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舍我一人,换万世长青(1 / 2)

大明商行总部。

“总会长。”

“袁会长求见。”

一个侍卫看向面前的沈万三,拱手道。

“让他进来吧!”

沈万三点了点头,沉声道。

“喏。”

侍卫拱手一拜,转身离去。

“卑职拜见总会长大人。”

袁成看见沈万三,立刻拱手道。

“袁成啊,起来吧!”

“咱们也有五年没见了吧?”

“坐下说话。”

沈万三看向袁成,笑了笑道。

“谢总会长大人。”

“总会长大人说的是,距离上次一别,已经有五年未见了。”

“今日见到总会长大人,卑职真是欣喜若狂。”

袁成看向沈万三,拱手道。

“哈哈哈......!”

“你小子,来找我,肯定是有事。”

“否则,你小子也不会无缘无故来找我。”

“刚到京城,还有些不习惯吧?”

沈万三看向袁成,开怀大笑道。

“总会长大人说笑了。”

“其实也没什么。”

“只是想要推荐一个人才给总会长大人。”

“顺便,也和总会长大人说一声,这一次,卑职是第一个传回来消息的。”

袁成看向沈万三,微微一笑,拱手道。

“噢?”

“人才?”

“陛下最喜欢的,就是人才。”

“既然是袁成你推荐的,那定然能力不差。”

“不过,你小子,第一个传回来消息?”

“这可是大功一件。”

“这件事情,虽然是我们安排的,但是,却不能够为外界所知晓。”

“而且,还必须有人上京告状,才能够搞得天下皆知,给陛下一个动手的理由。”

“现在,你居然就得到了消息?”

“这才几天啊?”

沈万三看向面前的袁成,轻笑道。

这一次他们虽说提前安排了,但是也得过一段时间,必须得有人前往京城来告御状,才能够让朱标重视并且出手。

而不能够刚一发生直接就动手,这恐怕傻子都能够看出,其实就是朱标搞的鬼。

自然不能够让百姓觉得,朱标其实是在害他们,所以这件事情,必须得有人告御状。

而所有副会长联合在一起,给他们定一个罪名,就能够坐实所有的商户扰乱市场。

那么,所有的副会长,就会成为这一次的替罪羊。

让天下所有百姓都知道,其实这一次就是这一些副会长想要提升自己的地位,想要赚足了钱财,拥有贪婪之心,才想到要联合起来,一起动手,抬高物价。

因为如果只是一个人抬高物价,那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而且这一个人,肯定会直接被朱标砍了。

可如若是整个天下,整个大明王朝所有的商户,全都聚集在了一起一起哄抬物价,那可就不一样了。

他们会觉得,是天下所有的商户联起手来对抗大明王朝,威逼大明王朝就范。

就是知道法不责众,他们才敢如此。

因为他们涉及到的商户数量,实在是太多了,朝廷也不可能将整个天下所有的商户,全都铲除殆尽。

大明王朝还需要这些商户为大明王朝效命,如若没有商人,那大明王朝的一切,都无法流通起来。

如若没有商人,大明王朝的经济,也无法流通。

所以这些商人才胆敢如此,全都联合起来对抗大明王朝,就是想要逼迫朱标就范。

然后朱标发现这件事情,因为有人上京城告御状,让朱标大发雷霆,直接下旨,要将这一些商户全都血洗。

如此作为整个天下,所有的百姓都会欢呼,所有的百姓都会觉得他们就该死,因为他们哄抬物价,导致整个大明王朝的百姓民不聊生。

之后,朱标下旨,将这一些商户全都除去,并且赔偿原先的一些百姓高价购买粮食和物品的差价。

那所有大明王朝的百姓,都会十分的高兴。

因为他们知道都是因为这些世家大厨,都是因为这些企业老板都是因为这些商户非常奸诈黑心,才导致这件事发生。

他们十分的痛恨这些商户,恨不得他们全都被杀。

而朱标自然就能够派人,直接接管原先这一些世家大族,还有这一些商户,所有的店铺,所有的企业和家产。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就是这个道理。

