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秦过往的悲剧(2 / 2)

荣耀大秦 战五渣 1378 字 1个月前

昭襄王其实也知道这些,但是能继承王位的也就次子和长孙。

并且次子安国君的体格也不咋地。

如果他先死了,王位就传给次子安国君。

如果次子要是运气不好,在他之前挂掉,那就传位给长孙。

这样多公平公正,那些耿耿于怀的老秦人挑不出理。

但问题是以文臣为主的关东系士卿们不同意。

他们可不想这样去赌。

一旦安国君先挂了,往大里说,大秦的国策要变。

往小里了,他们这些关东士卿全都要跟着倒霉。

平时他们可没少对老秦人呼来喝去,被赶出秦国算是好的,很有可能遭到报复。

两边自然而然就再次开始争斗,并且一上来就进行的白热化。

范雎直接说服昭襄王让刚刚结束长平之战的白起撤兵。

而这个时候是乘胜杀入邯郸的最佳时机。

白起气得直接撕破脸,公开发誓要把范雎赶出秦国。

或许是昭襄王回过味来了。

长平之战大秦胜是胜了,可打得也极为吃力,就这么撤兵回来太彪了。

过了没多久就下令发动攻打邯郸的命令。

但此时已经过了时机,白起拒绝出战。

没有白起,秦军士气低落攻击不利,连换两人统兵也毫无进展。

到了魏、楚两国的援军赶至, 更是将秦军包围。

但范雎却从中看出是产出白起的最佳时机。

派出郑安平和王稽分别担任统兵大将与管理辎重。

打算扭转战局的同时,将手伸进军中。

但两人的才能不足以扭转局面,甚至还让两万大军被俘虏。

老秦人自然要拿这个来说事。

可是昭襄王却并不理会。

并且还在范雎的鼓动下将白起流放。

自此大秦历史上最大的一场风暴,或者说是悲剧就此爆发。

武人集团与昭襄王,或者准确一些说是与范雎发生公开对抗。

不过最终白起还是没能捱得过范雎。

到底是被昭襄王给赐死。

而白起一死,作战的大军士气低落到顶点,被三国联军打得兵败如山倒。

对于兵败,昭襄王认为是老秦人背叛了他,故意造成这样的局面。

出奇的愤怒之下,罢免了国尉司马梗,杀死了为白起鸣冤的司马靳。

将郿县孟、西、白以及夏阳司马氏的族中子弟、亲信全部赶出了军中。

而原本无意王位的公子弘,这次终于坐不住了。

老丈人先死,那些与他曾经一起浴血奋战的将领又被赶出军中。

这在公子弘看来,实在有些做得太过。

他没法指责祖父昭襄王,只能也该把怒火发到相国范雎与关东士卿身上。

不过公子弘性子敦厚,同样也是个武人,根本斗不过人家。

并且不但没斗过,还把白氏与司马氏也给牵连进来。

使得这两家再一次遭受到血洗。

被欺负到家的老秦人,终于忍不住怒火与怨气。

如果昭襄王不给个说法,那就蓝田大营几十万的将士自己去讨说法。

最终的结局是范雎先被罢免,随后因举荐的王稽投降受到连坐被处死。

并且驱逐了一些关东的士卿。

但同时也流放了公子弘,禁锢了白家与司马家。

可以说将、相、王三方没一个落着好。

其中老秦人与王室也彻底有了嫌隙。

这样的博弈,或许在王昂看来已经是了不得或是极为骇人。

可在知道历朝历代一些历史的黄品看来,这样博弈并不新鲜。

哪个朝代没有斗争。

皇帝与大臣相争,派系之间相争,文人与武人相争,宦官与朝臣相争。

但凡涉及到权力与利益就没有不争的。

并且使用的争斗手段在本质上就从来没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