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三王就藩,兄弟离别时(1 / 2)

奉天殿上。

“太子殿下驾到。”

“众臣入朝。”

王轩站在大殿之上,高声呐喊。

“臣等拜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满朝文武纷纷从殿外走了进来,立刻朝着朱标跪地叩拜道。

“免礼平身。”

朱标坐在小龙椅子上,冷声道。

“谢太子殿下。”

随后满朝文武,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之上,昂首挺胸。

“昨日之事,想必在场所有人也都非常清楚,至于原因,本宫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本宫还是那句话,王侯将相皆可废,大明江山不可亡。”

“不要认为你们现如今拥有一切,并且军功之盛,就胡作非为。”

“本宫可以给你们的,一样能够从你们手中收回来。”

“本宫和陛下也不喜欢做那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事。”

“也只有那等无耻小人,才会做出这等过河拆桥之事。”

“满朝文武自己心里都非常明白,为何有的人被满门抄斩,为何有的人被削爵罚俸。”

“你们这一场还有许多人也做过同类之事,只不过并没有谋反之心。”

“所以本宫和陛下一次又一次忍了,就是因为你们为大明王朝开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和人的耐心都是有限的,可一可二不可三。”

“本宫和陛下已经无数次饶过你们,接下来本宫,会对贪官污吏,欺行霸市,强抢民女,作奸犯科之人,严惩不贷。”

“本宫和陛下希望你们能够做清官,能够做好官能够让你们名留青史,而不是让你们遗臭万年,如若被本宫和陛下抓到了,那你们无论之前做过多少好事,你们死后,都会遗臭万年。”

“本宫要的是整个大明江山,国泰民安,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你们,如若让百姓不愉快,那就是对本宫对陛下的不敬。”

“本宫自然不会放过你,民可载舟亦可覆舟,民乃国之根本,国泰民安,国富民强,方能让大明王朝,变得更加强盛。”

“本宫和陛下的目标不仅仅只限于大明王朝之后还会征战天下,将整个世界收入我大明王朝的疆土,完成历朝历代,所有帝王都没有完成过之事。”

“本宫也希望能够让你们这一些文臣武将好好辅佐本宫和陛下治理大明王朝,让大明王朝变得更加强盛,并且将世界收入我大明王朝疆土。”

“现如今,胡惟庸谋逆乱叛乱,擅杀倭寇国皇室一族,已于昨日,处以极刑。”

“本宫也不希望你们在座,任何人以他为榜样,如若有人胆敢学习胡惟庸,下场必定比他更惨。”

“本宫要的是大明王朝政治清明,而并非是要你们一群贪得无厌之人,坐上这高位。”

“本宫给了你们如此多的俸禄,给了你们如此庞大的权利,让你们能够保证安宁,让你们能够造福大明王朝所有百姓,乃是本宫和陛下对你们的信任。”

“和胡惟庸就是辜负了本宫和陛下给他的信任,没想到本宫和陛下让他成为中书省之首,让他执掌中书省,最终却落得这般结果,本宫,十分痛心。”

“现如今,中书省,不可一日无主,而姚广孝,如今已经身体康健,责令起明日开始,返回中书省,坐镇中书。”

“刘伯温,返回御史台,继续执掌御史大夫之职。”

“本宫希望在陛下不在的这段时间当中,能够与满朝文武所有官员治理好大明王朝,当陛下回到皇宫之后,只剩下对尔等的赞扬。”

“不过本宫也要告诫你们权力钱财,恶者不可兼得也如果你们想要钱财没有问题,本宫可以赏赐给你们无数金银珠宝,但是你们却无法再获得大明王朝任何职务,只能做一商贾。”

“如果你们不愿意成为商贩,想要手中的权利,那么所有人都给本宫老老实实的待在这个位置上,好好办事。”

“本宫能够给你们的,自然会赏赐给你们,自然会有俸禄发放给你们,如果你们还不能够老老实实的做一个清官,做一个能臣,那本宫要你们何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

“整个大明王朝数千万人口当中,如果想找一个能成轻而易举,如果你们不想当很好,交出你们手中的权力,大明王朝会有千千万万个人想要坐在你们现在的位子上。”

“尔等可听明白,听清楚,牢记于心了?”

朱标站起身来,伸出手指着在场所有文武百官面色阴沉冷声道,全身气势如虹,仿若一头凶猛的猛虎。

“吼......!”

气运金龙冲天而起,充满了整个奉天殿,俯视着面前文武百官,吐着龙息。

“臣等遵旨,臣等必定洁身自好,绝对不会为大明王朝丢人,兢兢业业,做一个好官。”

在场所有文臣武将,感受到了身上一股莫名的气势压着,似乎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就算他们这些在战场之上厮杀,悍不畏死的顶尖武将,也没办法承受这般气势。

一个个跪地叩拜,内心充满了敬畏和恐惧之心。

“很好。”

“那本宫就认为你们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做一商贾。”

“如若之后你们胆敢再犯,以身试法,本宫会将你们,剥皮抽筋,满门抄斩。”

“本宫,说到做到。”

“希望尔等,引以为戒。”

朱标点了点头,坐回了小龙椅之上。

“臣等遵旨。”

文武百官立刻跪地叩拜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朱标摆了摆手,看向面前文武百官冷声道。

在场文武百官皆未有任何言语。

“退朝。”

朱标冷声道,站起身来,转身离去。

“恭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满朝文武,立刻跪地叩拜道。

......

