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宁可错杀,不能放过(1 / 2)

蒙恬心中自然明白百将的疑惑,但他并未解释。

此事非同小可,必须查明真相后再做决策!

他挺直腰杆,望着白鹿消失的方向,心中微微叹了口气。

白鹿所去的方向,正是通往一线天的道路。

显然,这只白鹿并非出于恐惧逃窜,而是生怕耽误了某种仪式。

只不过这样的说法,自然不便告知百将等人。

当他表示要回到江陵,面见公子扶苏时,他的眼神收敛,平静地宣告。

“你先调配一队兵力,严守云梦山口,不容闲杂人等闯入山中。”

“其余士兵,则固守云梦县城,防止百姓逃离。”

“如有百姓意图逃往荒野,格杀勿论!”

“遵命!”百夫长神色严肃,铿锵有力地拱手回应。

“上将军,”他接着话题,视线扫过附近的伍县令,压低声音问道,“伍县令该如何处置呢?”

此刻他心中已然笃定。

作为资深秦人,对于方士竟敢亵渎始皇帝陛下的行为,他同样愤怒不已!\"

在他看来,楚地无疑是方士滋生之地!

这并非他刻意夸大其词,毕竟方士的起源,实源自上古楚地的巫觋文化。

千年以前,周取代商之后,将南郡的部分民众迁徙至齐地,称作东夷。从此巫觋文化分化为楚巫和齐巫两支。到了秦朝时期,这些巫觋逐渐演变为方士,祸乱天下!

尽管不清楚上将军为何对一头白鹿表现出如此敬意,但这只是无关紧要的细节!

上将军欲赴江陵,而江陵驻有公子扶苏麾下的三千兵马。

想来必定是因为云梦山地势险峻,加上方士势力庞大,故上将军打算调遣大军,彻底荡平整个云梦县!

至于伍县令......

伍县令先前曾胡言乱语,声称山中的仙人属于始皇帝陛下三杀令禁止的对象。

况且仅仅半天时间,他管辖下的楚民多次蔑视大秦律法,诋毁朝廷官员,足以证明伍县令早已忘记了自己身为县令的职责所在。

理应处斩!

“伍县令听令。”蒙恬同样看向伍县令,语气淡然地发话。

“卑职在!”伍县令这时才恢复清醒,急忙拱手施礼。

“你在治理云梦县方面颇有成效,我会为你请功!”蒙恬语气平稳地说完。

言罢,蒙恬不再赘言,径直翻身跨上战马,扬鞭催马。

马蹄踏击声如雷霆轰鸣,蒙恬带领亲卫队伍渐行渐远。

留下百夫长愣在当地。

伍县令竟然治理有功?

功劳体现在何处?

......

从江陵到云梦,路程约为一百五十里左右。

若在从前,必须绕行武陵山脉,得多走数百里路。

然而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征发全国百姓,修建了秦直道,历时数载终告竣工。

自此天下交通畅通无阻,不再受山川河流阻隔,从江陵至云梦只需半天疾驰即可到达。

此刻,在江陵县东边的一座军营内,一名年轻男子正坐在案几前,手中捧着一卷竹简。

这位年轻人看上去二十岁上下,容貌不同于秦人的剽悍豪放,却带有几分南方人的俊秀细腻,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息。

此人正是始皇帝的长子,公子扶苏!

此刻他手中捧着的,正是大军在南郡搜捕的方士名录,扶苏逐一对照核实,专注非常。

“唉……”

一声叹息悠然响起,他拿起小刀,欲将竹简上某个名字刮去。

然而刀尖甫一触及竹简,他又放下刀,无奈地再次叹息。

放下竹简,他微微有些失神。

公子扶苏虽刚烈英勇,善于激励将士。

但他真正闻名天下的,却是他的仁德!

每当抓到方士,扶苏必定详细审讯,核实身份,确保无人含冤受屈。

南郡所诛杀的四百多人,都是经扶苏亲自核实,确系方士无疑,罪有应得。

然而近日,却有门客从关中传来消息,称始皇帝对此感到不满。

扶苏明白父亲为何对自己不满。

去年,方士以妖言迷惑始皇帝,最终被始皇帝察觉,于是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捕方士,一经抓获即刻处决,三天内共杀了九千人!

随后,始皇帝命令蒙恬领兵三千,由公子扶苏担任副将,离开咸阳,进入南郡,同样大规模搜捕方士。

至今已过去一个月,却只捕获了几百名方士。

这其中既有始皇帝诏令天下方士聚集咸阳的原因,也与公子扶苏自身的战略部署有关。

大秦崇尚法家思想,其他诸如儒家、墨家、道家等诸多学派均被视为异端邪说。

然而齐地儒家势力强大,甚至有儒生利用始皇帝追求长生不老的机会,假冒方士接近始皇帝,企图改变大秦的国家政策。

结果事情败露后,始皇帝勃然大怒,不仅决定诛杀天下所有的方士,甚至连儒生也要一同活埋。

那三天所杀的九千名方士中,实际有八千多名其实是儒生!

始皇帝进而下令,不仅要活埋所有儒生,还要将所有书籍,除法家着作之外,全部焚烧!

这就是所谓的“焚书坑儒”!

“方士固然死不足惜,但是,儒士有何过错?”

“诸子百家又有何罪?”

扶苏,发出一声深深的叹息。

虽然名义上是坑儒,但实际上,遭受牵连的是所有非法家门徒,只是其中儒生占大多数而已。

在先秦时代,百家争鸣,学派林立,数量多达上千。

其中尤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五大流派最为显赫。

除去被确立为正统的法家,以及始皇帝略微推崇的兵家,其他三大主流学派,几乎都被列入诛杀之列!

其中仅天下儒生的数量,估计就有数万人!

而诸子百家所有门徒加在一起,恐怕不下几十万!

而大秦全境总计不过两百万户人家,一千多万人口。

怎能如此草菅人命!

然而,始皇帝生性多疑且权威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