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朱棣私自出兵,老朱很生气(1 / 2)

“爹来了?”

朱雄英,全身一颤,听见朱标来了,眼眸之中闪过惊慌之色。

也许是因为隔代亲,朱雄英反而对朱元璋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恐惧,可对于朱标,他有一种深深的敬畏。

也许,这就是父亲天生带来的威压,那种感觉,特别的奇怪。

在自己父亲面前,仿佛,自己就应该被压制一般。

“怎么?”

“看见你爹,不开心?”

朱元璋似乎感受到了朱雄英的颤抖,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微微一笑。

“爷爷,爹太恐怖了。”

“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爹说话,我都感觉好可怕。”

“爹不管对谁说话,都是冷冰冰的,孙儿只在娘亲那边,看见过爹的笑容。”

“那说话声音好多了,可在其他地方,爹说话,总感觉给人一种,天然的压制。”

“反正,就是好可怕。”

“每次看见爹的时候,都感觉,爹马上就要发怒了一样。”

朱雄英看向朱元璋,小声说道,眼眸之中满是苦涩。

“哈哈哈......!”

“这个呀,等你什么时候当爹了,你就知道了。”

“等你长大了,你就理解,为什么,你看见你爹,会有这种感觉了。”

“你爹看见爷爷的时候,不也这样吗?”

“你爹算是好一些,你那些叔叔们,看见爹的时候,就像老鼠看见猫一样。”

“当然,你那些叔叔,看见你爹的时候,比看见爷爷,还要害怕。”

“小时候,你那些叔叔,可都是你爹带大的,他们都害怕你爹,你还能不怕吗?”

“你这小家伙。”

朱元璋看向面前的朱雄英,开怀大笑,想起了自己身边的那些儿子,看见自己的眼神,似乎和朱雄英现在有些类似,连忙解释道。

“爷爷,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当爹之后,一定会让儿子感觉到恐惧呢?”

“难道就不能够像孙儿和爷爷一样如此?”

朱雄英看向面前的朱元璋,内心充满了疑惑,毕竟他现在和朱元璋的关系非常好,而且自己爷爷也非常疼爱他二人关系,每天都是说说笑笑,难道父子之间,就不能够这样吗?

“不是不能够像你和爷爷现在这样,而是不能这样。”

“爷爷宠你,那是因为你是爷爷的孙子。”

“如果你爹宠你,那就会将你宠坏,正所谓,慈母多败儿,慈父亦然如此。”

“更何况你可是当哥哥的你,身后还有许许多多的弟弟妹妹,到时候你作为大哥自然也就不同了,你爹也是对你拥有不尽的希望,所以才会对你十分的严厉。”

“不过风儿你非常的优秀,而且非常的聪慧,应该也能够理解。”

“你爹当年也是从你这个年纪过来的,不过你爹可比你可怜多了,因为那时候爷爷一天到晚就在外出征,所有的弟弟妹妹全都交给你爹照顾。”

“那个时间你爹非常的辛苦,那时候你爹也没比你大多少。”

“也正是因为爷爷和你爹还有你那些叔叔们,时常不见面,导致他们看见爷爷的时候,多多少少也会带着那么一丝畏惧的心理。”

“你也一样,因为你现在乃是我大明王朝的太子,身为太子身为大明王朝的储君,你就应该承担起这储君的责任。”

“你现在要尽快地懂事起来,然后将那一些老师教给你的这一些东西全都学会,并且融会贯通,然后还要去发现你爹如何去做事。”

“爷爷不会教你,因为,这一切,都是需要你自己去看,去观察的。”

“爷爷也教不好,也当不了你的老师。”

“当然,爷爷是不想要对你太过严厉。”

“这一切,就丢给你爹自己处理了。”

“可是你作为我大明王朝的太子,必须要有识人之能,和强大的御下之术。”

“帝王心术,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爷爷和你爹,专门写了一本,驾驭之术的心得,等到你长大了,自然会教给你。”

“而你现在就需要依靠你自己的眼睛,去看你爹,到底是怎么去驾驭别人,怎么去处理政务,怎么去做好每一件要做的事情。”

“当然你也不需要去害怕你爹,你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只要去用心去想,用心去聆听你爹说的每一句话,理解你爹话里面是什么意思。”

“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你自己去学习的,而并非是所有的东西都有人能够教你,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你自己去理解。”

“就像你现在为什么会害怕你爹,就是因为,你还不懂他。”

“等到你真正懂得你爹的时候,你们的关系,就会和现在你和爷爷这样一番亲近。”

“明白了吗?”

