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商讨攻蜀(1 / 2)

老四杀了老大,却又被老三反杀,只好逃跑。

但他刚出城走了几里路以后,跟随他的骑兵们都逃散了,于是他绝望了,也就自杀了。

可怜可叹!

一世英名的二太保李嗣昭,身后事居然如此不堪!

虽然李继岌唯一觉得内疚的事情,是没有能够救回二大爷一条命!

可是,看看他几个儿子现在做的事,心里还是说服了自己。

二大爷,这可不能怪我啊!

十一月,后唐帝下令迁都洛阳,十二月,皇帝率领文武大臣到达洛阳。

李继岌也跟着来了。

原后梁的领地基本臣服,李存勖又起了征战四方的心思。

现在的,是高季兴。

(注:这个高季兴,原名高季昌,字贻孙,858年-929年,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

因为高季兴在四面八方被包围的环境中,能够逆势猥琐发育,李存勖就觉得这个人有点本事。

于是,李存勖亲自召见高季兴。

高季兴早年曾为朱温义子朱友让的家奴,后被朱友让收为义子,成为朱温的亲随牙将。

后因破凤翔救唐昭宗有功,被授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迁宋州刺史。

高季兴随朱温扫荡青州,累功升至颍州防御使。

907年,朱温称帝,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

914年,高季兴被封为渤海王。

后唐灭后梁后,高季兴向后唐称臣,并亲自入朝觐见。

924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封其为南平王。

高季兴在荆南,经常截留各国贡品,又为获取赏赐而向诸国称臣,反复无常,被诸国称为\"高赖子\"。

由于审美取向不同,这样的无赖,居然被李存勖看做能人,还要向他咨询军国大事!

皇帝问高季兴:“朕计划向吴国和蜀国发起进攻,这两国里先打哪个呢?”

高季兴早就有了独占荆南,伺机攻取吴国的打算,因此,他想给皇帝挖坑,让李存勖先攻打蜀国。

因为蜀国道险,难以夺取。

于是高季兴回答说:“吴国地薄民穷,就是个鸡肋,夺了它也没啥好处,不如先攻打蜀国。

蜀国的土地富饶,再加上蜀主荒淫,百姓们怨声载道,打他肯定没问题。

攻下蜀国以后,顺流而下,再夺取吴国,这样就易如反掌。”

皇帝说:“善!”

因为要等候皇帝的命令,高季兴就留在洛阳。

对于各地藩镇,皇帝的左右伶人宦官们,都狗仗人势,向他们索取财物,高季兴也不能例外。

但高季兴却一分不给。

老子辛辛苦苦地抢了一点钱财,凭啥给你们?