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传国玉玺(2 / 2)

直到后唐末年,“儿皇帝”石敬瑭引契丹大军大败后唐,兵围洛阳。

后主李从珂与皇太后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自此不知去向,据传便是被李从珂一同带上了玄武楼,毁于大火。

贾瓒冷冷的望了明则昌一眼,心中断定这是个假消息。

这东西已经消失了好几百年,后面曾多次宣称有人发现,但后又被认定为赝品。

这回在他看来也不例外。

“本侯说了,救不了你”,贾瓒淡淡的说道。

一个没头没尾的消息,就想换你的命,哪有这么简单。

明则昌一看,顿时急了,当下也不再卖关子,开口道:“侯爷,这是真的,我见过,与史书上记载的一模一样。”

“是吗?”贾瓒淡淡一笑。

作假这东西,可不是后世的专利。

传国玺这种至宝,打从宋朝年前便有层出不穷的假货。

史书上对于传国玺的描述很详实,想要作假并不困难。

见他不信,明则昌都心里都快绝望了,开口道:“侯爷,您一定要相信我,那真的是传国玉玺。”

“我是在草原上一个部落中看到的,他们祖上是元廷皇室,据他们所说,是太祖北伐之时,他们从元廷中带出来的。”

“元廷哪来的传国玉玺?”,贾瓒不屑的一笑。

忽然,他笑容一凝。

元廷还真有传国玉玺,而且外观描述与史书上的如出一辙。

他开始在脑海之中仔细搜罗这枚玉玺的来历。

多亏了前身渊博的学识,他渐渐理清了其中脉络。

这事出在北宋哲宗年间。

据传有一农夫,于田间地头耕种之时,发现了一枚玉玺,送至官府,经过层层上报,最终到了哲宗案前。

哲宗见了这枚玉玺,拿不定主意,便召集朝中十余名大学士辨别。

最终认定,此玺确为传国玉玺无疑。

靖康之变后,此玺被金兵掳走,下落不明。

直至忽必烈死后,这枚玉玺又在大都出现,为元廷所得,此后便一直宣称此玺乃真正的传国玉玺。

元朝末年大梁太祖皇帝北伐,攻破大都之后,将元廷掘地三尺,意图找到这枚玉玺,却始终一无所得。

若明则昌所说此玺是从元廷里带出来的,指的应是这枚玉玺。

贾瓒微微动容。

不论这枚玉玺是否是真正的传国玉玺,对于大梁来说,价值都极其巨大。

大梁灭元,宣称承的是元朝暴戾,失了天命,这才被自己所得。

但是天命的具象化之物传国玉玺,却始终下落不明。

这么多年下来,大梁一直刻意的宣传,玉玺乃是死物,代表不了天命,便是为了不让自己尴尬。

实际上搜寻传国玉玺的活动,暗地里进行了数十年,直到当今太上皇登基之后才消停了下来。

“明则昌,你可以确定,此玉玺就是元廷那一枚吗?”贾瓒缓缓的问道。

明则昌见他很是郑重,心中一颤,也不是那么的确定了。

“这……许……许是……真的吧……”

贾瓒冷笑一声,站起身来,对外头的侍从吩咐道:“通知武磐、武贲二卫集合,咱们去草原上走一遭。”

“是”,侍卫领命而去。

回过头来,贾瓒望着依旧跪在地上的明则昌,一把抓住他,将他提了起来。

“明大人,还是要麻烦你来带路”

“应该的,应该的”,明则昌陪笑着,犹豫了一下,开口试探道:“侯爷,那下官……”

什么传国玉玺,他压根就不在乎,哪怕找到了是大功一件,他现在也来不及去想。

现在最要紧的,是先保住他的一条小命再说,哪怕功劳都被贾瓒得了,只要他能活命,一切都好说。

贾瓒轻笑几声,道:“若确凿无疑,本侯保你平安无事,而且,说不得朝廷另有好处。”

“好!好!”,明则昌大喜过望,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