朱元璋听见朱雄英的话后,嘴角微微上扬,眼眸之中闪烁一抹笑意,向他解释道。

“爷爷,你说了这么多,我没怎么听懂。”

“不过我听懂了一些,就是要我自己去理解。”

“不过,你们大人的心思,好难理解。”

“更别说是爹了,爹的心思根本就没有任何人能够猜透,看见爹的时候,孙儿就仿佛看见了一头凶猛的黑龙,吓得我都直哆嗦,哪里还敢去揣摩爹的心思。”

朱雄英摇了摇头,似乎并不是很懂。

毕竟他年纪还小,他只知道自己现在看见朱标的时候,就仿佛面前出现了一条黑龙无比的凶猛,他根本连抬起头和自己爹对视的勇气都没有,真是越长大越觉得自己跌是如此的恐怖,他年纪小的时候,还没有感觉。

可近一年来,他却越发感觉到自己父亲真是太过恐怖,每次看见他的时候身体,那冰冷的眼神,就止不住的在颤抖。

“哈哈哈......!”

“说的也是,你现在年纪还小,就算你再聪慧又怎么能听得懂呢?”

“好的,你就先在偏殿练习练习,爷爷跟你爹谈点事情。”

“待会儿爷爷再继续检验你的学问。”

朱元璋开怀大笑,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朱雄英的小脑袋。

“是,爷爷。”

朱雄英点了点头,连忙下地,朝着朱元璋鞠了一躬,不见朱标,他巴不得。

现在他越长大越觉得自己爹真是太过恐怖,所以他时常都会躲着朱标,当然实在躲不开也没有任何办法,但至少现在朱元璋让他离开,那他自然就能够有机会,躲开朱标。

“嗯,小李子,好生伺候。”

朱元璋点了点头,看向小李子,冷声道。

“喏。”

小李子全身都在颤抖,拱手一拜,跟随在朱雄英身后,朝着偏殿方向而去。

“这孩子。”

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

“上位,太子殿下如此聪慧过人,倒是让老奴想起了当年的陛下。”

“当年陛下也是如此聪慧,才能够帮助上位。”

“现如今,太子殿下也如此聪慧,真是陛下之福,也是大明王朝之福啊!”

王德等朱雄英离开后,看向朱元璋,谄媚道。

“是啊!”

“标儿当年,也是很懂事。”

“懂事的让人心疼啊!”

“现在的风儿,咱还真想要让他体验体验,什么,才是快乐。”

“人不能够这么自私,最终风儿还是大明王朝的下一任帝王身为大明王朝的太子,他身上有太多的责任,有太多的义务,所以他必须得勤奋好学,必须得冠绝天下。”

“如若风儿没有能力,那如何能够守卫的了,我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

“最终咱和标儿都会离他而去,而他登基,称帝的那一刻,又有什么人能够真正帮得了他,一切都需要依靠他自己,并非是依靠他人。”

“虽然这样对风儿很残忍,但是对于大明王朝来说,一个有能力的君王,一个有能力的后继者,才是大明王朝真正的福气,唯有如此大明王朝才能够一直强盛下去。”

“培养子嗣,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啊!”

“大秦王朝乃是奋六世之余烈才最终统一了天下,可最终还不是二世而亡?”

