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棚屋(1 / 2)

吃个梨,歇了一会儿,然后去储物间拿了几个破损的麻袋,把带回来的松针装好压实,放到柴垛上。

带回来的枯木也放出来,它已经很干燥了,不需要再晾晒,给他们都劈成胳膊粗细的柴禾以后。

穗禾又去院墙外,把干燥透的木头搬回院子里,继续劈柴禾。

随着院外的木头越来越少,院子里的柴火渐渐多了起来,窗台这边放不下,穗禾就挨着围墙垒起。

没下雪之前还能这样放,若下雪之前不搭一个柴棚,怕是到时候被大雪覆盖拿都拿不出。

大黄不知道带着小黄去哪里了,把散落的木柴都收拾干净以后,穗禾拿出一把电锯。

给大门和院门开了个正方形的口子,高20公分,宽15公分。

大黄个头不小,皮毛厚实,花纹鲜亮,是一只体态健美的母老虎。

锯下来的木板边缘打磨掉毛刺,拿出工具箱,找到开合页,将锯下来的木板固定在门上。

变成一个小门,里外都能开,想想又削了两个小木片,用钉子钉住,但留一丝空间,可以旋转。

这样打黄小黄进出后扒拉一下就可以把这个小门拴住,避免他们不在的时候进去一些蛇鼠,回来的时候还能打开。

两个小门都来回打开,拴上,灵活度很好,把地上散落的木屑都扫干净,倒入灶台。

中午穗禾感觉不太饿,但他晚上想吃谁做饭,所以在煮了一小碗米饭。

米滚开后把米汤舀出来,剩下的米饭用锅铲给他摊开薄薄的铺在锅底。

然后把灶台里面的火也铺开,让温度不要聚集在锅底,而是均匀受热。

五分钟后揭开盖子,尝尝上面的米饭,熟了。

再用锅铲轻轻铲开一角米饭,感觉颜色还差点,不够焦。

灶台里的火也全部退出来,盖上盖子继续焖上三分钟就可以了。

米饭装到大碗里放到橱柜,用锅铲将半圆形的锅巴完整的取下,掰成几块。

又给自己冲了一碗奶粉,就着锅巴解决一顿午饭。

下午太阳又消失了,天空也是灰灰的,怕不是要下雨。

穗禾拿出红黄蓝三色塑料布盖在柴垛上,以防万一。

随即去院墙外面搬木头,准备搭柴棚。

柴棚都木头不需要特别干燥,差不多就行了,挑选大小均匀的木头。

用电锯锯成两米半高的长度,打好一个棚屋雏形。

然后在四根柱子落下的地方挖坑,把棚屋架子立进去。

然后继续下一个棚屋架子,重复几次后,院子进门右手边多了一排三开的棚屋。

家里没有瓦片了,所以棚顶不用瓦片,是穗禾刨的木板,反正放柴禾垛的,也不需要搞那么好。

家里没有直径特别大的木头,都是一些大腿粗细的,弄成木板后需要拼接,不盖瓦容易漏水。

想想这些柴禾还是不够的,穗禾决定明天去去河滩那边,走得远些,再打捞些木头回来。

现在白天的越来越短,这会才7点左右,外面的天都黑了。

拍打干净身上的木屑,回家把灯打开,烧火做饭。

用的是小炉子和小铁锅,锅热以后加一碗水,水开以后把中午留下的米饭倒进去煮。

穗禾从空间拿出一颗白菜,掰两块叶子,洗干净,切成丝,放到锅里煮。

又拿出一小块新鲜的鹿肉,切成肉沫,蚝油抓一下,再倒入小铁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