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生前不封王,死后追封王(1 / 2)

“爹,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也没办法。”

“儿子也已经对肇事小惩大戒打了他十大板,虽说这十大板并不多,但是也已经对其作出了惩罚。”

“就算岳丈听说了,也不会过多责怪。”

“毕竟老四已经得到了惩罚,老四打的是十大板,比雪芹一个巴掌,自然也严重许多。”

“这件事情,岳丈知道了,也不会再多问,爹就放心吧!”

“岳丈也并非是不知轻重之人,现如今,既然老四已经得到了惩罚,那岳丈就绝对不会再来烦爹了。”

“至于儿子割发代首,也只是想要缓和儿子和老四之间的关系,毕竟现如今老四内心依然还没有改变他的想法,还是想要得到权利。”

“儿子就是想要告诉他,只要大哥在一日,他就能够拥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可似乎看来,对于老四而言,根本就没有多少作用。”

朱标微微一笑看着面前的周元章说道,他之所以惩罚朱棣10个板子,就是因为担心,邓愈会来找朱元璋告状。

朱元璋也是担心邓愈会来到他这里告状,毕竟自己儿子娶了人家的女人当媳妇,居然还在府内打人,这不是丢朱元璋自己的脸吗?

不要怕麻烦,朱元璋也怕麻烦,那唯有如此才能够打消邓愈前来找朱元璋告状的心思。

也算是告诫朱棣,以后不能够再动邓雪芹了。

动一次,他打一次,动两次,继续打。

也是给邓愈一个面子,也是挽救皇家的颜面。

如果说朱标不这么做,那以后所有的王爷,所有的皇子,迎娶这一些文臣武将的女儿,都在自己府内拳打脚踢,那岂不是没有人愿意再将自己的女儿嫁入皇家了?

虽说朱家现在掌控着整个大明王朝,但是,也没有办法说要去强娶人家女儿。

如果说有人不同意将女儿嫁给朱家,那丢人的,可是朱元璋和朱标,可不是其他人。

要是真的强娶回来,恐怕整个大明王朝都会传的沸沸扬扬,到时候,有失大明王朝的威严,也有失皇家的威严,朱元璋和朱标也是丢不起这个脸。

既然是朱棣自己惹的祸,那只能够由他自己来承受。

所以,朱标直接就打了朱棣10个板子,毕竟朱棣才只打了邓雪芹一个巴掌。

打一个巴掌,就给朱棣10个板子,也已经不算少,下次如果他敢打,甚至打了两个巴掌,自己照样可以打朱棣20个板子,那也一样。

一巴掌换十个板子,看朱棣下一次,还敢不敢这么做。

“嗯。”

“伯颜要是知道了,肯定会来找咱麻烦。”

“标儿这么处理,也十分的妥当。”

“老四的事情,就暂且不要去管了,毕竟他现在还没有确切想要造反的意图,也没有开始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一旦他真的开始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甚至开始笼络人心,那你完全可以直接动手,不必顾及爹的感受。”

“原先,爹还以为他始终是你的兄弟,兄弟未必要互相争斗,迟早有一天能够化解。”

“可现在看来,老四是不想要化解这种尴尬的局面。”

“既然如此,就没必要对他手下留情了。”

“只要他有任何造反的念头,只要他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只要他有任何图谋不轨的想法直接出手,咱不在去管。”

“战场之上刀枪无垠,哪怕你真的在战场之上让人将他斩杀,那咱也不会多说一句。”

“当然能活捉,尽量活捉,不要等到之后后悔。”

“人生,也许只有一次。”

朱元璋看向面前的朱标,摇了摇头,眼眸之中闪过凝重之色,内心下定了决心。

原先他还以为朱棣,终有一日,能够明白自己的苦心,终有一日,能够和朱标化干戈为玉帛。

所以想要让朱标在之后的战斗,当中不要伤及朱棣的性命,将其活捉。

但是朱元璋也上过战场,自然知道在战场之上想要生擒敌军主将,还是千难万难的。

他也不知道,到时候朱棣是否会蛊惑人心,招募几十万的士卒,甚至更多。

如果在战场之上真的一不小心杀死了朱棣,那他也不会怪罪朱标,毕竟在战场之上刀枪无言。

当然朱元璋自然也想要自己儿子能够活着,能够活捉,尽量将其活捉。

“你放心,如若之后老四真的走上了这条不归路,那儿子也不会对他赶尽杀绝,只要在战场之上他活下来,那儿子绝对不会杀他。”

