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钟声(2 / 2)

坐在元春旁边的薛宝钗紧绷着俏脸,目光发散,似是在想些什么。

忽然,她起身走到贾瓒身边开口道:“瓒哥哥,我薛家名下有不少的粮店,是否可以从别处调集粮食,运往晋地?”

贾瓒缓缓抬头,目光似利剑一般,锐利的刺向宝钗,开口问道:“薛家没有趁机倒卖粮食,囤积待涨吧?”

“没有,我早就猜到朝廷定是会抑制粮价,下面倒是有不少的掌柜想要这么干,但都被我给否决了。”

少女一点也不害怕他的目光,闪动着两个梨涡,甜甜的笑道。

贾瓒轻轻的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商人逐利,但大都目光短浅,宝钗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就能看的这么清楚,着实难得。

包括她开口询问能否从别处往晋地运粮也是如此。

灾荒之年,粮食自然是硬通货。

但是在朝廷强力压制之下,别处的粮食不好涨价。

若是能把粮食运到灾荒严重的晋地,那情况自然就不一样了。

他们不必卖给平头百姓,专卖给地方豪族就行,甚至都不用他们开口报价,有的是人会挥舞着大把的银子购买他们手中的粮食。

“运到晋地,倒也不是不行,但要注意,一定要遵守律法,莫要贪图利润铤而走险。运过去的粮食要分为两份,一份平价卖给百姓,另一份你们自行处置,这其中的道理,我不便多言,你理应明白”,贾瓒提醒道。

一份做做样子给上面的人看,另一份才是赚银子的,相信以宝钗的头脑,应该会明白这一点。

与身处的时代对商人嫌恶不同,他这个后世来人并不反对商人逐利。

只要不为非作歹为祸百姓,赚自己该赚的银子,顺带的再为百姓做些好事那便更好了。

宝钗轻笑着屈膝一礼:“妹妹明白,多谢瓒哥哥提醒,妹妹必会谨记在心。”

一旁的薛姨妈目光不断的在两人之间来回扫着,脸上挂着姨母笑。

进宫的事,果然不出薛蟠所料,黄了。

去掉了最后一条后路之后,薛姨妈便将心思全部放到了贾瓒身上。

虽然当个妾室传出去并不好听,但谁让自家的儿子没出息呢。

自从宝钗的父亲去世之后,家里的生意便每况愈下,以至于现在只能靠着王子腾的名头勉强支撑。

如果宝钗能够嫁给贾瓒,那家里便有了依靠,到时哪怕薛蟠再败家,有贾瓒罩着,也能平安无事。

只是……要苦了宝钗。

想到了这里,薛姨妈望向自己雍容端秀的女儿,无奈的长叹了一声。

天色渐渐暗了下去,花厅之中继续喝茶听戏,玩笑打闹。

贾瓒抱着惜春,与身边的元春闲聊。

忽然,他猛地脸色大变,将惜春放到地上,站起身来。

突如其来的动作,把众人吓了一跳。

正当秦可卿要开口询问之时,却见贾瓒伸手让她住声,别过耳朵,似是在听着什么。

众人见状,也纷纷住嘴,侧耳聆听

只听见悠扬的戏曲之中,似乎夹杂着一声声浑厚的钟声。

“不好!备马,入宫!”

贾瓒来不及多言,转身便往外跑。

贾母连忙叫停了台上的戏曲。

声乐一停,这下子大家听的更清楚了。

“咚,咚”

古老沧桑的钟声从北边传来,一下一下,似乎敲击在人们的心上。

贾母端着茶碗的手不停的颤抖,终于拿捏不住,茶碗坠落在地,摔了个稀碎,她自己则瘫软在了座椅上。

“老祖宗!老祖宗!”王熙凤连忙上前扶住她。

“景阳钟响,祸事了,大祸事了”,贾母双目失神,口中不断的呢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