“只有大明王朝所有的君王,全都一如既往的贤明,不会出现任何一个昏君,才能够保证我大明王朝的江山,长久不衰。”

“可让所有帝王都如此鲜明,那真是难上加难,咱也只能够保证标儿和风儿,能够贤明,做一个贤明的君王。”

“其他的曾孙辈,可都是需要他们自己教导的。”

朱元璋点了点头,眼眸之中闪过亏欠之色。

毕竟朱雄英乃是大明王朝的太子,大明王朝未来的皇帝,所以他身上的重担非常重,只能够让他尽可能的多多学习,以后做一个勤政爱民的明君,不至于将大明王朝陷入无尽的深渊。

是想要大明王朝之后,所有的君王一如既往的咸宁,那还真是难上加难,他也只能够尽力保证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孙子能够拥有这样的能力,足够贤明。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看见自己的曾孙,赞下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看见自己曾孙,成长成一代贤明的帝王。

毕竟后世子孙只能够依靠自己的一些子孙后代,他们慢慢培养了。

现如今朱雄英是大明王朝的太子,所以他不能够像其他的孩子一样能够偷懒,能够随随便便的游山玩水。

他作为大明王朝嫡长孙,作为他们一些弟弟妹妹的榜样,绝对不能够有一丝松懈。

任何一个君王的成长,都是极其艰辛的,这一点,没有人比朱元璋更加清楚。

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必须得比普通人还要努力10倍,甚至数十倍。

而大明王朝太子大明王朝未来的皇帝,自然不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因为他身上有着治理国家保家卫国,为百姓造福的重担。

绝对不能够有任何松懈,这样的压力,不是任何人能够明白的。

“爹。”

正在此时,朱标从门外走了进来,来到朱元璋面前,拱手一拜。

“哈哈哈......!”

“标儿来了?”

“起来吧!”

“来,过来坐下。”

“你刚刚进入大明宫之时,二虎就来汇报。”

“不过早上的时候你就已经过来请过安了,怎么现在又来了?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二虎说北疆大捷。”

“这事不是真的,难道是北元王朝彻底被我大明王朝覆灭,将漠北草原,彻底收入大明王朝之内了?”

朱元璋看见朱标进来,朝着他招了招手,让其坐在自己的身边,满脸笑容。

由于现如今二虎只掌控整个大明宫内的守卫,一般来说,朱元璋也不会去管朱标办事,所以不会特意让他出去探查消息。

所以对于外界的消息,朱元璋也都是听朱标说的,一般不会特意去了解。

“是,爹。”

“爹还是自己看看吧!”

朱标笑了笑,直接走上前去,坐在了朱元璋的身边,随后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奏折,递了过去。

“噢?”

朱元璋接过奏折,随后翻开一看,瞳孔扩大,面色潮红。

“好,好,好。”

“哈哈哈......!”

“这简直就是太好了,蓝玉果然是我大明王朝的将才。”

“真不愧是和四弟手底下一路走过来的。”

“居然带着十万大军,直接攻占了北元王朝王庭,生擒了北元王朝皇帝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哈哈哈......!”

“好,好啊!”

“咱这段时间就从来没有这般高兴过,总算是将北元王朝王庭彻底覆灭,而且还生擒的北元王朝皇帝,这对于我大明王朝来说是一件特大的喜讯。”

“如此一来,北元王朝草原之上,彻底被我大军收复。”

“漠北草原从此尽归我大明王朝,我大明王朝,重现了大唐风光。”

“哈哈哈...!”

朱元璋看完蓝玉的奏折之后,内心大喜过望,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

总算能够说自己乃是历朝历代,绝无仅有的存在。

如今大明王朝的疆土,已经超越了大唐王朝,成为了历史之上,最为鼎盛的王朝。

这如何能不让朱元璋欣喜若狂,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喜讯。

“恭喜上位,贺喜上位。”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大明王朝万年,上位、陛下万年。”

在场所有人立刻跪地叩拜,高声大喊。

“标儿,如今大明王朝,已经超越了古往今来的所有王朝。”

“爹,为你感觉骄傲。”

“刚刚登基称帝,覆灭北元王朝梁王,攻破北元王朝王都,生擒北元王朝皇帝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这要是昭告天下,所有百姓,都会欢呼雀跃。”

“真乃是一件大喜事啊!”

