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心知肚明(1 / 2)

漠北之战不仅一举奠定了宁鸿途在漠北的威名,同时也使得羌人内部产生了一段长达十余年的分裂争权。

随后羌族就由一个原先草原上的第二强族,逐渐分裂为了以先零部、烧当部和党项部三大部族为首的草原弱旅了。

从此漠北羌族,便一直都陷入在以这三大部族为首的混乱征伐之中了。

宁鸿途也凭借此战坐稳西北军的统帅大位,自此西北军中无一人,再敢质疑这位看上去有一些文弱的漠北屠夫了。

而朝堂上的一些老臣,之所以会为羌族再次大军压境而感到恐惧,原因也正在这里了。

一方面是漠北军与羌人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支大军的数目,达到了空前的二十余万人。

这就从侧面证明羌族的内部分裂已经结束了,他们已经准备好卷土重来,再一次携那无双的轻骑,肆虐帝国的西北之地了。

……

“诸位爱卿对这一次羌人卷土重来有什么看法?”

帝国朝堂,赵广端坐在龙椅上,有一些疲惫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大病初愈,虽有大婚冲喜,但是这喜气还没有持续多久,一件件糟心事便又重新摆到了他的面前。

“陛下,这羌人携二十万大军卷土重来虽然是一股帝国大患,但是漠北军也不再是当年那支缺粮少马的漠北军了,臣相信以定远侯的赫赫威名,这支羌人在西北必然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答话的人是兵部尚书项充,他这话虽然说的看似是句句在理,但却他所说的话也只是半真半假而已。

他之所以要这么抬高西北军和定远侯,其实是暗藏了自己的一些小心思的。

西北军虽然名义上是受兵部所节制,但是兵部却从来就没有能力将手伸进其内部,对其指手画脚。

作为兵部尚书的项充,就连向西北军中塞进几个人去捞取军功都是做不到的,反而兵部还要反过来每年向西北军输送不少的军械装备。

要知道捞取军功不成也就罢了,可这些军械装备却都是货真价实的真金白银啊。

这些军械装备只要在地方守军的手里一倒手,立刻就能从那些经营走私生意的世家手中,换来数之不尽的银钱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项充才故意这样捧高西北军的,他就是想让赵广不要因为羌人的这次犯境,增加朝廷对西北军的军械拨付。

朝廷工坊每年所制造的军械装备只有那么多,那边多给了西北军一些,这边他们能捞取到的好处就会少一些。

就在满朝文武都在打着自己心中的小算盘时,李山河却突然开口搅局道,“陛下,臣以为项尚书所言不妥。”

“哦?国公爷这是有什么高见啊?您老都已经解甲归田这么多年了,这征战之事便放心交于我们这些后辈来操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