这些商户居然胆敢在大明王朝之内,随意哄抬物价,随意上涨,逼迫百姓,那就是跟朝廷作对。

要让天下所有的百姓都知道大明王朝的皇帝朱标是如何的。爱民如子而这一些企业,这一些商铺全都有,大明王朝商行直接接管。

这些年大明王朝已经培养出无数商业人才,足够担任这一项任务。

至于原先的一些小商铺,自然不会处理。

而朱标要处理的,只是世家大族的产业,一切没有世家做主,在背后支撑,在背后掌管的产业,他都不会去动。

因为这些小商贩的售卖价格,都是取决于他们的进货地。

他们去进货,都是这个价格,那他们只能够上涨价格。

这和他们无关,这是孔慈特意安排的。

也是允许他们涨价范围,之后都会补差价,还给他们。

朱标要处理的,只有世家大族,其他的商贩,要是动了,很多人可就没活路了。

而且朱标也处理不完,这些世家大族掌控的企业、商铺,数量很多,但是比起这些小商贩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总会长大人,说实话这一点我也非常惊讶。”

“而卑职前来推荐的人才,就是这一个传递信息过来的小子。”

“其他人都没有发现这其中的问题,只有他率先发现,而且这件事情根本就是刚刚开始,连我们都没有入局,可没想到的是,他已经将之后的事情,想的七七八八。”

“虽说他没有想到这件事情,其实是我们统筹安排,但是他已经想到这件事情,和那孔副会长脱不了关系。”

“总会找到人,您先看看这纸条再说。”

袁成笑了笑,直接走上前去,将手中的纸条交给了沈万三。

“噢?”

“真没想到,你们建安城内居然还有这等人才,如果陛下知晓,必定大为欣喜。”

“这是何人所写?”

沈万三看向面前的袁成,微微一笑,看完内容之后,也很是满意。

事情尽快解决,自然是再好不过。

只有越快解决这件事情,才能够将风险降到最低,这也是朱标所期盼的。

只有将风险降到最低,并且还能够完成这项任务,才不会让大明王朝陷入内乱之中。

“启禀总会长大人,此人乃是杨伯成,传信的乃是其父杨达卿所写,皆是杨伯成传递出去的消息。”

“而且这杨伯成,还是建安城内这一次高端考核第一名。”

袁成看向面前的沈万三,面带微笑,拱手道。

“真没想到,你们建安城内居然有如此人才,而且,更是这一次高端考核第一名,要是陛下知道,必定极为赏识。”

“陛下最爱的就是人才,只要是人才,陛下都喜欢。”

“而且,这一次,他确实是帮了陛下一个大忙,恐怕少不了赏赐。”

“老袁啊,这件事情你办得很好。”

“恐怕这一次,你也少不了赏赐,原本你早就不需要待在建安城内,可是你比你老母亲健在,不愿离乡,我也没有难为你,最终没将你调走。”

“不过,这一次,看来你是要平步青云了。”

“得到的赏赐,必定不会少。”

沈万三看向面前的袁成,眼眸之中满是笑意。

“总会长大人说笑了。”

“卑职只是在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袁成立刻拱手道,面带微笑。

“哈哈哈......!”

“好了,别说那么多了,现在,跟我一同进宫面圣。”

“陛下如果知道这个消息,必定十分欢喜。”

“走。”

沈万三看向面前的袁成,轻笑道。

“喏。”

袁成拱手道,随后跟随沈万三离开。

......

御书房。

“陛下,沈会长求见。”

“建安城分部袁会长求见。”

王轩从殿外走了进来,朝着朱标拱手道。

“宣。”

朱标点了点头。

“喏。”

“宣沈会长、袁会长觐见。”

王轩朝着门外,大声喊道。

“微臣沈万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微臣袁成,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万三和袁成进来之后,立刻跪地叩拜道。

“免礼,平身吧!”

朱标放下手中的笔,看向面前的沈万三和袁成笑了笑。

“谢陛下。”

沈万三和袁成站起身来。

“岳丈,今日前来见证有何要事?”

“平常岳丈没有什么事,应该不会轻易来皇宫之内。”

朱标看向面前的沈万三,询问道。

“启禀陛下。”

“建安城内已经传回消息,物价暴涨,并且副会长孔侑,有受贿之嫌,甚至,就是幕后主使。”

沈万三看向面前的朱标,拱手一拜,面带微笑。

“噢?”