朱元璋看向面前的朱标,内心也十分的欢喜。

“爹,这一次,全赖将士用命,才能够拥有我大明王朝最高光的时刻。”

“如今北元王朝王庭覆灭,儿子已经下令,让蓝玉率兵回师。”

“先将北元王朝皇帝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押送进京。”

“之后在让蓝玉等人率兵出征,彻底剿灭元朝残余势力。”

“之后,就要在草原之上,建造城池。”

“原先河西走廊地带,也都是当年外族之地,最终被汉武帝征服。”

“之后才有了敦煌等城镇,现如今,漠北草原想要彻底掌控在我大明王朝的手中,必须要在其中建城。”

“这一点,还是需要紧密的筹划。”

“这一次动工建城池,需要的时间很久,也非常重要。”

“将漠北彻底收服,才是我大明王朝的最终心愿。”

朱标点了点头,看向面前的朱元璋笑道。

这一次,他并不准备让游牧民族继续以帐篷的形式,居住在草原之上。

他准备在草原之上建造一座又一座的城池。

如此一来,漠北草原,就会和北平等地一样,彻底成为城镇。

只要拥有城池,那么,想要守卫城池,还是很简单的。

草原之上建造一座又一座城池,所花费的金钱和精力,将是数不胜数的。

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任务,需要花费无数代价。

但是,为了能够让草原不至于被荒废,为了更加容易守卫城池,朱标还是决定,在草原之上建立城池。

至于粮食问题,朱标自然不用担心,现如今,大明王朝的人口还是太少,如若继续发展,那么,就少不了要吃肉。

经济来源,自然就是这一些牛、羊、骆驼肉。

只要他们在大明王朝的手中他们就不愁没地方放牧,有了经济来源,就能够买到粮食。

而大明王朝很快就会在草原之上修路,只要通了路,建造了房子,那么,他们就能够防范雪灾、冰雹等极端灾害。

也许,很快大明王朝就会开始流行汽车,到时候运输粮食,也非常的方便。

粮食和肉类,都不会缺少。

大明王朝的人口还需要繁衍,而肉类,现在实在是太过稀少了,有了草原的支持,那么,牛肉、羊肉等数量,就会越来越多。

到时候,大明王朝的百姓,人人都能够吃上肉。

建造大型的养殖场,再加上运输更加便捷,牛羊肉,就会越来越多。

所有人都能够吃的起肉,粮食也会越来越多,没有战事,屯田兵还有百姓,都会种植粮食,国库充盈,到时候,所有百姓都不会缺衣少食。

虽说现在地质灾害非常的多,但是,大明王朝拥有足够多的存粮,就不用担心没有粮食吃。

漠北草原之上建造一个又一个城池,那么,不仅仅运输方便,而且想要率兵出征,也就更加的方便了。

在极端的天气,也能够孕育属于他们的特产,而这些特产,就是经济流通的最佳物品。

居住蒙古包,居无定所,随时迁移,百姓没有落脚点,就不会有归属感。

有什么问题,朝廷帮忙解决,没有交通,交通不便利,朝廷出面解决。

至于草料,可以人工培养,不管是内地,还是草原之上,都能够种植。

而城池能够保证百姓最大程度不受冻,让草原之上的百姓,也能够有家的温暖和安全。

让他们结束居无定所,随着气候迁移的生活方式。

缺少什么,都能够由朝廷提供,储备食物,自然也需要提前准备。

毕竟漠北草原之上,天气极端恶劣,寒冬的时间确实也比较长,所以必须得储存足够的粮食。

这一点,还是难不倒如今的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人口繁衍越多,粮食产量也就越多,供养草原之上的百姓,还是绰绰有余的。

在草原之上建造城池,不仅仅能够方便大明王朝管理,还能够保证不被外族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