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如果他是我们的儿子该多好(2 / 2)

燃烧着沉香香炉青烟袅袅,殿内温度被地龙烧的火热,不见一丝寒意。

永安帝坐在御案之后,正用着早点。

香炉前头,李孝武瑟瑟发抖的伏跪在地上,额头触着地面,大气也不敢喘。

良久,永安帝吃饱了,一旁的宫人将案上碗碟撤下,奉上香茶。

永安帝端起来喝了一口,瞥了李孝武一眼,重重的将茶碗摔在案上。

直吓的李孝武身形一颤。

便听上首永安帝冰冷的声音传来:“几个月时间,你竟是什么消息也未打听出来?”

“陛下容禀”,李孝武泣声道:“不是奴才偷懒,只是……这几个月时间,奴才一直跟着长平侯出征在外,实在是没来得及啊……”

他身为折冲军监军太监,贾瓒出征,他自然也要跟着去。

“再者”,李孝武声音透着委屈:“自奴才任监军以来,虽是与长平侯相处甚欢,可长平侯从未去看望过贾老太爷,奴才着实……没有借口接近贾老太爷啊……”

“你是说朕错怪你了?”永安帝很是不满的问道。

“奴才不敢”,李孝武磕了个响头,连忙说道。

一旁的李进忠瞅准时机,给干儿子求情:“陛下息怒,内厂那边对贾敬的监视从未放松过,咱们万不可操之过急。”

永安帝脸色急促的变化着。

良久后,长叹一声,摆摆手。

李进忠了然,照着周边宫人使了个眼色,连同李孝武一起,离开了寝宫。

顷刻之间,偌大的寝宫内只剩下了永安帝一个人。

他缓缓起身,朝着内殿走去。

直来到最深处一紧锁的房门前,这才停下了脚步,静静的站在门口,坚毅硬朗的脸上,竟是罕见的带着些胆怯之色。

犹豫良久,他深吸一口气,似是壮着胆子推开了房门。

入眼尽是一片白色。

不大的房间内,到处悬挂着白色的帷帐,中间一处案几上铺着黄布,上面摆着香炉烛台。

正中央放着一尊灵位,案下有一个蒲团。

这竟是一个灵堂!

任谁也不会想到,在皇帝的寝宫当中,竟然设了个灵堂,与皇帝朝夕相伴。

永安帝面露悲痛与怀恋之色,踱步上前,取出几支香,点燃后拜了几拜。

长叹一声,插在香炉里,静静的望着灵位。

过了一会儿,他撩起下摆,盘膝坐在蒲团上,絮絮叨叨的说道:“晋地已然安稳,虽是损失不小,但经过贾瓒一番手段整治,自此晋地应是不会有作乱之事发生了……”

“西南那边倒是又不太平了,哼,我一直盯着北疆,竟是未想到,南安王那厮一败再败不说,还胆敢隐瞒不报,简直胆大妄为至极。”

“不过也不是什么问题,有贾瓒在,有折冲军在,土司之乱不过疥癣之疾,弹指可灭。”

“我现在最操心的,不过是东胡,还有草原,只要彻底扫除这两个祸患,我就能腾出手来,整治朝内的种种弊政……”

他神经质的一个人自然自语,寂静的灵堂内只有他的声音在回响,竟是有种瘆人的感觉。

瞧他这般动作,明显是经常如此。

在这房间之内,永安帝将朝廷的现状、自己以后的施政方针等等和盘托出。

但不论讲到哪,总也绕不开贾瓒的名字。

不知过了多久,他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抬头望着灵位,露出轻松的笑容,道:“好久未这么的松快过了……”

“总之,有贾瓒的辅佐,朝廷以后会越来越好,大梁也会越来越好。”

“我会向你证明,我是一个好皇帝,一个比我大哥还要好的皇帝……”

“贾瓒实在是太优秀了,各方面都很完美,无可挑剔。”

“如果……他是我们的儿子该多好,便是我此时大限已至,也可以瞑目了……”

正中的牌位上,端端正正的写着几个大字——祀忠烈王妃申曲氏神位。

忠烈王,是永安帝未被立为太子之前的王号。

申,是大梁国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