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三伏酷暑(1 / 2)

穗禾坐在干净大石头上,往下扔着石子,放空思绪。

一头牛的生长周期最少在两年才有肉。

贺兰山这边都是普通的黄牛和矮脚马,生长周期长还都不耐冻。

那些在外的野牛们会在寒季到来之前找到一处温度适宜的山谷迁移。

明年春天才会回来。

但是在腾格里草原上生活着许多牦牛,拉姆家甚至还养了数十头。

除了性格凶猛之外,也没有别的明显缺点。

穗禾想明年换些小牦牛回来养,这样就能吃上新鲜的嫩牛肉。

城里的养殖牛肉一次最多买一扇,野牛皮糙肉厚,只适合炖煮,口感上总是差些。

平原农田开垦后穗禾忙的也没多大精力去狩猎。

赶山采药的时间都不够呢。

有了这个想法,那今年秋季就要再去一趟山那边,提前禾拉姆预定。

天色不早了,穗禾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两只野猪在她瓜地外面转悠。

体格娇小的那只甚至想踩在另一只身上跳过去。

被瓜吸引的野猪最后倒在血泊中。

地里的西瓜有四个拳头大小,再长上一月就能吃了。

甜瓜绿油油的,远不到时候。

穗禾穿过玉米地,掰了三十多个放空间带回去。

大黄嘴里也咬着一个。

天天来摘不下什么,一旦有偷懒的冲动,下次来的时候迎接你的就是满目苍凉。

都熟了。

回家后穗禾简单洗漱一下,从空间拿出之前做的饭,还冒着热气。

吃过叮嘱大黄晚上记得栓小门后,回房倒头就睡,今天着实有些累了。

但心里压抑的暴虐情绪已经释放出来,晚上睡得很踏实。

一场暴雨过后迎来长达半月的烈日。

水位开始下降,穗禾连忙把排水口填上。

玉米地和麦地倒不用管,只要注意瓜地和稻田就行。

中午最热的时候温度高达三十八度,正式步入三伏阶段。

穗禾屋子挑梁很高,在家只需要穿件单薄的短袖和长裤就很舒服。

贺兰山脉这边整体地势高,太阳晒得很,大中午的时候压根儿不能出门。

穗禾光是每天都要去院子里喂猪,次数多了胳膊上就有一道明显的分界线。

于是不得不赶制几件宽松的长袖上衣出来。

穗禾用的是老式的缝纫机,需要脚踩的这种。

也是现在社会比较常见的机械设备,就是价格很美丽。

大多数人靠手工裁剪缝合制作,手艺好的针脚缝的跟机器打出来的一模一样,还更结实。

用石灰块画完线,用剪刀沿着白线裁下,再选取同色系毛线裁合即可。

缝补这项活算是穗禾的短板。

哪怕是最简单的一个补丁,那针脚不是又大又松,就是歪歪扭扭紧凑到一块。

后面去服装市场做流水线,才学会了使用缝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