适合参军。”

“还有辽东的百姓,一个个人高马大,在军队当中,还是能够表现出不俗的能力。”

“这一次,就放手去做,本宫支持你。”

“北平迁移人口,可以挑选三十万人口,填充入北平,大概是五万五千户。”

“不过,挑选人口,必须要谨慎,让他们没有任何联系的,并且,互相不认识的人,才是最好的。”

“分散在北平各处,这些事情,到时候,那边的知府也可以从旁协助。”

朱标点了点头,看向徐达笑道。

他觉得,徐达这个提议非常不错,只不过在挑选人口的时候务必要小心谨慎,毕竟整个大明王朝在北平的人口并不多,突然加入30万人口,如若他们互相认识,很有可能会制造麻烦。

最好是他们不同的村,不同的县,甚至不同的州、郡、府的百姓。

互相不认识,然后将其拆分在整个北平各处,和原先大明王朝的人混居起来。

如此一来,他们互相不认识,也就不会生出事端来。

这方面,还是需要好好设计设计才行,不能够盲目迁徙。

“喏。”

“微臣领旨。”

徐达拱手一拜。

“很好,既然如此,接下来,也没什么事了。”

“两位岳父,就先回吧!”

“对了,岳父可以前往看看少娥,也许就没见了。”

“正好今日有空,可以去看看紫萱她们。”

朱标点了点头,看向面前的常遇春和徐达笑道。

常遇春既然来了,倒是可以去看看常少娥,父女见见面,叙叙旧。

“喏。”

“微臣告退。”

徐达和常遇春拱手一拜,躬身退了出去。

“高丽王朝的事情,解决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迁移人口的事情了。”

“既然如此,那就让胡惟庸去处理吧!”

“毕竟现在胡惟庸才是大明王朝中书省的掌权人。”

朱标嘴角上挑,眼眸之中满是笑意。

“来人。”

朱标随后朝着门外喊道。

“太子殿下。”

王轩从门口走了进来,鞠了一躬。

“宣胡惟庸。”

朱标看向王轩道。

“喏。”

王轩拱手一拜,快步离去。

“胡惟庸还算有些能力,这一次,就让他大展身手吧!”

“毕竟,物尽其用。”

“趁现在还用的顺手,将他所有的能力全都榨干,不能够将所有的事情全都给刘伯温和姚广孝处理不是?”

朱标轻笑一声,随后躺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等待胡惟庸到来。

......

胡府。

“现如今大明王朝也算是四海升平,就算有各处叛变,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

“不过近几年来各处叛乱也越发少了,毕竟大明王朝建立的时间越长,各处叛乱也自然就越少,而大明王朝也会越发稳定。”

“原先的一些叛乱,基本上都是各处被欺压的士绅豪族,现在这一些人基本上都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之后叛乱会越来越少,甚至全部消除殆尽。”

“更何况现在我大明王朝正派遣大军进攻倭寇国倭寇国,不过是一小小弹丸之地,根本就挡不住蓝玉的十万大军。”

“突然发现在这大明王朝内也没什么事情可做,无所事事的感觉,还真让我有些忧愁。”

“如若现在没什么事情要做,怎么凸显出我在大明王朝内,到底有何作用,现在无所事事的感觉,总感觉空落落的。”

胡惟庸眼眸之中满是无奈之色,原本他以为掌控中书省能够让自己大展宏图,可现在整个朝廷上上下下,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自己根本就没有多大用处,只是处理平常的一些政务,对于他来说这样的事情,太过简单,不足以凸显出它的作用。

所以他内心甚至也有些期盼,想要让大明王朝和北元王朝发生战斗,如此一来,才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作用。

“胡相所言极是。”

“现如今朝堂之上,国泰民安,四海升平,确实难以实现互相您的才华和抱负。”

“如果现在大明王朝和北元王朝开战,那必定需要调整一应用度。”

“到时候胡相就能够发展出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将这一场后勤指挥得到,如此一来,就能够真正得到陛下的赏识。”

“没准,直接就让胡相您,成为中书省左丞相了呢!”

涂节看向胡惟庸,轻笑道,眼眸之中满是谄媚之色。

现在他可以算得上是,和胡惟庸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两个人已经是一条路走到黑了。

如今自己想要真正掌控御史台,唯一的方法,就是和面前的胡惟庸联合在一起,自己成为御史台的御史大夫,而面前的胡惟庸,则成为中书省的左丞相。

如此一来,两人通力合作,就能够彻底掌控整个大明王朝内部。

到时候二人真的是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目的,到时候,整个大明王朝,他们欺上瞒下,岂不是非常简单,一个掌控着中书省,一个掌控着监察百官的御史台。

在二人通力合作之下,又有何人,能够奈何得了他们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