东宫内。

“微臣拜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微臣拜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刘伯温和姚广孝早就已经在东宫内等候,明日,他们就可以再次上朝,恢复以往。

“嗯,起来吧!”

“坐。”

朱标点了点头道。

“谢太子殿下。”

刘伯温和姚广孝,分别落座。

“和尚,明日一切照旧。”

“这段时间你没有在朝堂之上,你先回去好好熟悉一下,中书省内务,将胡惟庸,如若有沉积的案子,立刻处理干净。”

“另外这一次人口大迁徙,务必要做得完美,不能够出现任何意外。”

“高丽王朝的人口,让他们尽快融入我大明王朝。”

“倭寇国的人口,也必须得尽快安排到位。”

“现如今我大明王朝最需要的就是发展人口,人口是以一个朝廷最为重要的,所以立刻颁布诏令。”

“满十八岁的女子,必须在两年内,嫁出去。”

“如若第三年没嫁出去,罚款一百元。”

“第四年没有嫁出去,罚款一千元。”

“第五年没出嫁,罚款三千元。”

“十八岁到二十岁之间,必须尽快安排人嫁人。”

“提升我大明王朝的人口,迫在眉睫。”

“如若现在已经超过二十岁的,在一年之内,立刻嫁人,所有女子,必须得登记在册。”

朱标看向姚广孝吩咐道,这一次,他要下政策,让所有十八岁以上的女子,全部都嫁出去。

现在大明王朝最重要的就是提升人口,现如今大明王朝哪怕只是加上高丽王朝和倭寇国人口也刚刚达到九千万。

九千万人口,对于大明王朝来说还是太过稀少,在他的心目当中最合适的自然是十亿人口之上。

必须要将大明王朝的人口快速提升,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够一拖再拖,他自然希望整个世界能够在自己的手中统一。

自己总不可能占据这个皇位,永远让自己儿子当太子吧?

自己必须得在三四十年之内将整个世界收入囊中。

朱标自然知道,朱元璋想要传位给自己,最起码也得六十岁以后了。

这最少还得十五年,自己必须要在三十年之内,将整个大明王朝,扩充至全世界。

如此一来,朱雄英就能够坐享其成,好好治理天下。

而朱标自己,也乐得自在,当个太上皇。

他总不可能自己登基称帝之后,继续让朱雄英当一个太子。

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朱标决定,三四十年内,统治整个世界,然后就退位当太上皇,自己儿子登基称帝。

否则,自己这儿子,恐怕没当多久皇帝,就得嘎了。

或者说,连皇位都没登过,一辈子都是个太子。

“微臣遵旨。”

姚广孝立刻拱手道。

“伯温,你立刻安排下去。”

“成立一个婚姻所,负责登记所有已婚人员。”

“派遣各州府,让他们全部登记到位。”

“另外,让他们在各个州府之内,督促各州县的百姓,女子尽快成婚。”

“对了,加上一条,男子二十五岁还没有娶妻者,直接进入屯田军,充当一年劳役。”

“如若有人有苦难,实在没办法找到媳妇,你们就安排一下,附近有没有嫁不出去的女人,让他们成亲。”

“先天有缺陷者,不需要去管。”

“而那些四肢健全的,必须要娶妻生子,女子必须要尽快嫁人。”

“不逼着他们生孩子,他们现在日子好过了,很难快速增长人口。”

“之前的统计生孩子的活动,既然继续,多生多得。”

“你们两个合计合计,尽快安排下去。”

“人口增长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三年之内,必须要增加到两亿人口。”

朱标看向面前的刘伯温和姚广孝吩咐道,让他们尽快安排下去实行。

“喏。”

“臣等遵旨。”

刘伯温和姚广孝立刻上前,拱手道。

“嗯,去吧!”

朱标点了点头,摆了摆手道。

“喏,臣等告退。”

刘伯温和姚广孝拱手再拜,躬身离去。

“人口还是太少了啊!”

“要多生点才好。”

“大明王朝地广人稀,人口越多,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才能够发现更多的人才。”

朱标眉头紧锁,摇了摇头,沉声道。

自己要的不仅仅是让大明王朝人口变多,而是因为人口变多的同时,也能够出现一个又一个人才。

人口越多,出现人才的比例也就越大,所以朱标也迫切希望能够让大明王朝变得更加强盛,人才变得更多。

......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大明王朝因为除掉了胡惟庸,当时整个大明王朝所有百姓,都觉得震惊。

毕竟,这么一个大官,直接倒台了,还牵连了数万人,这让他们感觉到了震惊。

不过,能够除掉这样的大奸臣,整个大明王朝所有的百姓都是十分支持,毕竟他们现在拥有的所有一切都是因为拥有大明王朝。

如若因为胡惟庸导致大明王朝再次陷入战火,那他们现在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大明王朝所有百姓都十分支持朱标击杀胡文庸得知胡惟庸被处以极刑,一个个高兴的手舞足蹈。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开大明,崇树亲藩,分王诸子,匪直荣茅,守土一方,实欲寄屏翰于万世,今秦、晋、燕三王,禀资奇伟,赋质端凝......,即日起,准许就藩,不得有误。钦哉!”

圣旨下达之后,朱棡、朱樉、朱棣,全部都带上各自的人马,准备前往封地。

“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