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秦始皇的第十八子,扶苏之弟,胡亥!(2 / 2)

而氏则是源自父系,用来区分子孙分支。姓的地位高于氏,但在父权社会兴起后,氏逐渐取代姓,并出现了以氏代姓、女子用姓、男子用氏的现象。

至秦朝时,姓氏混乱达到顶峰。例如始皇的母亲为赵姬,理论上应姓赵,名叫赵政;同时作为秦国公子,他又属于嬴姓,所以又称嬴政。加之按照男子以氏相称的习惯,秦国公室为嬴姓秦氏,因此又称秦政。

一位始皇帝,竟然有三个称呼,实属尴尬。于是始皇下令,除自己被称为始皇外,天下百姓统一姓氏,自此之后,均以父系氏为姓。原本秦国公室的秦氏也随之改为秦姓。

关于嬴姓赵氏的说法,其实是司马迁在汉代着述《史记》时,用汉朝制度评判秦朝旧制的结果。因为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才正式加入氏族,始皇十三岁即位秦王时,实际上并未“赵氏”,只是曾经“赵姓”。

公子扶苏同样如此,他没有姓氏,因为在当时天下已经以氏为姓。同时,他也无氏,因为皇子本身并无氏。

然而,尽管始皇统一姓氏不过数年,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改变千百年来的习俗,虽然扶苏的父系没有姓氏,但他的母亲却有姓,那就是芈姓。

他的母亲,正是楚国王室的女儿!

秦国在吞并六国的过程中,采取远交近攻策略,而作为南方大国的楚国,在这一战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历代秦王均迎娶楚国王室女子为后,两国交往频繁。

因此,到了秦王政时期,秦国内部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楚国势力集团,以秦王政名义上的祖母华阳夫人为核心。这个集团影响力巨大,以至于华阳夫人安排秦王政迎娶楚国王室女子为后,秦王政无法抗拒。

不过,秦王政毕竟是一代雄主,在华阳夫人去世后,强大的楚国集团迅速被他瓦解摧毁。

包括华阳夫人安排的楚国王室女子,也被秦王政赐死。

然而,楚国集团虽遭覆灭,但仍有一线生机留存,那就是始皇的长子——公子扶苏!

这也正是胡亥称公子扶苏为芈姓子的原因。

他对此耿耿于怀,楚国集团曾是始皇的生死宿敌,敌人的后代,怎能成为国家未来的继承人?

“我是正宗秦人血脉,为何不能成为储君?”他愤慨地喊道。

“禁声!”面对胡亥的愤怒,赵高却镇定自若。

他是前郎中令赵衰之子,因母亲犯罪,导致母子遭受酷刑。

赵衰因服药意外身亡后,始皇出于恩恤,任命赵高为中车府令,执掌律法。

中车府令职位升迁一步,便可成为郎中令!

若能以宫廷侍从的身份,晋升为大秦九卿之一……

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经历多年的坎坷波折,赵高性格愈发阴沉。

他平静地回应:“始皇万寿无疆,何需储君?”

始皇追求长生不老,天下臣民都不敢谈论他的死亡,都称其万世。一个寻求永生的皇帝,还需要什么储君呢?

“中车府令真的认为始皇能够长生不老?”胡亥瞪着赵高,满腔怒火。

“这是必然!”赵高坚定地望着胡亥。

在这个问题上,胡亥深知原则所在,强忍心头怒火,冷硬地说道:“然而始皇重用一楚人,却忽视自己的纯正血统,这是大秦的隐患!”

“作为始皇的儿子,我怎能坐视不理?若能在始皇召见之前,将此事禀报上去,岂非大功一件?”

这才是真正令胡亥愤怒的根源。公子扶苏自成年后便担任上将军蒙恬麾下的军司马,共同戍守河套地区。此次回朝后,又马不停蹄与蒙恬一同南下追捕方士。

上将军蒙恬被誉为大秦战神,掌握重兵。公子扶苏虽说是监督他,但实际上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积累威望,学习治军之道。

反观胡亥,始皇未曾给予任何职务,只让他跟随赵高研习律法。

律法啊!

律法能与军权相提并论吗?

赵高再次露出理解的微笑。

作为胡亥的老师将近一年,他早已摸清这位始皇少子的心思。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不过是觊觎那个大位罢了!

赵高注视着胡亥。

自周朝以来,嫡长子继承制已成为天下的法规,不仅涉及民间财产继承,还包括君主之位。

虽然始皇并未明确设立储君,甚至压根没想过此事,但这并不妨碍天下人普遍将扶苏视为储君。

这也是上将军蒙恬对扶苏如此恭敬的原因。否则,仅凭公子身份,以蒙恬上将军之尊贵,应当是他向扶苏行礼才对。

毕竟,上将军是由始皇亲自任命的,始皇都能对他行拜礼,天下还有谁能不行?

至于始皇为何看重扶苏而轻视胡亥……

胡亥独断专行,嗜杀残忍,行事简单粗暴,这无疑暴露了他的无知!

明察秋毫的始皇,焉能不知?

但既然始皇命自己担任胡亥的老师,自己自当全力以赴,为胡亥铺路!

扶苏平时勤勉谨慎,行事一丝不苟,步步为营,很难抓到把柄。

然而此次始皇严令天下,凡宣称神仙方士、灵异精怪者一律处死,他却与蒙恬包庇楚人,势必将引起始皇的疑虑。

当然,这一事件实则是由蒙恬所为。然而,由于扶苏与蒙恬共同戍守河套地区多年,二人早已被视为一体。

蒙恬犯下之事,扶苏怎能摆脱关联?

若操作得宜,或许能在始皇帝心中埋下一根隐刺!

此后每当始皇帝看见扶苏,便会回想起他曾对自己有所隐瞒!

久而久之,始皇帝心中必将滋生厌恶之情!

世间可有谁能逃脱始皇帝的厌恶而不受惩罚呢?

当然,倘若始皇帝果真能得享长生,那么扶苏或许并非刻意欺骗。

毕竟,作为始皇帝身边的中车府令,赵高深知,始皇帝之所以诛杀方士,并非因其欺骗自己,

而是因为那些方士未能为始皇帝炼制出长生不老之药!

此刻始皇帝仍然渴望长生,只不过不再像以前那样深信不疑罢了!

关键在于,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公子误解了。”

他语气平缓地开口:“若您抢在扶苏之前觐见始皇帝,固然可能引起始皇帝的猜疑,甚至可能因盛怒之下将扶苏逮捕囚禁。”

“但此举同时也违背了孝悌之道,始皇帝必然对此不满!”

胡亥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