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八岁孩童治水?开玩笑呢?(1 / 2)

“微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于文明来到了御书房,立刻上前叩拜道。

“嗯。”

“文明啊,这位就是你推荐的夏时敏的儿子夏原吉。”

“夏时敏,不幸去世了。”

“现在,夏原吉带着夏时敏留下来的治水之法,来到了京城内。”

“朕准备,让夏原吉,和你一道治水。”

朱标点了点头,看向面前的于文明道。

“什么?”

“夏时敏,逝世了?”

于文明内心骇然,原本他还想要让夏时敏陪他一同治水,没想到居然来了一个噩耗,他好不容易打听到夏时敏有治水之法,而且精通治水。

可没想到人家还没过来就已经逝世,这让他感觉到十分无奈,十分可惜。

并且看一下身边一个八岁的孩童,朱标居然让他陪着自己一同去治水,最让他感觉到不可思议。

毕竟面前夏原吉只是一个八岁孩童,没想到居然让他陪同自己一同前往治水,这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夏时敏,现在被朕封为湘阴侯,不过,既然已经逝世了,那么,就由夏原吉继承湘阴侯的爵位。”

“你也看见了,湘阴侯身上的穿着。”

“夏时敏在湘阴县担任皇家学院院长并且将所有的俸禄,全部都用来救济百姓。”

“这也导致了他家根本就没有多少钱财,现在连置办一件衣裳的钱都没有看,他身上的穿着这衣裳恐怕也已经穿了好多年了。”

“看这样子,似乎还是他爹的衣服,裁剪下来,缝制而成的。”

“朕最喜欢的,自然是清官,当然大多数清官就是因为他们心地善良,所以导致他们家中也是一贫如洗。”

“现如今既然朕已经发现了,自然不能够亏待夏时敏。”

“这样的清官,朕支持他们继续做。”

“历朝历代,清官总是少数的。”

“可他们所做的一切,应该被世人所记。”

“至于八岁的孩童是否能够与你一同治水,你可以先看看,他是否有能力。”

朱标看向面前的于文明,摇了摇头,解释道。

他知道,于文明肯定很惊讶,毕竟主要让他和一个八岁的孩子一同前往治水,这怎么可能呢?

“陛下,八岁孩童,和微臣一同前往治水?”

“这?”

于文明内心骇然,看向面前的朱标,咽了咽口水,艰难的说道。

这并不是他以貌取人,可一个八岁的孩童,如何能够陪他一同前往自。

他也不是有意要反驳朱标,可这也太骇人听闻了吧?

“于大人。”

“甘罗几岁为相?”

朱标看向面前的于文明笑道。

“甘罗十二岁为相。”

于文明下意识回答道。

“那么,项橐,几岁为孔子师?”

朱标在问道。

“项橐七岁为孔子师,嗯?”

于文明微微一愣,抬起头看向朱标,哑口无言。

“既然历朝历代,都有圣童、神童出现,为何,于大人就不相信,这八岁的孩童,能够帮助你治水呢?”

“夏时敏经常带着夏原吉前往勘察水患,从中,多方教导。”

“你又岂能知道,夏原吉,没有能力,帮你一起治水呢?”

“现在整个大明王朝,能够帮助朕治水的人,微乎其微。”

“让夏原吉一起去,也并非不可。”

“就算失败了,也不过是再一次失败罢了。”

“这些年,治水失败,还少吗?”

朱标看向面前的于文明,摇了摇头,冷声道。

这些年朱标命于文明带人去治水,治理多次,终究还是反复爆发洪灾。

如此导致无数百姓因为洪灾流离失所,让无数百姓丧生在这茫茫洪水之中。

现在朱标也准备给夏元吉一次机会,如果他能够帮助大明王朝治理好水患,那自然是一件好事,如若不行,也不过是重蹈覆辙罢了。

朱标都愿意赌上这一次,那于文明又有什么资格拒绝呢?

“这?”

“陛下说的是,是微臣以貌取人了。”

“确实如此,甘罗十二岁为相,项橐更是被称之为圣童,七岁就能够做孔圣之师。”

“是微臣之过。”

“微臣一定会带夏大人,一同治理水患。”

于文明点了点头,想到甘罗和项橐,还有历史之上年纪很小,却十分出名之人,他们都是有才之士,确实十分厉害。

也许,这夏原吉,也并非常人所能够媲美的。

“嗯。”

“夏原吉,你现在就和于文明下去。”

“你们先研究治水策略。”

“待会朕会让人为你制作一套官服。”

“之后会给你送去。”

“你们都先下去吧!”