“建安城内这么快就有消息了?”

“还真是让朕有些意外,原本朕还觉得,很可能需要十天半个月。”

“没想到才刚刚开始,居然就有人已经传回了消息,这倒是朕多少有些意外。”

朱标有些疑惑,这才刚刚开始,居然就已经有人传来了消息,并且似乎已经猜到了一切。

这让朱标也有些赞赏,毕竟原先朱标还以为,这件事情最起码也得十天半个月之后,才能够让朝廷得知消息。

等到那个时候事情已经发酵,甚至全国各地都开始酝酿那种愤怒的声响。

可没想到,刚刚发生这件事情,居然就已经有人将这件事情看了七七八八,并且想办法通知朝廷。

这确实让朱标感觉到有些惊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居然能够想到呢?这让他也有些好奇。

“启禀陛下,此乃使建安成杨家之人,名为杨伯成。”

“他爹杨达卿,乃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大善人。”

“而这杨伯成,也是这一次建安城内,高端考核第一名。”

“这是杨伯成之父杨达卿,传回来的消息。”

“请陛下过目。”

沈万三朝着朱标拱手道,并且将手中的纸条递了出去。

王轩立刻上前,将这纸条取来,转呈给了朱标。

“噢?”

“杨伯成,脑子倒是挺灵活。”

“还没发生的事情,就已经猜到,这孔侑就是幕后主使?”

“这件事情,就是为了让他们杀鸡儆猴用的?”

“不错,非常不错。”

“杨伯成,杨达卿?怎么感觉,在哪听过?”

朱标看完这张纸条后,点了点头,对于这个杨伯成,非常的赞赏。

能够想到这个层面,此人必定才学非凡。

毕竟得到的信息有限,能够单凭自己发生的一些事情,联想到,其实这件事情来是建安城副会长一手策划的,这已经非常厉害了。

谁又能够想到,其实这件事情是大明王朝皇帝计划实施的呢?

因为这件事情确实是关系重大,关系到大明王朝之后,是否能够千秋万代,大明王朝之后想要越来越强,必须得除掉世家大族。

世家大族的力量越庞大,就会抑制大明王朝的发展,到时候世家大族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强。

所以,现如今朱标只能够先从这些世家大族开始处理,之后大明王朝所有的世家大族,都必须是对大明王朝绝对忠诚之人。

这一些五品以上的官员,之后会成为一个又一个世家,而且他们绝对忠诚于朱标,所以他们的子孙后代,也会绝对忠诚于大明皇室。

而这些世家发展,才是最庞大的力量,其余的小世家,已经没有多少用处,也不会有太大的力量。

就算发展出来,也没有多少用处。

“杨达卿?杨伯成?”

“对了,这不是杨荣的爹和祖父嘛?”

“杨荣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谋而能断,老成持重,曾五次和老四一同出塞征战。”

“能够调教出这样的儿子,这杨伯成,必定也是不凡。”

“难怪能够发现这个问题,这脑子,定然不差。”

“真没想到,还彻底解决了朕的后顾之忧。”

“原本这一次有风险,可没想到,刚开始,就已经被人发现了。”

“这杨伯成将所有的风险降到了最低,这才是朕最需要的。”

“现如今,朕就有理由,对整个大明王朝的所有世家商户,发难了。”

朱标嘴角上挑,眼眸之中满是笑意。

他没想到。这一次这杨伯城确实是帮了他一个大忙,原本他还以为,得不少时间才能够有人进京告御状,那样必定会造成一些不可逆转的损失。

可现在,有了这杨伯成的纸条,直接就能够对整个世家大族发难。

毕竟原先河南的那些百姓,直接出来告御状,还是很近的。

原先百姓还会忍受,可十天半个月,这般高的物价,自然忍受不了。

必定会有人来京城告御状,这就可以让朱标发怒。

而这一次,杨伯成直接就来了信,让这一场灾难,降低了不少是风险,还能够完美的处理了这件事情。

杨伯成父子在建安城内,可是乐善好施的大善人,这样的为人,更让人相信。

如此一来,朱标行事,就更简单了。

“这件事情,你们办得不错,将风险降到了最低。”

“袁成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