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急欲破敌关将军 垒石砌砖雷将军(1 / 2)

良城县内,虽然没有正式命令,太史慈和陈到还是分别重新编入了关羽的麾下。没办法,太史慈陈到在最终结果上来说打的不好。两部原有两万人,下邳司吾两县钱粮俱足,讲道理不可能只守两个月。

但是陈到先是被诱出遭陈纪围杀,随后太史慈被诱出围杀,出城突围又被围杀,捏了个惊天的反攻下邳之计又被阎象纪灵破坏,死伤惨重。再加上之前扬徐之间的争斗中,太史慈和陈到也是先后经历数场小败。

两万人死伤至九千人,而对方只损失了五千人左右,这种数据,放在哪里都是惨败。也就刘备用人不疑,加之太史慈之前表现的确不错,所以并没有过多责难,不然推出去斩了两颗脑袋真的一点都不冤枉。

不过如同陈群所说,久守焉有不失之理。兄弟部队危急,陈到太史慈俱都表现的有担当。哪怕是下邳之计虽然失败,但是难掩其出彩之处。关羽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也没有恶语相向。

“子义叔至两位将军不必多虑,交由我大哥处置即可,吾亦有信前往郯城,言明所见。料想我大哥不会过多责罚,如今时局,当以破敌为先,二位可知?”

“云长,汝亦知慈,慈怎会为己忧赏罚之失。实乃州牧倚重,托之儿郎,委之重镇,智短力薄,负了州牧之重,心中难安也。”太史慈长叹连连,陈到也是颇有萎靡。

旁边是仪和薛礼夏侯博皆有忧色,一时之间帐中都有些沉闷。

关羽大怒道:“吾兄征辟汝等为将,得尝几败,便面露忧色,于吾军帐之中长吁短叹。不若现在就予尔等兵刃马匹,杀往下邳殉徐便是,省却乱我军心之罪。”

这话说的狠,太史慈等人改忧为惭,众皆不语。

狠话放了,关心的话也要说,关羽又道:“吾尝闻楚穆王伐庸,七战皆败,乃后灭庸。尔等今人,尚不如古人乎?”

楚穆王灭庸,出自春秋左传,讲的是楚穆王为了平庸国领蛮攻楚之乱,以戢黎为帅,攻打庸国。为了骄兵,七战七败,楚穆王来到战场后,一战而灭庸。关羽熟读春秋,举个例子倒是顺手拈来。

“今吾兄奉行大义,举徐州之兵尽来。刘详张勋,跳梁幺么,桥蕤陈纪,豚犬之属,袁术梁纲,插标卖首(来了来了,虽迟但到嗷)。“

关羽言罢,兀自起身,从侍者处取了美酒,为众人一一斟满。又回到案前,取了自己的酒器道:“尔等既为吾帐下,且观我破贼便是。再有惺惺儿女之态,关某大刀,定然不饶。”

说罢,一口饮尽酒水,径直扔向地面。众人皆动容,太史慈率先满饮道:“关将军,今后我太史子义但凭关将军驱使,破贼讨逆,绝无二言。”

气氛烘托到这了,大家都有些激昂,都满饮了杯中酒,大声重复了两遍。

“但凭关将军驱使,破贼讨逆,绝无二言。”

“破贼讨逆,绝无二言。”

随后,有刘备公文而至,令太史慈陈到二人各罚俸半年,其余从者,各有处罚。又令两部人马统归关羽节制,太史慈副之,陈到则另有安排,前往刘备部听令。

接着公文又有言,言如今徐州危急,西面之敌甚巨,刘备会在良城县以北驻以防之。让关羽在良城县灵活机动,一切自理。专程又提了一下是仪,让关羽和太史慈多考虑考虑是仪的想法。

关羽好不容易劝动的诸人,看到了刘备的公文,又是一阵惭愧,刘备的责罚太轻了,几乎于无,让大家太过感动。

收了公文,关羽反令太史慈代替陈到,先往良城北,毕竟刘备那边只有凌操张英,刘详和张勋虽然武略一般,但是如果太史慈在,那也更稳当些。

也叫没办法,刘备的人马看似人才济济,但是多面为战就力有不逮。郯城刘备放心不下,必须有亲近之人镇守,张飞虽然够呛,但也只能如此。南面之敌加上袁术有五万之巨,关羽单独在南,刘备也是难安,必须要留下太史慈或者陈到佐之。

其实刘贤也是一样,看起来兵多将广,真用起兵来,也不过是用雷铜刘璝邢道荣几个烂番薯臭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