“而在战场之上,想要直接让老四投降,恐怕也有些困难。”

“但是儿子会尽量做到,不去伤害老四的性命。”

“让老四平安回到京城内,终身囚禁在皇宫之内,到时候,在皇宫之内也能够与爹和娘为伴。”

朱标点了点头,对于之后的事情他也说不准,如果说朱棣真的密谋造反,那他肯定会派军前去抵抗。

如若能够不杀朱棣,他自然也不会想着杀死朱棣。

可如果说,实在没有办法,那他也只能够接受现实,他只能够让武将尽量不要伤害朱棣的性命。

可以生擒,但是不要对朱棣赶尽杀绝。

但是朱标也知道这其实非常的困难,万军之中生擒敌军主将,还是很困难的。

除非,自己在他刚刚有造反的念头之时,直接派兵将其捉拿归案,这倒是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将其直接生擒,可如何能够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难道仅凭一个造反的念头,而且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朱标直接将朱棣抓回京城,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很多人,到时候会在外面传言,说他朱标大明王朝的皇帝容不下一个,自己亲自抚养长大的弟弟。

如若朱棣真的造反,那朱标直接派兵镇压,将其生擒。

这就说明,朱标名正言顺,朱棣,是造反的逆贼。

所以就算朱标想要解决掉朱棣,那也得等他自己造反了,才将其解决如此才不会落人话柄。

否则整个大明王朝人人自危,特别是其他的藩王,还以为朱标是想要削藩,直接对他们痛下杀手,他们一个个都会被逼反。

所以朱标不得不为整个大明王朝考虑,到时候,朱棣造反自己能够瞬间将其拿下。

毕竟朱棣身边也有自己的人,想要将其擒拿,还是非常简单的。

可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就将朱棣拿下,那就会让其他的藩王产生恐惧,到时候其他藩王也许也会忍不住去造反。

“嗯,为君者,不可妇人之仁。”

“虽如今老四早就已经有了造反之心,那他就不再是你的兄弟,而是你的敌人。”

“只要你的敌人露出马脚,只要你的敌人想要真正密谋造反,你就可以向他露出你的獠牙,直接将其缉拿归案,粉碎他造反的念头。”

“为君之道固然会让你成为一个孤家寡人,但是咱相信,除了老四,你其他的兄弟,还是很靠谱的。”

“到时候,都会帮你。”

“咱也希望,你不是一个孤家寡人,但是,有时候,做一些事情,必须得果决果断,才能够对得起你现在该有的位置。”

“原先确实是爹妨碍了你,但是爹之后不会再管你,也希望你能够明白,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你想要当一个孤家寡人,想要让整个大明王朝的皇权,都掌控在你自己的手中,那你必须得狠。”

“做人不狠,地位不稳。”

“更别说,你是大明王朝的皇帝,不管是任何人,只要他们有任何造反的念头,你就可以想尽办法,让他原形毕露,然后,让他们死葬身之地,哪怕他们是你的亲兄弟,也不例外。”

“因为你是大明王朝的皇帝,而并非是单纯的是老四的哥哥。”

“虽说你依然还是老四的哥哥,但是,你更是大明王朝的皇帝,你就要为大明王朝考虑,如果说老四造反,那苦的,还是百姓,动摇的,还是大明王朝的国本。”

“为了整个大明王朝考虑,为了整个大明王朝的百姓考虑,你都必须得除掉老四。”

“你肯定也会想,为什么爹会如此的狠心,虎毒尚且不食子,为什么爹会愿意让你去除掉老四呢?”

