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景帝欲亲政(1 / 2)

朝堂众臣一听。

南荣昌竟然直接在朝堂之上说出清君侧。

这是明张.目胆的在告诉警告他们啊。

关键是这南荣家想要调兵很容易,胜州军就驻扎在京城外五十里。

还有南荣昌没有提的五万禁卫军。

其实不是南荣昌不提禁卫军,而是不能,禁卫军统领虽说是统兵之人。

可是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只有陛下的旨意才能调动禁卫军。

如果刚才南荣昌将禁卫军也提.出,意义就完全不同了,若是有人以此攻击他们南荣家,他们可是百口莫辩。

“南荣昌,你放肆。”

左相卞恒勃然大怒。

就算先皇在位之时也没有人敢威胁他们。

在成为四大辅臣后,更是无人敢这样和他们说话。

今日竟然在朝堂之上,有人敢威胁他们。

“左相大人,末将如何放肆了?”

“陛下身为帝王,下道密旨又如何?这还不是为了方便抵抗外敌。”

“这难道有错?还拿祖制压陛下,祖制留下是防止后代帝王昏庸无能祸乱大乾的。”

“不是你们逼迫陛下的理由。”

南荣昌那是不带任何一点怕的。

在这皇宫之中,他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而且他这次前来就是为了配合景帝的。

“陛下,刚才四位辅臣提到亲政之前不得私自下旨之事。”

“臣突然想到一件事,西荒军接受诏安的条件之中有一条,要陛下亲政。”

“这是满朝大臣都答应的,但这么久了陛下亲政之事还未提上议程。”

“以臣之见,不如我们今日便将此事定下来吧,也可安西荒军心。”

这时一位大臣出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此人便是礼部尚书太史明志,也是六位尚书之中唯一支持景帝公玉景之人,之前是中立派之人。

礼部尚书太史明志的话,又让朝堂陷入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这件事大家都知道。

可是一直没有人拿到明面上来说。

大家都在拖,都不想这么早让景帝公玉景亲政。

当初答应下来也不过是为了稳定西荒军军心而已。

而这段时间西荒军也没有催促此事。

他们还准备找机会找到景帝的错误,直接将亲政的事压下去,甚至推后几年。

现在景帝已经14岁,还有几个月便可亲政,这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太史大人,今日我们在说镇南大将军的事。”

“陛下亲政之事还是先缓缓吧。”

太尉田天禄出声。

“太尉大人这话就不对了,镇南大将军的事陛下已经给出了解释,下官认为没有什么好谈的,而且镇南大将军为了大乾以11岁的年龄坐镇边关,抗击外敌。”

“还以几倍之差的兵力挡住80万南疆军,可谓功勋卓着,就算现在要谈,那也是谈封赏之事。”

“那他为觉得如此功勋,该如何封赏为好,也让下官见识见识太尉大人的高见。”

太史明志根本就不带怕的,直接给太尉回了过去。

他虽然没有明说,不过意思也很明显,镇南大将军,11岁抵御外敌。

还击退几倍于自身的敌人,这是大功,必须赏赐,你太尉这么能耐,你来说给什么赏赐最好。

给低了估计你太尉的名声也就不要想要了。

给高了不说太尉自己愿不愿意,其他三位辅政大臣绝对不会愿意。

这是直接给太尉出了一个大难题。

“太尉大人,怎么不说话?难道我那侄儿镇守边关、抵御外敌,击退80万南疆军不值得得到赏赐?”

“要是太尉大人觉得我那侄儿没有功劳,我可以传讯让他请辞,然后太尉家可以派人前去镇守镇南关,末将也不要太尉派出11岁的家族子弟。”

“就算太尉亲自坐镇也是可以的。”

“不过末将要提醒太尉一句,这次南疆派出了五位一流武将境强者,也不知道太尉大人挡不挡得住。”

南荣昌也是毫不客气的说道。

他的话就更加直接了,不服你让人上,小的不行,你亲自出马也可以的。

这话摆明了便是看不起太尉。

最后还将南疆派出五位一流武将境强者的事暴露出来。

也是在告诉太尉,我南荣家能挡住五位一流武将境强者,就是不知道你太尉能不能挡住。

如果挡不住,后果大家都很清楚。

1V5?

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也在提醒太尉等人,要么给赏赐,要不自己上。

“南荣总督,多虑了,镇南大将军功勋卓着,他的赏赐必然要慎重。”

“如何封赏也是要按功勋来的,而且这次镇南关大捷,众多将士都需封赏,我们还是等镇南关的行军记录和功勋簿到了再行商议为好。”

“既然,太史尚书提到陛下亲政之事,我们就先商议此事如何?”

“陛下亲政可是事关国祚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