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整益州诸事咸宜 晤江陵四贤谈笑(1 / 2)

魂回东汉 一条土狗吧 1505 字 2个月前

但是刘贤不仅仅没有怪他,反而多有安慰。也亏得他坚持没有转投刘璋,多次拒了其兄张肃,所以这就是双向奔赴的爱么。

“正在阆中多有好友,一直四处访友作乐。不算辛苦,倒是劳烦诸位为松费心奔走了。”张松也微笑着一一回敬。

等到大家放开一些,逐渐开始作乐的时候,刘贤坐在张松边上,单独叮嘱了几句。

“子乔有没有心思跟我去荆州?”

“益州尚未事毕,松暂时还是想留在益州。”

“恩,益州的事情,你多和元直商量商量,或者直接给我来信。江陵离巴东不算远,能支持的我尽量支持。”刘贤知道,张松的家眷啥的还在梓潼,一直是他哥帮忙照拂,所以张松不愿去荆州也是情有可原。

“恩,松明白。”

“你别看元直年纪小,做事还算稳当的。益北就剩那么点地儿了,我准备先放放。”

“如今凉州兵荒马乱,咱们出益反而不美,还是徐徐图之,先慢慢整肃了益中再说。”张松显然也是有自己的见解的,前番他被法正施计,并不是说他就是菜鸡。

刘贤也是这个意思,毕竟广汉东广汉新投,南中四郡还没有整理,江阳汉嘉政治也混乱的很,整个益中一团乱麻,还是要一点点的理起来的。

“另外我跟元直也说了,魏文长也能领骑兵,最好找一条去凉州买马的路子,益州你熟,你帮着指点一二。”

“松在益北确实有认识几个羌族豪帅,想来应该不难。”

“恩。”

与张松聊完,又找赵韪聊,让他在南中问题上注意尺度,还可以多跑几趟严颜那里,争取把严颜启用。另外以南还有交州,如果真的要铁血手段,蒋琬也会配合等等等等。

在江州盘桓了两周不到,为张松和赵韪扎实了一下基础推进。这期间也跑了几次法正甘宁那里,不过两人死倔,刘贤也没为难他们,就给了军中闲职,倒是严颜,刘焉一死,严颜就同意出仕了。不过只答应在南中用兵,不会对益北故主用兵。

闲话少叙,刘贤这次可是连同万人大军一起坐船回的江陵。沈弥在巴东收了一些大的商船,改了改,整出了两辆楼船,不过是样子货,运运兵倒是没啥问题。

“真是特娘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啊。”刘贤又见巴蜀美景,忍了又忍,实在忍不住,把李白的诗背了一遍。

汉代好像五言绝句比较多,还有什么乐府词,比较出名曹丞相的《短歌行》《观沧海》啥的,再不然就什么兮什么兮。刘贤文化水平有限,观美景而难抒胸臆,故而专门在人少的时候随口抒发抒发。

他看了看身边的典韦,典韦好似没有听到一般,并没有搭腔的意思。刘贤忍不住追问典韦:“这不牛么?”

“什么牛?”典韦一愣,奇道。

“额,没什么。”

不然快点打到江东去,我也写个观沧海算了。刘贤有点缺了兴致,不是应该有身边的人快速记录下来,然后传阅给中州大地么?然后好多文人墨客儒士宿学成为自己的拥趸么?最后大家都说我是当代圣人么?

恩,都怪典韦,不识货,爷这可是李白的!

对于甘宁法正和娄发三个人,刘贤的态度很微妙。按照正常道理来说,宣汉献城之后,法正甘宁娄发三个人既然不愿意投降,那就应该殉节。他们三个人没殉节也没投降,那正常来说,刘贤就该斩了他们以绝后患。

比如陈宫高顺,他们不肯投降,曹操就诛杀了二人。娄发不表,刘贤把他送到沈弥那里,让沈弥去做工作,那么法正和甘宁两人呢,你们可以参考张辽。

演义里张辽也不投降,曹操还是待之如座上宾,张辽感其恩德,也逐渐为之所用。这里就有一个bug,抖音上说曹操很喜欢陈宫,问了好几遍陈宫投不投降之类的,陈宫只求速死,那么陈宫没有殉节,曹操是不是也可以把他蓄养起来?

要么就是说曹操尊重陈宫的意见,满足了他的需求。要么只能说曹操的确是成大事的人,觉得陈宫不愿意投降,把他蓄养起来也有隐患,不如干脆杀了,毕竟陈宫有前科嘛。

至于刘贤要给法正甘宁什么恩德,从而让两人感恩从而用之,那就慢慢想了。反正刘贤暂时也没有什么头绪,法正和甘宁的家人还在梓潼,之后想办法接回来就是了。庞义不是说要友好往来么,要推进荆益关系嘛,到时候给他个机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