“因为你是大明王朝的皇帝,你是君王,而老四只不过是一个臣子罢了。”

“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老四他有谋逆之心,有造反之心,那你就更不能放过他,一旦让他做大做强,那苦的是你,还有整个天下所有的百姓。”

朱元璋眼眸之中闪过凝重之色,他自然知道,朱标肯定不太会愿意杀死自己的弟弟。

毕竟朱棣乃是朱标亲自带的。

但是,有的时候,不得不那么做。

毕竟朱标不仅仅是朱棣的亲哥哥,更是整个大明王朝的皇帝。

大明王朝的君王,要为大明王朝的百姓所考虑,而不能够单单因为朱棣是他的弟弟,而他就什么也不做。

作为一个君王,终究还是要成为一个孤家寡人,毕竟他是君,而其他所有的人都是臣,或是民。

“爹放心,儿子该出手时自然会出手,而且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当然,儿子也不想要做那弑弟之人,如果有机会,儿子自然也不会对老四赶尽杀绝,这是儿子答应过爹的。”

“更别说,从小到大,老四都是儿子一手带大,不管怎么样,都是有感情的,儿子又岂能够直接将其斩杀的呢?”

“不管如何,到底老是之后会不会密谋造反,是否会真的造反,儿子现如今也不会考虑太多,一切都等他有了这个计划再说吧!”

“也许老四之后会迷途知返,也未可知。”

“只要老四并没有真正造反,没有发出通告,没有率兵攻打其他城池,那儿子,绝对不会动他一根毫毛,也不会允许任何人动弹一根毫毛,这一点爹可以放心,毕竟就算爹同意了,娘也未必同意啊!”

“作为帝王,虽说会成为孤家寡人,但是儿子自然也不想要成为那样的人,儿子既想要兼顾亲情,又想要让大明王朝变得更加强盛。”

“如若儿子真的杀死了老四,那就算爹能够原谅儿子,那娘,是否能够真正原谅儿子呢?”

“恐怕到时候,娘会更加的伤心,毕竟,娘也不希望看见我们兄弟相残的局面出现,所以,既然娘和爹都还在人世,那儿子又岂能够让老四,先你们一步离开?”

“并且,还是儿子杀死的?”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也许是最大的伤痛,再加上是儿子自己动的手,儿子不会让你们体验到。”

“更别说,现如今爹和娘已经能够活到一百岁,老四自然也没办法活到一百岁。”

“也许只要爹还一直活着,老四就不会密谋造反,也不敢造反。”

“至少他会顾忌一些,不会一意孤行。”

“孩子最想要的就是家庭和睦,天下大同。”

“这天下大同,难道只是天下的百姓不?皇家你也是算在其内。”

“如若天下大同,只是表示着天下的百姓都能够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那皇家岂不是成了一个笑柄了?”

“儿子能够让天下百姓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那为何不能够让大明王朝的皇室成员,也能够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呢?”

“所以,爹放心,儿子会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绝对不会让老四踏上这不归之路。”

看着面前的朱元璋,朱标摇了摇头道。

他内心也有一个期盼,就是朱棣会在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绝对不敢密谋造反。

毕竟,现如今朱元璋已经能够活到一百岁,而朱棣,又能够活到几岁呢?

恐怕到时候,朱棣还没有等到朱元璋老死,自己就先扛不住了。

所以,朱标内心也不是很担心,朱棣会造反。

他内心也有一个期盼,朱棣尽量不要密谋造反,也不要去准备造反。

只要朱元璋还活着,那朱棣就有一定的几率,不敢造反。

等到朱棣老死了,朱元璋都还活着,那他又怎么可能还能造反呢?

虽说这样的期盼很不现实,但是,至少也能够打消朱标内心的担忧。

两兄弟在一起这么多年,就算朱标知道,朱棣确实有造反之心,也有造反的念头,甚至已经开始为自己造反做准备。

但毕竟,朱棣是他自己亲手带大,血浓于水,他也不想要将朱棣赶尽杀绝。

只要朱棣没有正式造反,他也不会想尽办法将其除去。

否则,现如今朱标完全可以将朱棣直接斩杀,也没有任何人胆敢反对。

之所以朱标没有那么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怕朱元璋和马秀英伤心。

其次就是因为,他这个做哥哥的,又怎么能够杀死自己的亲弟弟呢?

纵使自己弟弟对自己有诸多怨言,纵使自己亲弟弟想要密谋造反,朱标暂时也提不起杀他的兴趣。

对于朱标来说,只要朱棣没有真正密谋造反,他就绝对不会动朱棣一根汗毛。

换句话来说,其实朱标自己内心也在欺骗自己,觉得朱棣不敢密谋造反,不敢真正造反,到最后,只会老死,也不会有任何机会。

只要朱棣没有机会造反,那么,一切,都是徒劳,又怎么会担心呢?

