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全家搬家?怨念深重的卞玉儿!(1 / 2)

虽然叶枫没有立即接受张邈的投靠,但张邈并没有不满。

相反,

他非常感激!

因为对张邈来说,叶枫的提议是最好的选择。

未来是未知的!

即使有叶枫的干预,黄巾贼的胜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但这又怎样呢?

谁能保证大汉真的没有任何后招呢?

毕竟,

勤王联军聚集了大汉境内大部分家族的精英力量。

而黄巾贼呢?

不过是乌合之众!

就算他们现在有三十四万大军,本质上还是乌合之众。

更何况,

就算正面战场上打不过黄巾贼,难道就没有其他手段了吗?

战争不单靠一两次战斗的胜负决定胜负的!

贿赂、暗杀、策反...

世家那些阴暗的手段,全用上的话,没几个人能抵挡得了。

他也不认为黄巾贼能抵挡得住!

除非叶枫亲自出马!

凭借他手下的两个军团二十万大军,和黄巾贼一同横扫大汉。

但从叶枫的计划来看,他显然不想直接参与进去。

也是啊!

他现在刚刚洗白成叛贼,怎么可能轻易下场?

虽然大家心里都清楚,但至少表面上要过得去。

就像现在这样!

如果叶枫还顶着叛贼的帽子,张邈绝对不会考虑投靠他。

即使黄巾贼真的打过来了,他也更可能投靠其他人。

汉朝末年,名声很重要。

不管你内心是黑是白,表面一定要清清白白。

就像历史上的袁绍那样。

那些谋士和将领难道不知道袁绍当时是叛贼吗?

知道啊!

但他们为什么宁愿投靠袁绍,也不愿去投靠同样是叛贼的曹操呢?

这就是名声的问题!

袁家四代三公的名声不是吹的,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

而曹操呢?

他是宦官的后代!

不管曹操怎么努力,只要袁绍不死,别人就不会考虑他。

除了那些在袁绍那里不受重用的人。

说起来挺讽刺的!

利用大汉遗留的名声,招募人才去反对大汉。

但是现在的读书人就吃这套!

为什么呢?

不清楚!

这种感觉难以言表,但确实存在。

因此,

张邈也同意叶枫不必亲自下场,而是作为幕后受益人。

但这涉及到一个问题。

万一呢?

如果他投靠了叶枫后,勤王联军突然逆袭成功,那他张邈公开投靠岂不是成了笑柄?

所以,

对于现在的张邈来说,投靠叶枫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最好秘密进行!

这样一来,

即使最后勤王联军逆袭成功,他也能在朝廷内部成为叶枫的内应。

而叶枫显然也是这么想的。

别看他昨天在张邈面前信誓旦旦地说黄巾贼必胜。

那只是在哄他!

虽然他对黄巾贼很有信心,也吩咐雨化田在洛阳做内应。

相信只要黄巾贼不傻,洛阳一定能攻下来。

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万一黄巾贼内部真的发生哗变,不去攻打城市,叶枫总不能亲自拉他们上阵吧?

他还要面子呢!

费那么大劲绕那么远,他图的是什么呢?

就是让这两股势力打得不可开交...

如果他能亲自出马,还需要这么费劲吗?

早就一扫而平了好不好?

但他做不到啊!

倒不是因为名声什么的,主要是精力和实力不允许啊。

没错!

他的仓库里召唤卡片堆成山,几十万大军还是能召集起来的。

但这还不够啊!

要同时镇压大汉那么多地方,没有上百万大军谈何容易?

说不定你刚拿下一个县城,人家转眼就给夺回去了。

这样一来,你总得留人防守吧?

至少得有一千人吧?

就这样还不保险呢!

那些世家大族先不说,光是黄巾贼随时就能集结上万人。

你说你怎么应对?

主力镇压?

他们打完就跑,又不图你的地盘,你能有什么办法?

就现在的交通状况,等你的主力赶到,菜都凉了。

而且他们还能四处开花。

想想后来的历史就知道了。

等到那场伟大的战争胜利后,剿匪都花了多少年?

那还是有汽车、大炮和各种现代化装备的情况。

古代呢?

他们随便找个山洞一躲,再派几个弓箭手放冷箭...

嘶!

光是想想叶枫就觉得头皮发麻。

再说呢,

就算一个县城留下一千人防守,这得需要多少兵力?

大汉有十三个州,上百个郡,上千个县城。

光是留守军队就需要上百万大军。

再加上主力部队?

所以,

在彻底镇压并解决内部问题之前,叶枫根本没打算快速扩张。

他可不想到时候搞得焦头烂额。

正因为这样,

无论这场战斗的结果如何,他都不打算亲自参战。

因为无论哪一方获胜,对他都有好处啊!

黄巾贼赢了?

那世家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第二次勤王联军就要慢慢形成。

世家们赢了?

那朝廷的威信在这之后也会荡然无存。

灵帝不知何时会被迫退位。

到时候,

诸侯并起的时代来临,整个汉末将全面进入争霸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