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暴雨(1 / 2)

平原大时代 栋梁A 1420 字 24天前

干部上来,不易,下去更难!

沙洲市保税区管委会主任古刀芒“出事”是自己作出来的。

古刀芒原本也是一名拼搏的改革干部,沙洲创业期间,吃过的苦不比任何人少,干起工作来没黑没夜,天天三餐吃方便面,就是为了挤出时间搞工作,算得上焦裕禄式好干部。

他的蜕变源于一次沙洲市领导班子调整。

秦华到姑苏市任人大副主任,沙洲市市委书记位置空出来了,古刀芒满心认为凭借自己对沙洲的贡献,自己理应接任这个书记。

然而事与愿违,他依然停留在沙洲市保税区管委会主任的位子上。古刀芒心态开始发生变化,开始自暴自弃起来,认为自己劳而不得,开始怠工,先是迷恋上了赌博,前前后后在赌了几百万,家底子输光了就开始受贿,搞权钱交易。

儿子长大后,古刀芒又带着全家做生意,办公会开的少了,董事会开的多了。家里钱赚了好多后,又迷恋上婚外恋。

等到再一次冲击沙洲市委书记宝座的机会来临时,古刀芒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古刀芒了。

古刀芒变成了滚刀肉,破罐子破摔了。这几年关于他的举报信跟北方寒冬里雪花一样漫天飞舞,古刀芒依然我行我素,奇怪的是他就是巍然屹立不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直到古刀芒被惟妙惟肖的写进周森的《绝对权威》,关于他的举报信再一次下成了雪花。

压倒古刀芒的最后一根也是份量最重的稻草,要属姑苏市人大副主任原沙洲市市委书记秦华退休前和姑苏市市委书记杨卫方的炉边谈话。

杨卫方到姑苏市已经半年了,沙洲市领导班子面临调整,组织部拟推荐的名单中古刀芒赫然排在前列。

古刀芒这个人,杨卫方是熟悉的,当年他在沿海开发集团任董事长时,有个项目要进驻沙洲市保税区,时任保税区管委会的主任古刀芒全程服务,项目落地很顺利。杨卫方很欣赏这个人的专业、干练、利索。

自己到姑苏市,古还来汇报好几次工作,意图再明显不过了。

沙洲市的经济体量和功成名是一代又一代沙洲人拼出来的。在沙洲,最更拼的干部要数秦华和古刀芒,一颗是杨家镇,全国百强镇前三强是在秦华手里成长起来的,政绩实在太过厚重被姑苏市在他57岁时被任命为沙洲市委书记。另一个明珠就是沙洲保税区,是在古刀芒手里急速成长起来的。两颗明珠支撑起了沙洲成为全国第一县。

“杨书记,古不适合当沙洲的一把手,一把手身子要正,一把手风气好,下面就上去了。否则就没有资格号召大家跟着你干!这些年,古变得我已经不认识他了,沙洲市通知他开会,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们沙洲的今天都是一代又一代沙洲人拿命拼出来的,要是拼劲没有了,我们沙洲也就沉沦了。”

“你给我一个不提他的理由。”

杨卫方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别人提意见如果和他不同,他一般都很反感。所有做过他副手的人都说这个人难处,秦华一个临退休的人指点他一个副省级书记用人,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没等秦华回答,杨卫方马上又塞给他句话。

“你话里话外,沙洲的今天是大家的功劳,这句话我赞同,既然功劳不讲个人贡献,那么你能做沙洲市委书记,他古刀芒为什么不能做?”

“这,……”

秦华被杨卫方气糊涂了,论口才和诡辩,他是搞不定杨卫方的,只能当场憋在沙发上大喘气。

如果他拿出古刀芒的违法犯罪证据,那么炉边谈话就变性质了,谈话变成了实名举报,一个副厅级举报另一个副厅级,怎么看都是一场闹剧。

杨卫方这是在将秦华的军。他断定眼前这个一辈子荣誉加身的老头不愿意再多一个称谓:举报人!

“小杨同志,你这么搞的话意义何在呢?我一把老骨头了,不在乎被拿出来当炮灰。

我提醒你,关于古刀芒的违法证据,想必已经把姑苏市纪委的信箱网站都挤爆了,你作为市委书记有没有义务查一下呢?哦对了,你的级别还查不了他,但是这些举报信你总该有义务报到省里面去吧!”

杨卫方没想到秦华这么硬,把自己拒的鼻青脸肿。

“老秦,这是纪检委和检察院的事,我一个书记不宜插手司法太深吧。”

“查处确实是司法的事,但带兵提拔就是你杨书记的事了,而且是在我提醒你之后。”

“秦华!我看你是在姑苏骄横惯了!你马上离开我的办公室。我还有个会,就不陪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