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榨油坊(1 / 2)

晚上,穗禾在烧水,大黄顶着一脸青黑蹲守在浴室门口。

“你不是洗过了吗?”

“吼!”不干净!

“再过段时间就掉了。”

“吼!”用这个!

大黄前腿趴在浴桶上,看看肥皂又对穗禾低吼。

“好吧,给你试试。”

穗禾端一盆温水拿着肥皂带它去院子里,打湿后倒上半瓶醋,

再把肥皂搓揉起泡沫,均匀涂抹在它身上。

这个方法对于刚染上汁液的时候效果非常好,干了很难洗。

“淡了一点。”

“吼—!”还要洗

“洗多了会掉毛,改天再洗。”

听到掉毛大黄就不吱声了,去年给它吓得不轻。

穗禾在把去年的核桃从地窖里取出,摊在院子里晒,去去湿气。

然后坐院子里给刚打的核桃去皮。

苗冬家附近有榨油坊,到时候一块拿去榨油。

现在家里吃的油是城里买的菜籽油,和动物油脂提炼的荤油。

所有的植物油中,茶籽油炒菜最好吃,其次是:亚麻籽油、花生油、核桃油、菜籽油、大豆油。

大豆容易招虫,产量低,榨油还要挑拣豆子十分麻烦。

菜籽油味道淡与各个菜系配适都很好,产油量也高,最为普及。

去皮的核桃不用洗,直接晒,晒上两三天就可以,水分蒸发只留有油脂和淀粉,果仁会收缩一些。

榨油的话不能晒太干,这样出油多。

晒核桃的时候穗禾去农田左边的山坡,靠近瀑布背阴处,是临时开荒的。

当时种了许多花生和少量蚕豆等喜阴作物。

蚕豆和枸杞早在之前农忙间隙采收完毕,只留下这片参差不齐的花生。

头年没指望有多少,可挖出来有些出乎意料。

一窝花生根系上挂满大大小小的花生,数量不少。

但由于没有覆盖薄膜,长了很多小水泡和空囊。

捏开一个大花生,里面整整齐齐排列着三颗粉皮花生。

口感和鲜核桃差不多,清香脆嫩,但奶香味更重些。

挖出的花生不留在地里晒,连带叶子一块拿回去,坐门口慢慢摘。

比起坐在地里干这些细碎的活,她更愿意在家里慢慢弄。

半亩地,收获湿花生300斤,晒干还要少三分之一。

正常半亩地产量在500以上。

明年覆盖薄膜后不会长草,果实更加饱满,不容易有空囊。

花生从地里挖回来到晾晒都不需要清洗,上面沾染的泥土变干后,翻动几下就会脱落。

为此穗禾用竹子编了一个竹筛铲,这个在北方很常见。

中间的孔洞会把较小的泥块筛掉,剩下大的捡出去扔掉即可。

核桃花生都晒好以后,穗禾带上从草原上交易来的物资一并出发。

这次准备自己去,让大黄跟小黄在家里。

地里二茬玉米已经抽穗,最多一月就能成熟入仓。

秋天动物们开始囤积食物,小黄一只虎忙不过来。

“苗姐,核桃花生都榨油,剩下的油饼我要留着,如果有多的你帮我买一点。”

榨油不要油饼是不收费的,这是行业默认的。

油饼营养成分高,易储存,不管是沤肥、喂牲口都很不错,还能做酱料,寒季各大养殖场都抢着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