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 / 2)

数日后,位于金墉城外三十里的狭窄山道,一片荒芜的丈量原。

西梁的大军正缓慢撤退,如同黑色的洪流,深邃如潜伏的巨龙。佘穆庄面沉如水,与墨旋并驾齐驱,高马之上,交谈着前行。

佘穆庄说道:“按照你之前的描述,此人掌握着天下的命运。假设一个月后,你的师兄倒向北戎国的太子,该如何应对?如果他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又该如何处理?如果你所说的都是事实,那么你的师兄,就能实现我所说的一切。”

墨旋骑马沉思,轻轻点头应道:“正如树木过于出众,必然招致狂风的摧残,逆流而上的人,往往会违背大势所趋,很容易中途陨落!我的师兄再强大,也只是孤身一人,他虽是智慧之星,却无武艺傍身,这是他最大的软肋。”

说到这里,墨旋的眉头微微紧锁。

他不禁想起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十三年前那两个漆黑的夜晚,那个酒馆,以及那座废弃的古寺。

幸运的是,从那时起,他再也没有见过墨林那双血红的眼睛。他按照李岸然的指引来到西梁为官,逐渐理解到匹夫之勇并非不可战胜的道理。因此,他并不打算与佘穆庄深入讨论此事,话题一转,提到了宁远。

“不过,今天我在城墙头遇见了一位绣花将军,如果我没有猜错,应该就是大戎的猛将宁远。对于我的师兄,目前最好是采取安抚策略,那么对于这位绣花将军,佘太君有何打算呢?”

佘穆庄仰首骑马:“你应该了解穆公子的行事方式,凡是不能为我所用的,就毁灭!”闻言,墨旋皱眉更深,黑袍猎猎作响,铁马嘶鸣向前,背后的古琴仿佛随风起舞。

金墉城中的烛阴楼。

墨林回来后便入住晓行夜宿,连续静坐了三周,直到第四天才结束闭关。

点了两壶烧酒,配上几碟小菜,独自品尝。不久,宁远来找他,大马金刀地坐在对面,表情复杂,但嘴角挂着微笑。

墨林自顾自地喝酒,不理他。

“你信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后来的那个黑衣道士,是你的同门吗?”

宁远满腹好奇地问道,墨林举壶轻晃:“这些问题都不重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让金杯空对月,这才是世间最重要的风流之事!”

宁远放下酒壶:“酒当然要喝,但我还想请教一下退敌之策。我觉得你当时并没有预料到那个道士会出现,如果他没来,你还有什么对策?如果你未能说服佘穆庄,他真的要斩草除根,你还有备选方案吗?”

墨林轻轻摇头,显然宁远并未领悟信中的深意,墨林也不打算详加解释,于是决定用严肃的语气和他打趣,他喜欢看到这位耿直将军脸上显露出的愤懑表情。

宁远见他神色不似玩笑,果然相信道士的行动是出于偶然的好运:“照这么说,那天我们都有可能丧命了?”

墨林微微颔首。

宁远果然怒气冲冲地站了起来,言辞犀利:“你怎么能如此轻率,置民众生死于不顾?”

墨林目光悠然:“你少在这里装好人,就算我无计可施,这城池也撑不了多久。况且百姓在乎的是自己的生存,你在乎他们的安危,又有谁会在乎你?别跟我提什么早已立下誓言,为国捐躯的傻话。我和归去来兮活到现在,没见过你这样天真的人。”

宁远气得把武器扔到地上,坐在席上:“你总是这样,那这金墉城你还要不要管?无论如何,现在西梁大军已被击退,还有时间,求你再救救无辜的百姓。”

墨林淡笑道:“那就照我的话去做,等待服部兵乙的行动,你去找袍子,他们动手,我们就跟上。酒已温热,将军请慢用。”

数日以来,宁远陪在墨林身旁共饮,正如墨林所言,金墉城内定时会有服部兵乙的秘密行动。每当黑色的镰刀刮过门扉,两个醉汉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满杯的酒。

一位将军,一名道士,手持赤缨枪,握紧桃花剑,身披红袍,踏入另一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