朱标看向面前的于文明和夏原吉,轻笑道。

“喏。”

“臣等告退。”

夏原吉和于文明拱手一拜,躬身离去。

“陛下,您就这样,将一个八岁的孩子,封为侯爷?”

“这要传出去?”

等于文明等人离开后,王轩看向朱标小声提问道,内心充满了疑惑。

他也没想到朱标竟然会将一个八岁孩童封为侯爷侯爵虽说在爵位当中并不算大,可也不小啊?

在进一步,可就是公爵了啊?

就一个小小的皇家学院院长而且还是县级的就能够被封侯,那么整个大明王朝又有多少人能够被封侯啊?况且之前那些立下军功战功的他们得到侯爵,可是立下千辛万苦为大明王朝奉献出自己的生命,都是在战场之上奋勇拼杀得来的。

可面前着八岁孩童,可是啥也没做,居然就得到了侯爵。

他父亲也不过只是一个皇家学院院长罢了,居然能够得到朱标这般赏赐,简直就是天恩浩大。

“哈哈哈......!”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千金买马骨的典故你听过吗?”

“古时候,有一位君王,十分酷爱宝马,昭告天下,自己要用千金,买宝马。”

“可他用千金想要购买千里马,却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无一人胆敢敬献。”

“你可知,为何?”

朱标开怀大笑,看着面前的王轩摇了摇头,说起了千金买马骨的典故。

“为何?君王求千里马,不应该有马者,都愿意吗?”

“或者说,他们国内,没有千里马?”

王轩有些疑惑,一代君王想要在天下寻求千里马,并且送千里马者赏千金,难道还有人不愿意吗?

1000金,换一匹千里马,应当也不差吧?

可他也搞不懂,为什么这名君王三年都没有得到一匹千里马?

他第一个想法就是,既然一个君王三年之内都没办法求到一匹千里马,那很有可能他们国内根本就没有千里马。

“哈哈哈...!”

“你呀你。”

“是因为,没有人愿意相信,一个君王,会用千金,来换一匹马。”

“这就是一个信用问题。”

“之后,君王手底下的人自告奋勇站了出来,说他能够帮助君王买到马匹。”

“君王给了他一千金,让他前去买马。”

“三个月的时间,他就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可惜,这千里马,居然死了。”

“可怎么办呢?”

“这手下就想到了,直接将这死马的骨头,买了回来,而且用了五百金。”

朱标看向王轩,摇了摇头道。

“什么?”

“陛下,五百金,买一匹马的骨头?”

“这要是回去了,还不被砍头?”

王轩内心骇然,他看一下面前的朱标,感觉到不可思议君王,让他花一千金去买一匹千里马,没想到他居然花了500金买了一匹马的骨头回来?

这可是欺君之罪,轻则砍头被杀,重则满门抄斩。

他可能想不到,这人居然如此胆大妄为,简直就是不将君王放在眼里,欺骗君王。

“这君王,确实很疑惑。”

“这君王就问他,他要的可是千里马,但是为什么自己手底下的人却花费了500金,要去买一匹死马,并且还只是买回了他的骨头,连肉都不带。”

“可他手底下的人是如何回复的,他手底下的人对君王说,天下人就是因为不相信君王愿意用1000金来买他们的马,可君王却用500金去买了对方的马骨头。”

“那么,由此可见,这君王对马是如此的爱惜,他连马骨头都愿意用500金去买,为何不会愿意用1000金去买他们的活马呢?”

“如此一来,自然是所有人都相信这君王,其实是真心实意的爱马,自然而然,也就会有许多人上门,愿意将自己手中的千里马,卖给君王。”

“而这一次,朕要的是什么?”

“朕要告诉所有官员,当清官,也许,朕发现了,还会给他们一步登天的机会。”

“如若当碌碌无为的官,欺行霸市,欺男霸女的贪官,那只有死路一条。”

“当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一个道理朕自然是明白。”

“想要让他们真正成为清官,那肯定是难上加难,可如若他们当了一段时间的清官,那么,就会有一段时间的百姓受益。”

“总比他们一直都是一个贪官,要好很多。”

“贪官污吏,历朝历代,无法杜绝。”

“贪官,不管如何处理,终究都会出现的。”

“手底下的人不吃饱,如何能够帮你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