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对策(1 / 2)

“胡说八道!国公爷用兵如神,岂是尔等腐儒能懂?!”

听到文官们如此诋毁李山河,终于有武将忍不住开口了。

“放肆!”

“无礼!”

……

双方吵了一会,随后各方势力又围绕着责任问题展开了激辩,有人认为定远关守将杨硕失地辱国其罪当诛,应当枭首示众以儆效尤,有人觉得是并州刺史无能应该另择贤能……

至于百官都抱着什么样的目的,那就无从得知了,只是自始至终,也没有人提过一句,关于善后抚恤的事情。

……

朝堂之上的文武官员吵作了一团,这次定国公却没有参与,只是双目微合老僧入定。

李山河虽然是个粗人,但是心思却是通透,他明白什么是功高震主。

当初他向天武帝请辞,卸任南境统帅的时候,旧伤复发也只是托词,主要原因则是这群文臣忌惮,他手中的三十万南军,或者说是朝廷对他有所忌惮。

所以自从他赋闲以后,就对所有涉及到军武的政事,都抱着避而远之的态度,若非得已绝不掺和。

“肃静!”

还是刘谦的一嗓子,才让大殿之中重新的安静了下来。

文武两列泾渭分明,怒目而视,毫不退让。

赵广看到定国公的样子,在心里叹了口气,他理解天武帝是在为了自己铺路,只是这也伤了这位老帅的心。

……

这次朝会陆离至此没有说过一句话,只是默默的看着朝堂上的争吵。

大军围城,并州每时每刻都在死人,这些帝国栋梁却还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只是为定远关战死的那三万将士感到不值。

陆离不敢说定远关将士无责,但是仅从战报就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定远关这样的天险雄关,是绝不会这么容易被攻破的,纵使鲜卑发兵十五万,那也绝不是一夜之间能破关的,这里面定然会另有隐情。

其次定远关守军三万人全部战死,这就说明这场血战几乎没有逃兵,鲜卑惹破关并不是将士畏战。

有此两点,这些将士们就该得到他们应有的待遇,而现在朝堂之上除了追责之声,再无其他。

“青山伯你怎么看。”

赵广终于找上了一言不发的陆离。

皇帝一开口,顿时把大殿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到了陆离的身上。

“陛下,臣没有过指挥大军作战的经验,此事恐怕……”

“无妨,你就说说自己的看法。”

“那臣就只说说自己的一些浅见,从战报上看,鲜卑人虽然破城的速度很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战力有多强。其实打过攻城战的将领都应该知道,这是一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我猜测鲜卑人之所以会用这种不记伤亡的战法,可能是为了以战养战,迅速获得补给,这也能从侧面印证定国公的推测。”

“哦?你未到战场,怎可轻下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