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新军,接班(2 / 2)

他一把将书案上的东西扫落在地,厉声嘶吼道:“此等乱臣贼子,不千刀万剐,难泄朕心头之恨。”

“陛下息怒”,贾瓒与忠顺王齐声规劝。

“呼”,永安帝稍稍发泄了下,便强忍着怒火问道:“从二贼家中抄出了多少现银?”

贾瓒道:“先期粗略查出现银,便已有超过四千万两,现已过去多日,想来还要更多。”

听到了这,永安帝非但没有再继续发怒,而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过去一年连着打了两次大战,还要兼顾着辽东的战事,贾瓒从晋地抄出来的银子早就花光了。

如今又有几千万两进账,终是解了朝廷燃眉之急。

这也算是……不幸中带着些许的幸运。

“行了,江南那边便让于承东慢慢查吧”,永安帝惆怅的叹息一声。

从朝堂到地方,文武百官不是贪官污吏就是乱臣贼子,正人君子少之又少,着实让他心生无力之感。

甩甩头,强迫自己打起精神,不去想那些糟心事,对贾瓒道:“年前朕曾说过让你重新招募训练新军一事,现在也到了开始准备的时候。”

“臣必当竭力,为陛下,为朝廷整训出百战之师”,贾瓒心头微动,躬身回道。

对他来讲,什么消息也比不上这个。

永安帝又道:“新立二军,一名元戎,一名朔野,另外经朕慎重考虑,决定彻底取消京营编制,另立御林司,统辖折冲等三个新军。”

听见新军的名字,贾瓒会心一笑。

元戎,本来是指较大的兵车,出自《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这句。

但是在北逐蒙元,恢复汉家江山的大梁,词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般只会在文人提及蒙元朝廷时,对其的专属蔑称。

朔野就更简单,意思是北方的荒地。

永安帝挑了这两个词赐名新军,显然是对北方草原虎视眈眈。

他微微抬头望向贾瓒,微微笑了下:“朕欲让爱卿出任御林司指挥使,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臣敢不以死效命”,贾瓒对于升官倒是没多大反应。

既然要练新军,除了他还能有谁够格当这个指挥使。

言罢,永安帝眉头皱起,有些拿不定主意的问道:“爱卿既然担任指挥使一职,却也不好再任折冲中郎将,这继任者,爱卿可有人选?”

对此,贾瓒早有腹稿,拱手一礼道:“回陛下,臣以为,三等奋勇将军高顺,最为适合。”

要统御一个兵团,可不是容易的事,现今他手底下里也就高顺才有这个能力。

王虎和李南虽是跟了他很久,但以他们才能也就止步于此了,再往上提拔,反而是害人害己。

折冲军有高顺,剩下的两个,贾瓒也没打算亲力亲为,而是想让系统将领来。

不论招募出来的是不是古代名将,但系统出品,至少质量有所保证,不敢奢望能力能有多强,能合格的带好一支兵团就好。

永安帝闻言,眉头舒展开来,大笑道:“爱卿与朕想到一块去了,朕也觉得非高顺莫属。”

他对于高顺很是印象深刻,不只是他与吕布麾下将领同名同姓,更多的还是来源于其在陕西平叛时的出色战绩。

实话说,若是没有贾瓒,单以此战之功,高顺便足以在朝堂上留下名号。

现今大梁军界,确实没有比他更合适接贾瓒班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