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楚地的雨也会这般奇妙吗?(1 / 2)

许久,一声悠长的感叹打破沉默。

“果然,还是难以预料啊!”

发声者正是秦天,他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抹紫色光芒,瞬间消逝。

“我现在的修为,终究还是太过浅薄。”

此刻,秦天内心充满感慨。

适才,他历经天劫有所感悟,试图借此窥探所谓的天地剧变。

毕竟,他是一名炼气士,而天地剧变犹如悬在他头顶的一柄利剑!

他知道,秦朝正处于末法时代,这是他在后世穿越前所了解的信息。

然而,末法时代的具体情况如何?

倘若能通过此次天劫触动天地契机,推测一二,便能提前做好准备。

遗憾的是,天地之变,终究是天道的运作!

而他目前仅处于炼精化气的境界,刚刚步入修行之道。

在世人眼中,他或许已是宛如陆地神仙般的存在,拥有深不可测的法力。

但在天道面前,他恐怕还不过是一只稍强些的蝼蚁!

又怎会有资格揣摩天道运行的奥秘?

“罢了。”

秦天豁然一笑,望向山脚的方向。

“我在云梦山上观云海多年,阅尽云卷云舒,品鉴四季花开花落,以此磨砺我的道心。”

“如今我已踏入修行之路,达到了第二重境界,云梦山也因此为外界所知晓,失去了往昔的清静。”

“既然如此,也是时候离开了,我要去寻找天地间的珍贵药材,塑造自身真身,以期达到陆地神仙的境地!”

秦天不禁有些感慨。

修行者本是凡人,感知天地进而悟出道途。

若能历经九次天劫而不倒,就有机会白日飞升,变为人们口中的仙人。

然而,身处秦朝这个末法时代,

末法之下,根基受损,规则紊乱。

哪里还有飞升的说法?

更重要的是,秦天并不向往飞升。

他在天门前凝视日月星辰数载,又在炼丹炉中修炼,吸取万草之灵,模拟世间万物,积累了无数心得感悟。

就如同一条相对强壮的鱼跃出水面,不仅能比其他鱼跃得更高更远,还能看到河岸景色,乃至察觉河水的流向。

尽管这只是短暂的一瞥。

飞升,对于入道之人来说,其实是诸多选择中最下乘的一种。

后世流传的道家典籍中记载过不少白日飞升的故事,无论是兵解还是丹解,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必须舍弃肉身,仅凭魂魄飞升。

此乃下下之策,秦天,对此嗤之以鼻!

真正的正道在于成为天人!

而通往天人之路上的第一步,就是成为陆地神仙!

若陆地神仙更进一步,则是世人所说的,超凡脱俗步入神圣!

超凡入圣,正是秦天矢志追求的终极道路!

因此,秦天所修习的并非寻常的修仙之路,

而是,修圣之旅!

不过,不同于修仙只需悟出道意就能飞升为仙,修圣之路显然更为坎坷曲折。

非拥有磅礴气运者不足以成为天人,非累积深厚德行者不足以称为圣人!\"

故而,天底下天人的数量有限,圣人的存在更是凤毛麟角。

借用后世的一句说法,那就是每个位置都有固定的归属。

并非所有修炼者都愿意屈就,选择那条飞升成仙的道路。

实则是由于世间并未预留足够多的天人乃至圣人的位置。

要么选择飞升成仙,要么留在人间做个逍遥散仙,尽管他们拥有神奇的法力,但在真正的神仙行列中却仍然被视为世俗之辈,毫无神仙应有的威严。

这样的选择题,傻子都会做!

然而,如今正值大秦衰败的末法时代,天人乃至圣人的席位空缺待补。

天下仅存秦天这一位炼气士,舍他其谁?

按照秦天的判断,若他能突破炼精化气的境界,跃升至下一层次,并且汇聚天下气运于一身,就有望成为陆地神仙,成就天人之位!

天人者,与日月共辉,与天地同寿!

道不移,天人永存!

然而,

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循环,祸福相依,难以预料。

天下仅剩秦天一位炼气士,虽使得天人乃至圣人的地位对他而言轻而易举,但也带来一个问题。

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完备的功法可供研修,甚至连所使用的神通法术,都需要他自行探索创新!

倘若世上尚有其他的修道之人,秦天或许会有师门传承,有先贤指导,有既定的道法遵循,何须事事都要亲自开创?

无奈的是,此时此刻,他独自承载着万千法则。

“罢了,既然这世界唯有我一人独掌万法,那我便要做万法之宗!”

“我自创功法以领悟天道,既然我的道路是以炼化天地元气探寻天道,这部功法就名为,炼气诀!”

“至于这尊鼎……”他的视线落在天门台中央的巨大炼丹炉上,“顺理成章地,便是炼天鼎!”

“炼气诀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每个层次又有三个阶段,我现在正处于炼精化气的第二阶段!”

炼精化气,即提炼万物精华,摄取其中氤氲之气。第一阶段即引导氤氲之气进入炼天鼎中,滋生万物,标志着悟道的开端。

既已开启悟道之初,自然明白如何踏入正途,编撰诸如《太玄通背拳》这类以武入道的世俗秘籍,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所以,第一层的第一阶段,相当于初步超越凡俗,凌驾其上,但尚未展现太多神奇之处。

编纂世俗秘籍,调教普通猛兽,已经是他的极限所在。

而到了第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