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审讯董春华(2)(2 / 2)

“我能问这位同志几句话吗?”

董春华此刻看向杨东,朝着谭秋秋示意问道。

谭秋秋没想到董春华竟然想要和杨东沟通对话,不过在执法记录仪和执法录音笔之下,她也不担心会出现问题。

“你需要征求本人的同意!”

谭秋秋才不会替杨东做决定,是否想要和董春华对话,要看杨东自己。

听到谭秋秋这么回答自己,董春华立即把目光看向杨东,问道:“这位同志,你是不是在吉江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似乎根本不需要询问杨东的意见,董春华直接这么问了出来。

他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省纪委去他办公室宣读双规之后,孙干江进来过,但是被这个叫杨东的带出去了。

看到孙干江的吃惊样子,就知道杨东和孙干江之间有关系,孙干江又能叫出杨东的名字。

那么答案也就呼之欲出。

肯定是吉江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而且很有可能就是他们中文系,中文学院的学生。

“董春华,如果你想知道,等你交代完所有问题之后,我们私下聊。”

“现在是工作期间,是审讯期间,请不要跟我聊一些与工作无关的情况,以免出现误判就不好了。”

杨东都不知道这个董春华到底是愚蠢还是没有政治智慧,在这个时候问自己是不是吉江大学的学生。

省纪委内部的个别人知道自己学历是一回事,但是当着执法记录仪面前承认,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今天的审讯工作结束,负责审核的领导发现自己是吉江大学的毕业生,而董春华又是吉江大学中文学院的院长。

那么就构成了回避条款的回避原则,杨东便不可能继续查案。

甚至若是进一步审查的话,就会发现杨东服务于灵云市纪委书记关木山,而关木山与董春华存在同学关系。

从这一点看,杨东也构成了回避条款中的回避原则。

无论是从毕业学校关系,还是从体制工作关系,杨东按理来说都应该回避。

只不过张凯没有提醒过这回事,谭秋秋也没有提过任何质疑。

那么也就意味着,大家默许杨东参与案件,也相信杨东和董春华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不会影响查案。

偏偏这个时候董春华自己跳出来,非要挑破杨东这个吉江大学毕业的学生身份。

所以杨东才会觉得董春华,一点都不聪明。

当然董春华也不是纯粹的傻子,杨东说出的这几句话,已经提醒他了。

“省纪委的同志,有什么问题,你们问吧!”

“我积极配合!”

董春华放弃对杨东的追问,但他也放心了一些。

最起码审讯自己的纪委同志,终究有他们大学毕业的学生。

在古代来讲,自己这个院长,可就是座师啊。

这是割不断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