他在自己内心,一直都是这般告诫自己,让自己放宽心。

想要杀自己的亲弟弟,那也得下很大的决心,毕竟朱标他是胎穿,而并非是魂穿。

如若是魂穿,他对朱棣一点感情也没有,直接砍了,也就砍了。

可朱标毕竟是胎穿,甚至连朱棣都是他自己一手带大的,又怎么能够忍心下得去手呢?

也许朱标是有些妇人之仁,但是,他觉得,这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吧!

虽说朱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什么计谋都是层出不穷,可是这些计谋都是对外人,都是对那一些图谋不轨之人。

而朱棣,是朱标的亲弟弟,更不用说现如今朱棣根本就没有对朱标造成任何的伤害,哪怕是朱棣真的想要对朱标造成伤害,那也会被朱标快速镇压。

根本就不会给朱棣任何反应的时间,所以他丝毫不担心。

朱棣造反,需要时间准备,那时候,朱标早就已经知道了,而他刚动手的时候,可能朱棣就直接被自己手底下的人抓了,送到了朱标面前。

这一切,朱标早就已经安排好了。

朱棣身边的八百亲卫,全部都是朱标的人,北平内所有五品以上的武将,也都是朱标的人。

给朱棣机会,他也不可能成功。

“嗯。”

“有标儿这句话,咱就放心了。”

“你说的没错,最伤心的其实并非是咱,而是你娘。”

“如果你娘知道你杀死了老四,那她肯定会受不了的,你有这一份担心,有这一份孝心,我也很欣慰。”

“如果老四也能够像你这般,那就好了。”

“冤家宜解不宜结,更何况,你们是兄弟,是亲兄弟啊!”

“他居然能够做出这样为人不耻之事,既然是你的兄弟,就更应该和你一同守卫大明王朝,可没想到,这杨不熟的白眼狼,居然想要密谋造反。”

“真是爹看错了他,看错了他啊!”

朱元璋眼眸之中闪过无奈之色,摇了摇头。

想起朱棣这白眼狼,内心满是无奈和愤怒,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这四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

“爹,既然这件事情现在还没有彻底爆发,咱就先不要去想了。”

“现如今,想也没有什么作用,老四也许现在年纪确实还小,等到他长大之后,也许他就明白了,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没准,就不敢在这样了,所以现在我们如何去想也是多余的,等到他真的这般做了,到时候再想对付和解决的办法,也未尝不可。”

朱标摇了摇头,轻笑道。

“嗯。”

“也就是你会这样,就算这件事情,放在爹身上,也会直接将其处理掉。”

“大明王朝的律法不可犯,大明王朝的尊严,不可侵。”

“有任何造反念头之人,必须得除去,以绝后患。”

“你小子,还是太仁义了。”

“对别人是狠,对自己兄弟,还是太好了。”

“也怪爹和你娘,给你添麻烦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拍了拍朱标的肩膀,眼眸之中闪过亏欠之色。

他自己也当过皇帝,自然也知道,如若是自己身处于朱标的身份,那他绝对不会对朱棣手下留情,该杀则杀,当斩则斩。

因为朱元璋更希望的是,大明王朝能够安定。

如若有藩王造反,必定会损失大明王朝的国运,并且让大明王朝的百姓受到损伤。

朱棣既然已经有了造反之心,那朱元璋自然不可能放过他。

“爹说笑了,君王,也是有心的。”

“就算爹真的在儿子这个位子上,有兄弟造反,爹也未必会做出这种事。”

“亲兄弟和那一些文武百官,自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虽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难道就真的同罪吗?”

“百姓犯罪,何人胆敢为他们求情?可是王子犯法,却有无数人为他求情,甚至连帝王都未必舍得下得去手。”

“亲情,还是必不可缺的,唐太宗李世民宠溺儿子,太子李承乾造反,不也没杀吗?”

“王子犯法,确实与庶民同罪。”

“可就要看,这个王子,是否倍受帝王喜爱了。”

“如若帝王喜欢这个儿子,他犯了再大的错误,也未必会舍得下手。”

“这便是人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哪怕在强大的帝王,在心狠手辣的帝王,都有自己内心的柔情。”

“爹也不会这么做,儿子知晓。”

朱标看向朱元璋,微微一笑道。

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不过是说出来掩人耳目,说出来让所有人下意识的去相信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