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贾将军因何发笑?(2 / 2)

现在虽然局势危急,但只要永安帝与太上皇还在长安一天,便能极大的稳定民心、

可若是永安帝和太上皇跑到了,那关中会发生什么?

参考北宋靖康之变就能明白。

金军南下时,宋徽宗紧急禅让给了他儿子,自己跑了。

就是他这种没有丝毫骨气的行为,使得汴梁守军士气低落,民心散乱,才导致金军轻而易举的攻破了汴梁。

封建时代,皇帝其实就是一面旗帜,只要这旗还在,不论情况有多紧急,下面的人心里都有底。

可若是还未打起来,军旗自己跑了,那会让士兵们怎么想?

皇帝老儿都跑了,那还打个屁,咱们也跑吧。

哪怕到最后没跑掉,剩下的人也没了打下去的心气儿。

龙椅之上,望着苦苦哀求的二王,永安帝面无表情,但藏在冕旒之后的眼中,却满是笑意。

原本就想要跑路的那些大臣,一看皇帝本人都有了这种想法,顿时跃跃欲试。

正当他们要出列时,便听永安帝道:“两位爱卿所言,朕自然明白,大敌当前,朕岂能临阵退缩?”

地上跪着的两位王爷,听到他的话,顿时抬起头来,一头雾水的望着他。

你话前后矛盾的,是要干嘛?

忽然,忠顺王脑海中闪过一道亮光,顿时惊讶的望着永安帝,嘴角也不由得上扬起来,心中不禁感叹:不愧是你呀皇兄。

便听永安帝高声道:“朕就在长安,别说被破的是萧关,便是定鼎门被破,朕也不会走。”

定鼎门是长安城的正南门,始建于隋代,历经唐、宋、金、元四朝,原本已经破败不堪,后大梁定都长安后,又被重新修缮启用。

文官队列之中,今日一直都未出声的庞弘,猛地抬起了头,惊骇的望向永安帝。

便听永安帝道:“如今局势混乱,朕自己倒是无所畏惧,可若是太上皇有何闪失,朕便百死难辞其咎。”

“是以,顾及太上皇安危,朕决定,请太上皇移驾洛阳。”

庞弘握着笏板的手剧烈的颤抖了起来。

这招实在是太阴了。

以大义的名义,送太上皇去洛阳,自己待在长安稳定局面。

皇帝镇守京师,太上皇走了,那太上皇岂不成了宋徽宗?

一旦这般做了,可想而知会对太上皇的威信造成多大的损害。

晋地大乱虽然很危急,但在庞弘看来,还远未到能覆灭大梁的程度,顶多只能算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已。

只要朝廷反应过来,调集各地军队,晋地叛乱被剿灭,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到时候,镇守京师、成功剿灭叛乱的永安帝,便会极大的提升他的个人威望。

此消彼长之下,到时太上皇可就彻底无法钳制永安帝了。

“陛下,臣以为不妥……”,庞弘立即出列反对。

但还未等他说完,永安帝便打断了他,起身道:“好了,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多言,就这样吧,退朝。”

“退朝~”

随着李进忠阴柔的声音,永安帝走下御阶,径直前往大明宫。

庞弘呆愣的站在大殿里,牙关紧咬,却又没有丝毫办法。

毕竟从根本上来说,永安帝这是在尽孝心。

谁也没有理由去阻止一个儿子对他爹尽孝心,哪怕这孝心是有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