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失踪的军饷(2 / 2)

“驸马爷,千万不可!

您和陛下到底是一家人,万事好商量!”

“怎么商量?

陛下拨下来的粮饷,无缘无故的被黄得功给劫了。

我要求用黄得功的那份补偿,陛下又不愿意!

那陛下是准备自掏腰包,将我的亏空给填补上吗?”

王国梓不依不饶的问道。

“驸马爷,您可真会开玩笑。”

“曹公公,你觉得我是在开玩笑吗?!

是不是你们以为,打退了李自成;接下来又有吴三桂、黄得功和左良玉答应进京勤王,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既然如此,那我可就真的丢手不管!”

曹化淳:“……”

他此时心里也在疯狂的骂着麻卖批!

由于成功光复河南,加上驰援山西解了宁武关之危;崇祯帝心中一乐,在王国梓催要饷银的时候大笔一挥,就在新收的三千万两议罪银中拨出了一百万两,准备下发给楚藩作为饷银。

没想到,原来气势汹汹的李自成,如此的不济事;一个小小的宁武关就让他伤筋动骨。

这时候,在陈演残存党羽的蛊惑下,崇祯帝觉得自己又行了。

而王国梓注定是一股不可控制的力量,他这样不停的送银子过去,无异于在培养一个未来的对手。

再想想当初王国梓强逼着自己认女儿的事,他就更气不顺了。

而刚好在这时候,曹化淳又报告,说王国梓已经击败了李自成的主力。

崇祯大喜过望之下,自然考虑到鸟尽弓藏的事。

这时候,又有近侍献计,可以用这笔军饷做饵,诱使王国梓离开北方。

至于他离开后的空缺,可以让其他三路军填补。

崇祯帝深以为然:

在他心中,宗室太强,就会直接威胁自己的皇位;与楚藩相比,吴三桂之流,虽也是藩镇,但最起码反不了。

就这样,崇祯帝默许了手下坑王国梓饷银的事。

整件事中,他与王国梓隔空喊话,并不需要面对这位强势的女婿!

但曹公公作为传话的那个人,实在避无可避,只能扛下了所有!

“驸马爷,陛下的意思:

您是天潢贵胄,何必跟一群兵痞一般见识呢。

吃亏是福!

张献忠想要西进,只有您能守住蜀道。

陛下说了,您这次的损失,等打败了张献忠后,他一定补给您。

要是国库不够,陛下可以从自己的私库里掏这笔银子。”

王国梓似笑非笑的道:

“曹公公,你不用说了,我都懂!

我不想惹事,但不代表着我怕事!

黄得功是吧,他竟然占便宜占到了我的头上,我自然会教教他什么是温良恭俭让的!

至于这北方,既然陛下认为我该功成身退,我又怎能会不识趣!”

说完,他就下令:

明日开拔,去安徽会一会黄得功。

……

曹化淳见王国梓负气离开,心中有一丝的阴霾,又有一丝的释然。

感到释然,自然是这位驸马终于离开北方了。

一个李自成,就能压的崇祯喘不过气来;如果卧榻之侧还有一个更厉害的,谁都会觉得如芒在背。

至于说心中阴霾,自然跟时局有关。

虽然李自成被打残了,但大顺政权还在;谁又知道哪一天,他们会不会死灰复燃。

加之,关外的鞑子也是虎视眈眈。

这时候,放走了楚藩这只生力军,万一时局有变,那可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罢了罢了!

咱家还是早早卸下这副担子,回天津养老得了。

哎,这一天天的,都是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